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减震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33389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3:40
可减震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扭力传动套管的动力输入端传动相连,扭力传动套管采用一个以上的轴承座与所述车架安装相连,扭力传动套管内沿轴向同轴心地设有扭摆减震轴,扭摆减震轴的一端与扭力传动套管的动力输入端固定相连,扭摆减震轴的另一端伸出扭力传动套管的动力输出端,扭摆减震轴伸出扭力传动套管的一端与减震臂的里端固定相连,减震臂的外端与车轮支撑架固定相连,所述扭力传动套管的动力输出端与车轮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相连。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缓冲、减震效果好,性能安全可靠,故障率低,造价低,对车轮的提升高度大的可减震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可减震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并不具有缓冲、减震功能,为了降低车体的震动,通常还需要単独设置减震装置,导致其造价较高。此外,现有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的结构通常比较复杂,体积很大,安装使用时对车辆的悬架部分要求有较大的变更,由此对车轮的提升高度较低,难以满足两栖汽车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结构简单、紧凑,缓冲、减震效果好,性能安全可靠,故障率低,造价低,对车轮的提升高度大的可减震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本技术的可减震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扭カ传动套管的动カ输入端传动相连,扭カ传动套管采用ー个以上的轴承座与所述车架安装相连,扭カ传动套管内沿轴向同轴心地设有扭摆减震轴,扭摆减震轴的一端与扭カ传动套管的动カ输入端固定相连,扭摆减震轴的另一端伸出扭カ传动套管的动カ输出端,扭摆减震轴伸出扭カ传动套管的一端与减震臂的里端固定相连,减震臂的外端与车轮支撑架固定相连,所述扭カ传动套管的动カ输出端与车轮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本技术的可减震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车轮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入端包括ニ个并列间隔设置的提升肘,所述扭カ传动套管与ニ个提升肘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车轮支撑架的里端采用间隙配合与扭カ传动套管套装相连,车轮支撑架的外端与转向节的上部安装相连,每个所述提升肘的下端分别与ー个提升小臂的上端采用销轴铰接相连,ニ个销轴同轴心设置,ニ个提升小臂的下端处设有横下臂,ニ个提升小臂的下端分别通过ー个转销轴与横下臂的里端安装相连,ニ个转销轴沿前后水平方向同轴心设置,每个提升肘的下方分别设有卡板,每个卡板分别固定在所述车架上,每个卡板上分别设有ー个卡轴槽,当提升肘的轴线和提升小臂的轴线位于相同的方向上时,位于ニ个提升小臂下端的转销轴的轴端分别卡装在对应卡板上的卡轴槽中,所述横下臂的外端与所述转向节的下部安装相连,转向节安装在车轮的中部。本技术的可减震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摆动液压缸,驱动装置的驱动轴通过花键与连接套的内孔相配合,连接套的一端与所述扭カ传动套管的动カ输入端同轴心地固定相连。本技术的可减震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减震臂的里端设有通孔,减震臂的通孔通过花键与所述扭摆减震轴的外侧壁相配合,减震臂的外端采用ー个以上的螺栓与所述车轮支撑架固定相连。本技术的可减震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扭摆减震轴的直径为20-50mm,扭摆减震轴的长度为500-2000mm,所述扭力传动套管内孔的直径为扭摆减震轴直径的I. 1-1. 4倍,扭摆减震轴采用弹簧钢制成。本技术的可减震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扭摆减震轴的直径为25-35mm,扭摆减震轴的长度为800-1600mm,所述扭力传动套管内孔的直径为扭摆减震轴直径的I. 2-1. 3倍。