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弯曲管件成型的翻边方法及适用该方法的凹模技术

技术编号:804916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弯曲管件成型的翻边方法,在对片状坯料进行预折步骤后、对翻边过程中无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进行翻边之前先开始对翻边过程中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进行翻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凹模,该凹模模口上与翻边过程中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相对应的部分高于与翻边过程中无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相对应的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翻边方法和凹模可使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先于无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开始翻边,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是在无阻力或阻力较小的情况下开始翻边变形的,可抑制聚料情况的发生,减少了产生聚料和叠料趋势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弯曲管件成型的翻边方法及适用该方法的凹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弯曲管件成型的翻边方法,尤其是一种可抑制聚 料情况发生的适用于弯曲管件成型的翻边方法。
技术介绍
类似于小汽车后副车架拖曳臂的弯曲管件通常采用翻边成型方法进行加 工。参见图1一图6,如图4所示的小汽车后副车架拖曳臂的加工过程为 先按照拖曳臂轴向方向(结合参考图1和图4)的形状变化趋势对裁剪好的 片状坯料进行预折,得到如图1所示的半成品;再在图1的基础上进行翻边 成型,所得到的半成品如图2所示;在图2基础上继续进行变形加工,得到 图3所示的半成品、再进一步得到图4所示的具有产品外形轮廓的坯件。在 从图1到图2的翻边成型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边凹模的模腔形状与图4所示 的小汽车后副车架拖曳臂的外形相适应,沿该凹模模腔的纵向中心截面对凹 模进行剖切所得的凹模剖视图如图5所示,依照图5简化所得的模口形状如 图6所示,该模口形状与图2所示半成品的外形相适应。参见图6,该凹模模口可根据沿模腔轴向方向(即成型后拖曳臂的轴向方向)的弯折变形情况 划分为A、 B、 C、 D、 E五个区,将图1所示预折后的片状坯料置于图5 (同时参考图6)所示凹模进行翻边成型时,在凸模和凹模模口作用下,对 应于模口A、 B、 C、 D、 E五个区的各坯料区段同时翻边。通过以下分析 可知,坯料上对应于模口 C区的部分为翻边过程中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 坯料上对应于模口A、 B、 D、 E四个区段的部分为翻边过程中无聚料趋势 的坯料区段。图6中,在模口A区和E区两个区段,上部轮廓线l和下部轮 廓线2长度基本一致、上部轮廓线3和下部轮廓线4长度基本一致,翻边成 形时坯料上对应于上部轮廓线1和下部轮廓线2的部分材料流动速度大致相 同、对应于上部轮廓线3和下部轮廓线4的部分材料流动速度大致相同,因 此坯料上对应于模口 A区和E区两个区段的部分在翻边过程中既不聚料亦不 减薄。在B区和D区两个区段,上部轮廓线5的长度大于下部轮廓线6的长 度、上部轮廓线7的长度大于下部轮廓线8的长度,翻边过程中坯料上对应 于上部轮廓线5和7的部分的材料流动速度大于对应于下部轮廓线6和8的 部分的材料流动速度,所以坯料上对应于模口 B区和D区两个区段上部轮廓 线5和7的部分在翻边过程中有减薄的趋势,坯料上对应于模口 B区和D区 两个区段的部分在翻边过程中有减薄的趋势。在C区,上部轮廓线9的长度 小于下部轮廓线10的长度,翻边过程中坯料上对应于上部轮廓线9的部分的 材料流动速度小于对应于下部轮廓线10的部分的材料流动速度,所以坯料上 对应于模口 C区上部轮廓线9的部分在翻边过程中有聚料的趋势,而且坯料 上对应于模口 B区和D区两个区段上部轮廓线5和7的部分在翻边过程中的 减薄趋势使得该两部分的材料对坯料上对应于模口 C区上部轮廓线9的部分 产生挤压,将会提高坯料上对应于模口 C区上部轮廓线9的部分发生聚料的 可能性,图6中的箭头方向示出了翻边过程中坯料上相应部位的材料流动方 向。这种聚料现象在严重时会在坯料上产生明显的叠料情况,甚至导致翻边 成型失败。所以,有必要对在从图1到图2的翻边成型过程所采用的翻边方 法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抑制聚料情况发生的适用于弯 曲管件成型的翻边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弯曲管件成型的翻边方 法,包括按照管件轴向方向的形状变化趋势对片状坯料进行弯曲处理的预折 步骤,在预折步骤后、对翻边过程中无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进行翻边之前先 开始对翻边过程中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进行翻边。在预折步骤后,当翻边过程中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与翻边过程中无聚 料趋势的坯料区段同时进行翻边时,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在翻边过程中的 材料流动将受到邻近的无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的阻碍;当翻边过程中有聚料 趋势的坯料区段后于翻边过程中无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进行翻边时,有聚料 趋势的坯料区段在翻边过程中的材料流动受到邻近的无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 的阻碍作用更为严重。