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蒸发器,其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集液箱;多个扁平状热交换管(45),该扁平状热交换管(45)以宽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且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两集液箱之间,并且两端部连接在集液箱上;和配置在相邻的热交换管(45)之间的波纹状散热片(5)。在热交换管(45)的前后两端壁(45a)的左右两侧部分上设有倾斜部(55),该倾斜部(55)朝着热交换管(45)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而向前后方向外方以直线状倾斜。倾斜部(55)与波纹状散热片(5)的左右两侧缘部所成的角度为25~40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适合在例如搭载于汽车上的制冷循环即汽车空调中使用的蒸发器。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将在相邻的热交换管彼此之间的通风间隙中流动的空气的下游侧(在图I、图2、图8及图10中通过箭头X表示的方向)作为前,将与此相反侧作为后,并将图I的上下、左右作为上下、左右。
技术介绍
作为能够实现小型轻量化及高性能化的汽车空调用蒸发器,本申请人之前提出过如下的蒸发器,该蒸发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集液箱;多个铝挤压型材制的扁平状热交换管,该热交换管将宽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并在集液箱的长度方向 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两集液箱之间,且两端部与集液箱连接;和附有百叶板的波纹状散热片,该波纹状散热片配置在相邻的热交换管彼此之间,上侧集液箱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并列设置并且相互一体化了的制冷剂入口集液部和制冷剂出口集液部,下侧集液箱具有以与制冷剂入口集液部相对的方式设置的第一中间集液部;和以与制冷剂出口集液部相对的方式设在第一中间集液部的后侧的第二中间集液部,该第二中间集液部与第一中间集液部一体化,前侧的热交换管的上下两端部与制冷剂入口集液部及第一中间集液部连接,并且相同地后侧的热交换管的上下两端部与制冷剂出口集液部及第二中间集液部连接,热交换管的前后两端壁的横截面形状为向前后方向的外方突出的圆弧形(参照专利文献I)。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蒸发器中,因为能够实现小型轻量化及高性能化,所以在波纹状散热片上产生较多的冷凝水,使蒸发器的单位体积的冷凝水量增多。在通常的蒸发器中,在散热片表面产生的冷凝水通过相邻的百叶板之间的间隙落下,为了提高排水性将百叶板的长度加长即可。但是,如专利文献I的蒸发器那样的,因为为了实现小型轻量化而需要将在集液箱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热交换管的间隔也减小,所以对百叶板长度的加长也是有限度的,从而导致在冷凝水多的情况下会存在排水性不足的问题。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8-200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使得在散热片表面上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水性卓越的蒸发器。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由以下的方式组成。I)本技术的蒸发器,其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集液箱;多个扁平状热交换管,该扁平状热交换管以宽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且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两集液箱之间,并且两端部连接在集液箱上;和配置在相邻的热交换管之间的波纹状散热片,其中,在热交换管的前后两端壁的左右两侧部分上设有倾斜部,该倾斜部朝着热交换管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而向前后方向外方以直线状倾斜,该倾斜部与波纹状散热片的左右两侧缘部所成的角度为25 40度。2)根据上述I)记载的蒸发器,其中,波纹状散热片与热交换管的左右两侧面接触,在将热交换管的前后方向的宽度设为Wlmm,并将热交换管的左右两侧面与波纹状散热片的接触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设为W2mm的情况下,W2/W1 = 80 95%。