可置换模芯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8730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置换模芯之模具,包括模座、模芯和退料板。所述退料板与所述模座通过弹性元件弹性连接,所述模芯包括连接端和成型端。所述模芯之连接端与所述模座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模座可配合不同规格的模芯;于所述退料板上开设一个通口,所述模芯之成型端可穿过所述通口,并与所述通口间隙配合。生产过程中,当工件有不同的成型加工需求时,只需更换不同规格的模芯,而且,更换模芯后,整个模具也无需重新调模。因此,可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置换模芯之成型模模具结构,应用于数 控冲床之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数控冲床之冲压模具采用的是整体设计概念,将模具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来实现, 将模具的模座、模芯设计为一个整体结构。现有的钣金制造生产过程中,多品种少量生产普遍化,模具的更换周期变得很短,当工 件有不同的成型加工需求时,操作员需将模具从数控冲床上拆下,更换合适的模具。因此, 就需要制造不同规格的模具,模具设计和制造周期长,费用高;而且每更换一次模具,均需 要重新调模,模具的调模需要较高的作业技能和熟练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需提供一种可置换模芯之成型模模具结构,以縮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一种可置换模芯之模具,包括模座、模芯和退料板。所述退料板与所述模座通过弹性元 件弹性连接,所述模芯包括连接端和成型端。所述模芯之连接端与所述模座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模座可配合不同规格的模芯;于所述退料板上开设一个通口,所述模芯之成型端可穿 过所述通口 ,并与所述通口间隙配合。采用本技术之上述结构,生产过程中,当工件有不同的成型加工需求时,只需更换 不同规格的模芯,而且,更换模芯后,整个模具也无需重新调模。因此,可提高工作效率, 縮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置换模芯之模具的立体装配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置换模芯之模具的一个方向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置换模芯之模具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置换模芯之模具的模座的放大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置换模芯40之模具100的立体装配图,模具IOO 包括模座IO,退料板20,设于退料板20与模座10之间的弹性元件30和模芯4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30。请参阅图2、图3和图4,所述模座10上开设一凹槽12,用于收容所述模芯40于其中,所 述凹槽12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22,所述模芯40之连接端42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 422,通过至少一个螺栓50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22后与所述螺纹孔422螺纹连接,以将所述模 芯40固定于所述凹槽12处。在本实施方式中,模座10为圆柱状,并且,所述凹槽12设于其中 心处,所述螺栓50从所述模座10底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22,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422处。 在本技术之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所述第一通孔122设计为螺纹孔,将所述螺纹孔 422设计为通孔,这样,可以将螺栓50从所述模芯40上部将所述模芯40固定于所述模座10上 ,方便安装与拆卸。在本技术之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模芯40与所述模座10之间也可以通过固定销来固 定;或者于所述模座上设置滑槽,于所述模芯40之连接端42设凸缘,通过凸缘与滑槽的配合 将二者固定。所述模芯40之连接端42与所述模座10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模座10可配合不同 规格的所述模芯IO。所述退料板20与所述模座10弹性连接,所述退料板20之中心处设有一方形通口22,所述 模芯40之成型端44可穿过所述通口22,并与所述通口22间隙配合。所述退料板20包括一个与 所述模座10相对的定位面24,所述定位面24上设有多个第一盲孔242和至少一个螺纹孔244。 所述模座10上设有多个第二盲孔14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6。所述第二盲孔14与所述第一盲孔 242位置相对,所述弹簧30之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一盲孔242内,另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二盲孔 14内;所述第二通孔16与所述螺纹孔244位置相对,所述螺栓60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6并与所 述螺纹孔244螺纹连接,并且,所述螺栓60与所述第二通孔16间隙配合。当所述模具100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模芯40之端部收容于所述退料板20之通口22内, 所述模芯40未穿过所述通口22 (请参阅图l)。当所述模具100受力,对工件(未图示)进行成型加工时,所述退料板20与所述螺栓60 同步朝向所述模座10的方向运动,压縮所述弹簧30,此时,所述模芯40之端部穿过所述通口 22,完成对工件(未图示)的成型加工。在生产过程中,当工件(未图示)有不同的成型加工需求时,要先将所述退料板20从所 述模座10上拆下,再将所述模芯40从所述模座10的凹槽12中移除;然后将合适规格的模芯 40,安装于所述模座40的凹槽12处,并装配好所述退料板20,即可对工件(未图示)进行成 型加工。可见,所述模座10为通用件,当工件(未图示)不同的成型加工需求时,只需更换 不同规格的模芯40,而且,由于更换所述模芯40后,所述模座10于机床(未图示)上的位置不变,整个模具也无需重新调模,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了生产周期,并可降低生产 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可置换模芯之模具,包括模座和退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料板与所述模座通过弹性元件弹性连接,所述模具还包括:模芯,包括连接端和成型端;所述模芯之连接端与所述模座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模座可配合不同规格的模芯;所述退料板上设有一个通口,所述模芯之成型端可穿过所述通口,并与所述通口间隙配合。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置换模芯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上 设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模芯之连接端开设至少一个螺纹孔,通过至少一个螺栓穿过所述 第一通孔后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将所述模芯固定于所述模座。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置换模芯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上 设至少一个滑槽,所述模芯之连接端包括至少一个凸缘,通过所述凸缘与所述滑槽的配合将 所述模芯固定于所述模座。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置换模芯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还 包括一个收容部,用于收容所述模芯。5.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置换模芯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料板 还包括一个与所述模座相对的定位面,所述定位面上开设多个第一盲孔,所述模座上开设多 个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与所述第一盲孔位置相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置换模芯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 件为多个弹簧,其两端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一、第二盲孔内。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置换模芯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面 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所述模座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螺纹 孔的位置相对,至少一个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固定于所述螺纹孔内,所述螺栓与所述通孔 间隙配合。8.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置换模芯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料板 上的通口为一方形通口 ,并设于所述退料板之中心处。专利摘要一种可置换模芯之模具,包括模座、模芯和退料板。所述退料板与所述模座通过弹性元件弹性连接,所述模芯包括连接端和成型端。所述模芯之连接端与所述模座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模座可配合不同规格的模芯;于所述退料板上开设一个通口,所述模芯之成型端可穿过所述通口,并与所述通口间隙配合。生产过程中,当工件有不同的成型加工需求时,只需更换不同规格的模芯,而且,更换模芯后,整个模具也无需重新调模。因此,可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文档编号B21D37/00GK201198019SQ20082030055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4日专利技术者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置换模芯之模具,包括模座和退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料板与所述模座通过弹性元件弹性连接,所述模具还包括: 模芯,包括连接端和成型端;所述模芯之连接端与所述模座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模座可配合不同规格的模芯;所述退料板上设有一个通口,所述模芯之成型端可穿过所述通口,并与所述通口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述伟黄福顺欧佳兴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