因此,在预折步骤后、对翻边过程中无聚料趋势的坯 料区段进行翻边之前,先开始对翻边过程中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进行翻边 可以减少邻近的无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对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的阻碍作用,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的材料在模具中的流动相对较为均匀、顺畅和快 速(与前述的同时翻边和后翻边相比),使产生聚料和叠料的趋势得到减缓。对在翻边过程中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进行翻边时,可以釆用具有如下 结构的凹模凹模模口上与翻边过程中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相对应的部分 高于与翻边过程中无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相对应的部分。这样,在翻边时凸 模和凹模模口先作用于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先于 无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开始翻边变形,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是在无阻力或 阻力较小的情况下开始翻边变形的,可以减少产生聚料和叠料趋势的几率。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抑制聚料情况发生的适 用于弯曲管件翻边成型的凹模。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凹模,该凹模模口上与翻边过程中 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相对应的部分高于与翻边过程中无聚料趋势的坯料区 段相对应的部分。本专利技术翻边方法使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先于无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开 始翻边,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是在无阻力或阻力较小的情况下开始翻边变 形的,可抑制聚料情况的发生;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凹模,该凹模模口上与翻边 过程中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相对应的部分高于与翻边过程中无聚料趋势的 坯料区段相对应的部分,采用这种凹模进行翻边时凸模和凹模模口先作用于 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使得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先于无聚料趋势的坯料区 段开始翻边变形,减少了产生聚料和叠料趋势的几率。附图说明为了便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使用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是小汽车后副车架拖曳臂加工成型过程中对裁剪好的片状坯料进行预折后得到的半成品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对图1所示半成品进行翻边后得到的半成品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对图2所示半成品进一步加工得到的半成品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在图3所示半成品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得到的小汽车后副车架拖曳臂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对图1所示半成品进行翻边得到图2所示半成品所采用的凹模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对图5进行简化并分区得到的凹模模口的示意简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凹模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对图7进行简化并分区得到的凹模模口的示意简图。 图9是将图6所示模口叠加在图8中的对比效果简图。具体实施方式图7和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凹模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该凹模模口根据沿模腔轴向方向(即成型后拖曳臂的轴向 方向)的弯折变形情况划分为A、 B、 C、 D、 E五个区。在模口A区和E 区两个区段,上部轮廓线1和下部轮廓线2长度基本一致、上部轮廓线3和 下部轮廓线4长度基本一致。模口两端的上部轮廓线为水平线。在C区,模 口上部轮廓线20高出左右两侧邻近的模口上部轮廓线。为比较本专利技术凹模模口与图5、图6所示凹模模口之间的异同,图9在 相应的位置上同时示出了图7、图8所示凹模模口和图5、图6所示凹模模 口。结合参阅图6、图8和图9,这两种凹模模口的下部轮廓线、两条上部 水平轮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弯曲管件成型的翻边方法,包括按照管件轴向方向的形状变化趋势对片状坯料进行弯曲处理的预折步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折步骤后、对翻边过程中无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进行翻边之前先开始对翻边过程中有聚料趋势的坯料区段进行翻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