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印制电路板酸性蚀刻废液中除砷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74966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2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印制电路板酸性蚀刻废液中除砷的方法,可用于酸性蚀刻废液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本方法是先制备易于沉降及过滤的、不含二价铁的氢氧化铁沉淀。同时将待除砷的酸性蚀刻废液调节pH值到2.5以上。然后加入制备好的氢氧化铁沉淀,并充分搅拌。再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的含砷固相氢氧化铁沉淀循环使用。得到的液相即为含砷量达到要求的酸性蚀刻废液。本方法具有处理成本低、处理过程简单、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物料循环使用、绿色、环保、零排放、设备投资小等特点,很适合于对酸性蚀刻废液进行除砷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用于酸性蚀刻废液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过程,属于环保

技术介绍
印制电路板酸性蚀刻废液是制造 印制电路板的蚀刻工艺产生的一种废弃物,其中主要含有大量铜离子和盐酸,如果不对其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则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目前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方法主要是用其作为生产硫酸铜、碱式氯化铜、氧化铜等化工产品的原料。一般酸性蚀刻废液中往往含有20-50ppm的砷杂质。而作为饲料添加剂用的硫酸铜、碱式氯化铜对其含砷量往往要求很严,如饲料级硫酸铜标准HG2932要求含砷量低于4ppm。因此如果以蚀刻废液作为原料为原料生产饲料级铜盐,就必须深度除砷使其产品达到要求。现有的从酸性蚀刻废液中除砷技术包含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铁氧体沉淀法、絮凝沉淀法等,这些方法由于有工艺复杂、成本高,效率低,产生含砷废物等缺陷,均达不到理想的除砷效果。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处理成本低、处理量大、处理工艺、绿色、环保的酸性蚀刻废液中砷的去除方法,用于以蚀刻废液为原料的饲料添加剂用的铜盐的生产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有效解决上述的酸性蚀刻废液中砷杂质的去除问题。一般将酸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印制电路板酸性蚀刻废液中除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1)、制备易于沉降及过滤的、不含二价铁的氢氧化铁沉淀。(2)、将待除砷的酸性蚀刻废液调节pH值到2.5以上。(3)、加入制备好的氢氧化铁沉淀,并充分搅拌。(4)、固液分离,得到的固相含砷氢氧化铁沉淀循环使用。得到的液相即为含砷量达到要求的酸性蚀刻废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逢春张嫔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惠州大亚湾惠绿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