本技术的可减震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在使用时,当使用本技术的可减震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的两栖汽车需要在水中运动时,可让设置在车架上的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作摆动运动,带动扭力传动套管和扭摆减震轴摆动,扭力传动套管就会通过车轮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入端将车轮提升离开水面,以降低使用本技术的可减震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的两栖汽车在水中行走的阻力;当使用本技术的可减震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的两栖汽车需要回到陆地上行驶时,可让设置在车架上的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向回摆动,带动扭力传动套管和扭摆减震轴向回摆动,扭力传动套管就会通过车轮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让车轮的下部向下、向里运动,并被放下来,在陆地上运动的过程中,车轮上、下颠簸造成的跳动可通过车轮支撑架作用于减震臂,让减震臂的外端作摆动运 动,从而让减震臂的里端往复扭动扭摆减震轴,使扭摆减震轴的一端作扭摆运动,以吸收减缓车轮上、下颠簸造成的跳动,扭摆减震轴同时还会通过另一端将扭摆运动传递给驱动装置,然后再通过驱动装置传递给车架。因此,本技术的可减震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缓冲、减震效果好,性能安全可靠,故障率低,造价低,对车轮的提升高度大的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可减震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可减震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右前车轮部分去掉车架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可减震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车架I上的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2的驱动轴与扭力传动套管3的动力输入端传动相连,扭力传动套管3采用一个或二个或三个或更多个轴承座15与车架I安装相连,扭力传动套管3内沿轴向同轴心地设有扭摆减震轴4,扭摆减震轴4的一端与扭力传动套管3的动力输入端固定相连,扭摆减震轴4的另一端伸出扭力传动套管I的动力输出端,扭摆减震轴4伸出扭力传动套管3的一端与减震臂5的里端固定相连,减震臂5的外端与车轮支撑架6固定相连,扭力传动套管3的动力输出端与车轮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相连。上述车轮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入端包括二个并列间隔设置的提升肘7,扭力传动套管3与二个提升肘7的上端固定相连,车轮支撑架6的里端采用间隙配合与扭力传动套管3套装相连,车轮支撑架6的外端与转向节的上部安装相连,每个提升肘7的下端分别与一个提升小臂8的上端采用销轴12铰接相连,二个销轴12同轴心设置,二个提升小臂8的下端处设有横下臂9,二个提升小臂8的下端分别通过一个转销轴10与横下臂9的里端安装相连,二个转销轴10沿前后水平方向同轴心设置,每个提升肘7的下方分别设有卡板11,每个卡板分别固定在车架I上,每个卡板11上分别设有ー个卡轴槽,当提升肘7的轴线和提升小臂8的轴线位于相同的方向上时,位于ニ个提升小臂下端的转销轴10的轴端分别卡装在对应卡板11上的卡轴槽中,横下臂9的外端与转向节13的下部安装相连,转向节13安装在车轮(图中未画出)的中部。上述驱动装置2为摆动液压缸,驱动装置2的驱动轴通过花键与连接套14的内孔相配合,连接套14的一端与扭カ传动套管3的动カ输入端同轴心地固定相连。上述减震臂5的里端设有通孔,减震臂5的通孔通过花键与扭摆减震轴4的外侧壁相配合,减震臂5的外端采用ー个以上的螺栓与车轮支撑架6固定相连。上述扭摆减震轴4的直径为20-50mm,扭摆减震轴4的长度为500_2000臟,扭カ传动套管3内孔的直径为扭摆减震轴4直径的I. 1-1. 4倍,扭摆减震轴4采用弹簧钢制成。 上述扭摆减震轴4的直径为25-35mm,扭摆减震轴4的长度为800_1600臟,扭カ传动套管3内孔的直径为扭摆减震轴4直径的I. 2-1. 3倍。当使用本技术的可减震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的两栖汽车需要在水中运动时,可让设置在车架I上的驱动装置2的驱动轴作摆动运动,带动扭カ传动套管3和扭摆减震轴4摆动,扭カ传动套管3就会让ニ个提升肘7的下端朝着车架I的外侧向上摆动,ニ个提升肘7的下端则会向上、向外拉动ニ个提升小臂8的上端,让ニ个提升小臂8向上、向外运动,ニ个提升小臂8的下端则会带着ニ个4转销轴10脱离对应的4卡板11上的卡轴槽,随着ニ个提升小臂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减震的两栖车车轮收放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架(1)上的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2)的驱动轴与扭力传动套管(3)的动力输入端传动相连,扭力传动套管(3)采用一个以上的轴承座(15)与所述车架(1)安装相连,扭力传动套管(3)内沿轴向同轴心地设有扭摆减震轴(4),扭摆减震轴(4)的一端与扭力传动套管(3)的动力输入端固定相连,扭摆减震轴(4)的另一端伸出扭力传动套管(1)的动力输出端,扭摆减震轴(4)伸出扭力传动套管(3)的一端与减震臂(5)的里端固定相连,减震臂(5)的外端与车轮支撑架(6)固定相连,所述扭力传动套管(3)的动力输出端与车轮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小平李军于魁龙李炯张磊邢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