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硅氧烷合成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85645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硅氧烷合成的反应釜,反应釜具有内腔,反应釜的一端部开设有入口,另一端部开设有出口,靠近入口处的内腔壁上连接有第一筛网,靠近出口处的内腔壁上连接有第二筛网,第一筛网、第二筛网之间形成硅氧烷合成的反应区,位于反应区中的内腔壁连接有多个在轴向方向上排布的折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连续发生硅氧烷合成的平衡聚合反应,反应用时较短,生产效率较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硅氧烷合成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含有一定量硅氢键的低聚硅氧烷,可以用来制备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这种硅氧烷通常由几种基础娃油如TK甲基_■娃氧烧、八甲基环四娃氧烧及闻含氧娃油等按一定比例混合为原料油,经酸性催化剂的催化作用,通过平衡聚合反应而制得,酸性催化剂一般为固态的酸性离子交换剂,如带有磺酸基的离子交换树脂或酸性白土等,反应釜即为用于硅氧烷合成反应发生的器具。现有的反应釜,采用常规设计,反应釜具有内腔,釜壁上开设有用于通入硅氧烷合成所需的原料油的入口,用于导出合成后的硅氧烷的出口,合成硅氧烷时,将几种原料油与固态的酸催化剂在反应釜内腔中均匀混合,实现平衡聚合反应,这样反应所需时间较长,效·率低,在批处理反应时尤为明显,而且反应结束后要将固态的酸催化剂与液态的硅氧烷产品过滤分离,浪费了时间,进一步降低了生产,同时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硅氧烷合成的反应釜,将固态的酸催化剂固定于反应釜内,液态的原料油流经固态的酸催化剂,同时发生平衡聚合反应,发生反应用时较短,效率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硅氧烷合成的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具有内腔,所述反应釜的一端部开设有朝所述内腔中通入用于硅氧烷合成的原料油的入口、另一端部开设有将合成的硅氧烷由所述内腔中导出的出口,所述内腔的靠近所述入口处的壁上连接有第一筛网,所述内腔的靠近所述出口处的壁上连接有第二筛网,所述第一筛网、所述第二筛网之间形成硅氧烷合成的反应区,所述第一筛网、所述第二筛网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在所述内腔的壁上的用于调节原料油流动的折流板。优选地,所述内腔为圆柱形,所述内腔的轴心线、所述反应釜的轴心线、所述第一筛网的轴心线、所述第二筛网的轴心线、所述折流板的轴心线相互重合。优选地,所述折流板为圆环形,多个所述折流板在轴向方向上的两两之间的间距相等。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硅氧烷合成的反应釜,固态的酸催化剂填充固定于第一筛网、第二筛网之间的反应区中,液态的原料油经入口进入反应釜的内腔,流经反应区时发生平衡聚合反应制得成品的硅氧烷,硅氧烷经出口流出反应釜,反应区中的平衡聚合反应是连续发生的,反应用时较短,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闻。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I的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中I内腔2入口3出口4第一筛网 5第二筛网 6反应区7折流板具体实施方式 图I为本技术的用于硅氧烷合成的反应釜的主视示意图。请参见图1,反应釜具有内腔1,在反应釜的一端部开设有连通内腔I与外部的入口 2,在反应釜的另一端部开设有连通内腔I与外部的出口 3,在反应釜中靠近入口 2处设置连接在内腔I的壁上的第一筛网4、靠近出口 3处设置连接在内腔I的壁上的第二筛网5,第一筛网4、第二筛网5之间形成用于发生平衡聚合反应以生成硅氧烷产品的反应区6,在第一筛网4、第二筛网5之间设置多个连接在内腔I的壁上的折流板如7,反应釜的轴心线、内腔I的轴心线、第一筛网4的轴心线、第二筛网5的轴心线、折流板如7的轴心线相重合,内腔I为圆柱形,折流板如7为圆环形,多个折流板如7在轴向方向上两两之间的间距相等,反应区6被折流板如7分割为多个等体积的区段,用于硅氧烷合成的液态的原料油由圆环形的折流板如7的中心通孔处流过反应区6。反应区6中填充固定有在硅氧烷合成的平衡聚合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固态的酸催化剂,用于硅氧烷合成的液态的原料油经由入口 2进入内腔1,经由第一筛网4的网眼进入反应区6,在反应区6中与固态的酸催化剂发生平衡聚合反应后生成液态的硅氧烷成品,硅氧烷经由第二筛网5的网眼流入内腔1,再经出口 3流出反应釜,原料油流经反应区6的时候,在折流板如7的作用下在轴向方向上是均匀流动的。图2为本技术的用于硅氧烷合成的反应釜的剖视示意图。请继续参见图2,折流板如7为圆环形,且在轴向方向上等间距分布,单位时间内流经两两相邻的折流板如7之间的原料油是相等的,原料油经中心通孔穿过折流板如7,这样折流板起到了优化原料油流动的作用,原料油沿着轴向方向均匀分配,有利于与固态的酸催化剂的混合,提高了反应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硅氧烷合成的反应釜,原料油与固态的酸催化剂发生连续的反应,固态的酸催化剂不会浪费,且不需要过滤即可得到成品的液态硅氧烷,反应用时较短,生产效率较高。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硅氧烷合成的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具有内腔,所述反应釜的一端部开设有朝所述内腔中通入用于硅氧烷合成的原料油的入口、另一端部开设有将合成的硅氧烷由所述内腔中导出的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靠近所述入口处的壁上连接有第一筛网,所述内腔的靠近所述出口处的壁上连接有第二筛网,所述第一筛网、所述第二筛网之间形成硅氧烷合成的反应区,所述第一筛网、所述第二筛网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在所述内腔的壁上的用于调节原料油流动的折流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硅氧烷合成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为圆柱形,所述内腔的轴心线、所述反应釜的轴心线、所述第一筛网的轴心线、所述第二筛网的轴心线、所述折流板的轴心线相互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硅氧烷合成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为圆环形,多个所述折流板在轴向方向上的两两之间的间距相等。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硅氧烷合成的反应釜,反应釜具有内腔,反应釜的一端部开设有入口,另一端部开设有出口,靠近入口处的内腔壁上连接有第一筛网,靠近出口处的内腔壁上连接有第二筛网,第一筛网、第二筛网之间形成硅氧烷合成的反应区,位于反应区中的内腔壁连接有多个在轴向方向上排布的折流板。本技术可连续发生硅氧烷合成的平衡聚合反应,反应用时较短,生产效率较高。文档编号C08G77/10GK202590749SQ20122016796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王孝年, 林斌 申请人:苏州思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硅氧烷合成的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具有内腔,所述反应釜的一端部开设有朝所述内腔中通入用于硅氧烷合成的原料油的入口、另一端部开设有将合成的硅氧烷由所述内腔中导出的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靠近所述入口处的壁上连接有第一筛网,所述内腔的靠近所述出口处的壁上连接有第二筛网,所述第一筛网、所述第二筛网之间形成硅氧烷合成的反应区,所述第一筛网、所述第二筛网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在所述内腔的壁上的用于调节原料油流动的折流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孝年林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思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