3)根据上述I)记载的蒸发器,其中,热交换管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为10 20mm。4)根据上述I)记载的蒸发器,其中,热交换管的左右方向的厚度为I I. 8mm。5)根据上述I)记载的蒸发器,其中,在上下一对集液箱之间,以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有多个由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扁平状热交换管组成的组,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热交换管的组的彼此之间配置有散热片,在由多个热交换管组成的各组中,在前后方向上相邻的热交换管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为I. 5 3. 5mmo 6)根据上述I)记载的蒸发器,其中,热交换管设在扁平中空体上,该扁平中空体是通过使被实施了冲压加工的两片长方形状金属板彼此以层叠状接合而形成的,通过使形成扁平中空体的两金属板向外方鼓出而设置上下两端开口的热交换管,各金属板中的形成热交换管的外方鼓出部的前后两壁朝着扁平中空体的厚度的中央部向前后方向外方以直线状倾斜。7)根据上述6)记载的蒸发器,其中,在扁平中空体的前侧缘部中,在两金属板中的任意一方的金属板上沿全长形成有凸条,该凸条的前端部与另一方的金属板相比向该另一方的金属板所接触的波纹状散热片侧突出。技术的效果根据上述I) 7)的蒸发器,因为在热交换管的前后两端壁的左右两侧部分上设有倾斜部,该倾斜部朝着热交换管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而向前后方向外方以直线状倾斜,该倾斜部与波纹状散热片的左右两侧缘部所成的角度为25 40度,所以在热交换管的前后两端壁的倾斜部与波纹状散热片的左右两侧缘部之间形成有凹入角部分,该凹入角部分使热交换管的宽度方向内侧的角部为锐角。由此,在波纹状散热片的表面上产生的冷凝水通过表面张力聚集在上述凹入角部分而流动,之后沿着凹入角部分向下方流动。因此,能够提高产生在波纹状散热片的表面上的冷凝水的排水性,并能够防止由冷凝水的飞散或冷凝水的结冰而导致的热交换性能的低下。根据上述2)的蒸发器,能够在不妨碍冷凝水向形成在热交换管的前后两端壁的倾斜部与波纹状散热片的左右两侧缘部之间的凹入角部分内流动的情况下,抑制因热交换管与波纹状散热片的接触面积减少而导致的导热性能的低下。根据上述5)的蒸发器,因为在配置于一对集液箱之间的由多个扁平状热交换管组成的各组中,在前后方向上相邻的热交换管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为I. 5 3. 5_,所以在波纹状散热片的表面上产生的冷凝水通过表面张力聚集在各组的前后方向上相邻的热交换管之间的间隙而流动,之后沿着该间隙向下方流动落下。由此,能够提高产生在波纹状散热片的表面上的冷凝水的排水性,并能够防止由冷凝水的飞散或冷凝水的结冰而导致的热交换性能的低下。根据上述6)的蒸发器,能够在热交换管的前后两端壁的左右两侧部分上比较简单地形成朝着热交换管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而向前后方向外方以直线状倾斜的倾斜部,并且能够使该倾斜部与波纹状散热片的左右两侧缘部所成的角度为25 40度。根据上述7)的蒸发器,能够防止冷凝水从扁平中空体的前侧缘部飞散。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一的蒸发器整体结构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2是省略了局部的图I的A-A线放大剖视图。图3是图2的B-B线放大剖视图。图4是表示实验例I 2及比较实验例I 2结果的图表。图5是表示实验例I 2及比较实验例I中的保水量、接触率及热交换管的倾斜部与波纹状散热片的左右两侧缘部所成角度的关系的曲线图。图6是表示从图5的曲线图求出的、实验例I 2及比较实验例I中的保水量相对于接触率的比率、和热交换管的倾斜部与波纹状散热片的左右两侧缘部所成角度的关系的曲线图。图7是表示实验例3 4及比较实验例3 4的结果的曲线图。图8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二的蒸发器的与图2相当的图。图9是省略了图8的局部的C-C线放大剖视图。图10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三的蒸发器的与图2相当的图。图11是省略了图10的局部的D-D线放大剖视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60)、(90):蒸发器(2)、(3)、(61)、(62):集液箱(4)、¢3):扁平中空体(5):波纹状散热片(41)、(75):金属板(43)、(95):间隙(44)、(92):由在前后并列的热交换管组成的组(48)、(78):外方鼓出部(48a)、(78a):前后两壁(45)、(76)、(91):热交换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木基之,东山直久,峰北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