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厚壁铸钢件粘砂问题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17229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8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解决铸件粘砂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解决厚壁铸钢件粘砂问题的方法,该方法为首先准备材质为Q235钢、φ80隔砂冷铁,然后将隔砂冷铁均布并焊接在芯骨上,接着将芯骨放在芯盒内,隔砂冷铁隔砂层厚度控制在30—50mm,然后开始在芯盒内表面流一层50mm厚铬矿砂,窝角部位重点加强紧实,流硅砂,最后开箱后用水基涂料整体刷灰三遍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方法独特、能解决壁厚铸件粘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解决铸件粘砂的方法,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一般铸钢件的冷却凝固主要在砂型中自然冷却,依靠砂型、冷铁,芯骨等介质与型外大气进行热交换,凝固、冷却至常温,对于壁厚较大的铸件也只是采取一些单一的防粘砂手段。然而大型铸钢件浇注温度一般都在1500°C以上,大型厚壁铸钢件,尤其是有封闭或半封闭结构的铸钢件,砂芯四周是厚壁型腔,要长时间经受高温钢水的灼烧和浸蚀,很容 易产生表面粘砂缺陷。经过分析,铸件粘砂形成的原因是呋喃树脂砂生产一般都采用再生砂加少量新砂的方法,一般新砂加入量为15% — 20%,由于在生砂中含有残留的树脂模,浇注时,在高温钢液的烘烤下,铸型中的许多树脂模被烧掉,使得铸型砂粒间形成小孔洞,这些小孔洞往往造成高温钢液的渗入,形成粘砂。目前还没有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方法独特、能解决壁厚铸件粘砂的。为了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其特征是该方法为首先准备材质为Q235钢、小80隔砂冷铁,然后将隔砂冷铁均布并焊接在芯骨上,接着将芯骨放在芯盒内,隔砂冷铁隔砂层厚度控制在30— 50mm,然后开始在芯盒内表面流一层50mm厚铬矿砂,窝角部位重点加强紧实,流硅砂,最后开箱后用水基涂料整体刷灰三遍即可; 所述芯骨上每个隔砂冷铁之间的间距为IOOmm ; 所述铬矿砂为新铬矿和再生铬矿砂的混合物,其中新铬矿砂的重量含量为15% — 20%,再生铬矿砂的重量含量为80% — 85% ; 所述拆芯后用干型硬度计测量紧实度,使整体紧实度在90 95MPa ; 所述水基涂料为富士科ISOMOL 830水基铸造涂料。本专利技术有如下效果 I)工艺方法独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计算铸件热节部位模数,根据MAGMA模拟铸型的温度,超过1300°C的区域就会粘砂。使用隔砂冷铁可以有效减少热节处模数,急剧降低钢水温度,缩短凝固时间,从而防止粘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为准备¢80隔砂冷铁,此处冷铁对表面质量无要求),冷铁材质使用Q235钢,将隔砂冷铁焊接在芯骨上,起固定作用,方便操作,冷铁间距为100mm,将芯骨放在芯盒内,隔砂冷铁隔砂层厚度控制在30— 50mm,然后开始在芯盒内表面流一层约50_厚铬矿砂,窝角部位重点加强紧实,拆芯后用干型硬度计测量紧实度,保证整体紧实度在90MPa以上,最后流硅砂,开箱后用水基涂料整体刷灰三遍。2)能解决壁厚铸件粘砂问题、节约了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解决了四周被钢水包围的实心芯子粘砂难解决问题,粘砂解决率高达80%,节约了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具体实施例方式—种解决厚壁铸钢件粘砂问题的方 法,其特征是该方法为首先准备材质为Q235钢、¢80隔砂冷铁,然后将隔砂冷铁均布并焊接在芯骨上,接着将芯骨放在芯盒内,隔砂冷铁隔砂层厚度控制在30— 50mm,然后开始在芯盒内表面流一层50mm厚铬矿砂,窝角部位重点加强紧实,流硅砂,最后开箱后用水基涂料整体刷灰三遍即可。上述芯骨上每个隔砂冷铁之间的间距为100mm。上述铬矿砂为新铬矿和再生铬矿砂的混合物,其中新铬矿砂的重量含量为15%—20%,再生铬矿砂的重量含量为80% — 85%。上述拆芯后用干型硬度计测量紧实度,使整体紧实度在90 95MPa。上述水基涂料为富士科ISOMOL 830水基铸造涂料。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该方法为首先准备材质为Q235钢、¢80隔砂冷铁,然后将隔砂冷铁均布并焊接在芯骨上,接着将芯骨放在芯盒内,隔砂冷铁隔砂层厚度控制在30— 50mm,然后开始在芯盒内表面流一层50mm厚铬矿砂,窝角部位重点加强紧实,流硅砂,最后开箱后用水基涂料整体刷灰三遍即可。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芯骨上每个隔砂冷铁之间的间距为100mm。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铬矿砂为新铬矿和再生铬矿砂的混合物,其中新铬矿砂的重量含量为15% — 20%,再生铬矿砂的重量含量为80% — 85%。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拆芯后用干型硬度计测量紧实度,使整体紧实度在90 95MPa。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水基涂料为富士科ISOMOL 830水基铸造涂料。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解决铸件粘砂的方法,尤其是涉及,该方法为首先准备材质为Q235钢、φ80隔砂冷铁,然后将隔砂冷铁均布并焊接在芯骨上,接着将芯骨放在芯盒内,隔砂冷铁隔砂层厚度控制在30—50mm,然后开始在芯盒内表面流一层50mm厚铬矿砂,窝角部位重点加强紧实,流硅砂,最后开箱后用水基涂料整体刷灰三遍即可;本专利技术工艺方法独特、能解决壁厚铸件粘砂。文档编号B22C1/00GK102794426SQ201210254619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3日专利技术者张旭鹏, 扈广麒, 杨磊, 彭凡, 杨林, 闫新飞, 马文治, 罗永建, 张宏凯 申请人:宁夏共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宁夏共享铸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解决厚壁铸钢件粘砂问题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为首先准备材质为Q235钢、φ80隔砂冷铁,然后将隔砂冷铁均布并焊接在芯骨上,接着将芯骨放在芯盒内,隔砂冷铁隔砂层厚度控制在30—50mm,然后开始在芯盒内表面流一层50mm厚铬矿砂,窝角部位重点加强紧实,流硅砂,最后开箱后用水基涂料整体刷灰三遍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鹏扈广麒杨磊彭凡杨林闫新飞马文治罗永建张宏凯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共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共享铸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