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相制备吲哚氮芳基化物的催化剂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42995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5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相制备吲哚氮芳基化物的催化剂,包括:铜盐或铜的氧化物、配体以及表面活性剂,所述的铜盐或铜的氧化物、配体以及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1∶0.5-50∶0.5-5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催化剂水相制备吲哚氮芳基化物的方法,包括:将催化剂、吲哚或吲哚衍生物、碘代芳基化合物以及碱加入到水中,进行氮芳基化反应,反应完成后,后处理得到吲哚氮芳基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相制备吲哚氮芳基化物的催化剂组成简单,价格便宜,环境友好,有较广的适用范围,使用简单,该催化剂用于制备吲哚氮芳基化物时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金属催化合成
,具体是涉及。
技术介绍
当今全球开始进入緑色经济时代,联合国在2009年就专门召开理事会倡导发展緑色经济,倡导绿色新政。同时,世界各国积极提出各种经济振兴计划,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美国、韩国、日本、欧盟等国家提出了发展规划,欧盟也做出了积极部署,韩国甚至把国家经济振兴计划直接称为低碳緑色增长,其它发展中国家也做了相应规划。我国在此过程中也非常积极,把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看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为经济危机与环境危机寻求共同的应对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3月出台《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參与暂行办法》,2007年4月发布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2010年3月I日起施行《环境行政处罚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8号)》,《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9号)》,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5月发布了《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同吋,2008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ー步规范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的若干意见》。緑色化学作为绿色经济核心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从源头上減少和消除污染,由于化学反应中溶剂通常用量最大,因此当前的ー个研究重点是如何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李朝军,陈德恒,王东,刘利,陈拥军《水相有机反应大全》,2009年8月第一版)。现代有机反应中,最常用的反应介质是具有毒性的挥发性有机溶剂如四氢呋喃、甲苯、ニ氯甲烷等。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差,很多金属试剂在水中会分解,因此一般避免用水作反应介质。然而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在水中进行的,水作为化学反应溶剂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成本最低、化学物理性质稳定、无毒害,是环境友好反应天然的选择。而且水与反应分子间存在特有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发展新合成方法的广阔空间。最近十几年,水相有机反应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大量水介质中的有机化学反应被开发出来,新的化学现象如“水上化学”反应被发现(李朝军,陈德恒,王东,刘利,陈拥军《水相有机反应大全》,2009年8月第一版)。1980年Breslow等发现环戊ニ烯与甲基こ烯酮的环加成反应在水中比异丙烧中快700倍(Darryl C. Rideout, Ronald Breslow J. Am. Chem. Soc. 1980,102,7816-7817)。2000 年 Fujimoto 等发现在 Et3B 及微量 02 引发的自由基环化反应中,若以己烷或苯作溶剂,只有副产物生成,但当反应在水相中进行时产率即可达至1 J 67-78% (Hideki Yorimitsu, Tomoaki Nakamura, Hiroshi Shinokubo, KoichiroOshima,Kiyoyuki Omoto,Hiroshi Fujimoto :J.Am.Chem. Soc. 2000,122,11041-11047)。在水相金属催化偶联反应方面,2007年Zhang等用guanidine作配体实现了室温水相Suzukiザ禹联反应(Shenghai Li, Yingjie Lin, Jungang Cao, Suobo Zhang J. Org. Chem. 2007,72,4067-4072)。2008年Plenio等用水溶性Pd配合物以水和异丙醇作溶剂实现了杂环1 代物的 Sonogashira f禹联反攸(Christoph A. Fleckenstein, Herbert Plenio GreenChem. 2008,10,563-570)。2009年Tsai等用阳离子型联吡啶作配体实现了端基炔的水相可重复催化偶联(Shao-Nung CheniWei-Yi WujFu-Yu Tsai Green Chem. 2009,11,269-274),Vanelle等用微波辅助方法实现了 thiazole水相Suzuki偶联反应(Anita Cohen, MaximeD.Crozet, Pascal Rathelot, Patrice Vanelle Green Chem. 2009,11,1736-1742),Firouzabadi 等用 2-aminophenyl diphenylphosphinite 作配体实现了水相 Heck 偶联反ISl (Habib Firouzabadi,Nasser Iranpoor,Mohammad Gholinejad Tetrahedron 2009,65,7079-7084)。这些水相金属催化反应主要通过设计各种水溶性金属配体来实现的(KevinH. Shaughnessy Chem. Rev. 2009,109,643-710)。剛哚氮芳基化化合物是ー类用途较广泛的化合物,例如文献(Anovel classof " GABAergic " agents :l-ary丄-3-(aminoalkylidene)oxindoles, Journal ofMedicinal Chemistryl (989),32 (2),437-44 )报道吲哚氮对甲氧基苯用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 1_ 芳基-3_ (氨基次焼基)卩引哚酮(l-aryl_3-(aminoalkylidene)oxindoles)。又献丄(Directed synthesis and immunoactive properties of (2-hydroxyethyl)ammonium salts of l-R-indol-3-ylsulfanyl(sulfonyl)alkanecarboxylic acids,Russian Chemical Bulletin (2010),59 (12),2236-2246)、文献 2(Rearrangement of1-arylindoles to 5H_dibenz azepines,Tetrahedron (1995),51 (7),2091-8)以及文献 3(Palladium-Catalyzed Indole,Pyrrole,and Furan Arylation by Aryl Chlorides,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11),76 (2),471-483)分别报道了分别以卩引哚氮对硝基苯、吲哚氮对氯苯以及3-甲基吲哚氮苯作为底物合成其他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或者合成吲哚衍生物的方法。开发绿色的合成上述化合物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有机相的吲哚氮芳基化已经很成熟了,但是水相的吲哚氮芳基化还没有有效的催化剂目前,对于氮芳基化反应,迄今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水相合成方法。该反应是目前最强大的金属催化碳氮键形成方法,可以制备各种含氮杂环类似物和芳香胺((a)Buchwald,S.L ;Mauger, C. ;Mignani,G. ;Scholzc,U. Adv. Synth. Catal. 2006,348,23. (b)Hartwig,J. F. Synlett. 2006,9,1283. (c)Muci,A. R. ;Buchwald,S. L. In Topics in CurrentChemistry,200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相制备吲哚氮芳基化物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为:铜盐或铜的氧化物、配体以及表面活性剂,所述的铜盐或铜的氧化物、配体、以及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1∶0.5?50∶0.5?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柏周佳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