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真空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3398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冲击真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储油缸和位置感应装置,缸体内部设有活塞,活塞将所述缸体内部分成真空腔和液压腔,缸体上具有分别与真空腔和液压腔连通的真空管接口和液压管接口,缸体的液压管接口与储油缸连接,缸体内部的真空腔内设有两端分别与缸体和活塞连接的弹簧,活塞对应液压腔的一端上连接伸出缸体的杠杆,杠杆上安装与位置感应装置对应的行程限位部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控制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真空包装机的抗冲击真空控制器
技术介绍
真空包装机能够自动抽出包装袋内的空气,达到预定真空后完成封口工序。现有真空机中一般包括真空泵、真空表、真空电磁阀和时间继电器等,这种真空包装机通过时间继电器控制真空泵的抽真空时间,以此控制真空包装机的一次包装所用的时间,这种真空包装机一分钟内能够抽真空两到三次,包装效率极低。传统包装机包装速度慢的主要原因是真空电磁阀的放气速度缓慢,如果将原有真空包装机上的真空电磁阀利用气动阀代替,则能够大大缩短真空包装机的放气时间,从而提高包装效率,但是原有真空包装机上的真空表因指针变化过快而使指针剧烈抖动,从而 大大缩短真空表的使用寿命,且时间继电器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很难保证抽真空压力恒定,所以必须设计一种可以保证抽真空压力恒定且可以抵抗快速抽真空而产生的冲击的控制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以抵抗快速抽真空而产生的震动、使用寿命长,且可以保证每次抽真空的压力的抗冲击真空控制器。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冲击真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储油缸和位置感应装置,所述缸体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缸体内部分成真空腔和液压腔,所述缸体上具有分别与所述真空腔和液压腔连通的真空管接口和液压管接口,所述缸体的液压管接口与所述储油缸连接,所述缸体内部的真空腔内设有两端分别与缸体和活塞连接的弹簧,所述活塞对应所述液压腔的一端上连接伸出所述缸体的杠杆,所述杠杆上安装与所述位置感应装置对应的行程限位部件。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行程限位部件包括调节螺栓和限位块,所述调节螺栓安装在杠杆的位于所述缸体外部的一端上,所述调节螺栓的轴线与所述杠杆的轴线平行,限位块固定在所述调节螺栓上。所述缸体内部与所述弹簧连接的部分具有用于卡装弹簧的卡槽。所述缸体内部对应液压腔的一端上具有限位凸台。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即设计一种真空控制器,本真空控制器为机械结构,包括缸体、活塞和杠杆,通过真空包装机真空腔内的压力变化会使本技术中的杠杆伸缩。真空包装机快速抽真空和放气的过程,分别位于活塞两侧的弹簧和液压油可以有效缓解活塞与缸体之间的冲击;行程限位部件与其一侧的位置感应装置配合,可以保证抽真空压力。以上两点令本技术适用于可以快速抽真空和快速放气的抽真空包装机上,且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缸体;1-1、真空管接口 ;1_2、液压管接口 ;1_3、卡槽;1_4、限位凸台;2、活塞;3、真空腔;4、液压腔;5、弹簧;6、储油缸;7、杠杆;8、行程限位部件;8-1、调节螺栓;8-2、限位块;9、位置感应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I,一种抗冲击真空控制器。包括缸体1,缸体I内设有活塞2,活塞2与缸体I之间设有密封圈,且活塞2可以在缸体I内部滑动。活塞2将缸体I分成两个腔体其中一个腔体为真空腔3,另一个腔体为液压腔4。缸体I上具有真空管接口 1-1和液压管接口 1-2,真空管接口 1-1与缸体I的真空腔3连通,液压管接口 1-2与缸体I的液压腔4连通,上述真空管接口 1-1和液压管接口 1-2分别靠近缸体I的两端设置。真空腔3内设有两端分别与缸体I和活塞2连接的弹簧5,液压腔4通过液压管接口 1-2连通储油缸6。活塞2对应缸体I的液压腔4 一端上连接杠杆7,杠杆7伸出缸体1,且杠杆7与缸体I之间设有密封圈。上述杠杆7上安装有行程限位部件8,杠杆7的一侧设有位置感应装置9,位置感应装置9与行程限位部件8相互对应,位置感应装置9与行程限位部件8共同构成位置感应信号传递组件,即将杠杆7不同的位置状态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给真空包装机的电气控制系统,以此实现对缸体I内真空腔压力的控制,上述这种位置感应装置9与行程限位部件8的组合使用形式为现有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手段。为了令缸体I内部的弹簧5可靠安装在缸体I内部,且使活塞2在缸体I内部顺利动作,在缸体I内部与弹簧5连接的部分设有卡槽1-3,卡槽1-3可以固定弹簧5的位置,且防止因活塞2与缸体I内部的底面贴合而使活塞2堵塞真空管接口 1-1;在缸体I内部对应液压腔4的一端上具有限位凸台1-4,限位凸台1-4的作用是防止因活塞2与缸体I内部的另一端面贴合而使活塞2堵塞液压管接口 1-2。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真空度可调,行程限位部件8的结构设计包括调节螺栓8-1和限位块8-2,调节螺栓8-1安装在杠杆7的位于缸体I外部的一端上,调节螺栓8-1的轴线与杠杆7的轴线平行,限位块8-2固定在所述调节螺栓8-1上。本实施例中,位置感应装置9采用位置感应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的真空管结构与真空包装机的抽真空腔体连通,包装机工作时,抽真空腔体被迅速抽真空,缸体的真空腔内气压急剧下降,活塞在真空腔的负压作用下迅速动作,位于真空腔内的弹簧被压缩,缸体的液压腔从储油缸内吸入液压油,以此防止活塞与缸体在迅速动作的过程中产生冲击。安装在杠杆上的限位固定块运动到与位置感应器对应位置之后,位置感应器发送电信号给真空包装机的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控制阀体放气,以此完成一次真空包装。缸体放气过程中在,活塞在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向缸体的液压腔一端动作,液压腔内的液压油被压缩回流入储油缸,并可以有效防止活塞在动作过程中与缸体产生冲击。因为本技术是通过位置感应装置与行程限位部件共同构成的位置感应信号传递组件来直接控制包装机的抽真空时间的,而位置感应装置与行程限位部件之间的动作又由包装机的真空包装腔内的压力直接决定,所以本技术所述的真空控制器可以有效地保证包装机每次快速包装时的包装压力。另外,通过调整行程限位部件,可以改变程限制部件与位置感应装置的位置关系,以此可以对包装机的包装真空度进行调节。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功能性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抗冲击真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储油缸和位置感应装置,所述缸体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缸体内部分成真空腔和液压腔,所述缸体上具有分别与所述真空腔和液压腔连通的真空管接口和液压管接口,所述缸体的液压管接口与所述储油缸连接,所述缸体内部的真空腔内设有两端分别与缸体和活塞连接的弹簧,所述活塞对应所述液压腔的一端上连接伸出所述缸体的杠杆,所述杠杆上安装与所述位置感应装置对应的行程限位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冲击真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限位部件包括调节螺栓和限位块,所述调节螺栓安装在杠杆的位于所述缸体外部的一端上,所述调节螺栓的轴线与所述杠杆的轴线平行,限位块固定在所述调节螺栓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冲击真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内部与所述弹簧连接的部分具有用于卡装弹簧的卡槽。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冲击真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冲击真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储油缸和位置感应装置,所述缸体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缸体内部分成真空腔和液压腔,所述缸体上具有分别与所述真空腔和液压腔连通的真空管接口和液压管接口,所述缸体的液压管接口与所述储油缸连接,所述缸体内部的真空腔内设有两端分别与缸体和活塞连接的弹簧,所述活塞对应所述液压腔的一端上连接伸出所述缸体的杠杆,所述杠杆上安装与所述位置感应装置对应的行程限位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子行郑子新张太国孙丽娟杨敬雷杨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桥金属焊丝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