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车灯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4332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色车灯注塑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双色车灯塑料制品成型难、次品多的问题。本双色车灯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动模上设有两个内凹的型腔,定模上固设有均能与两个型腔配合分别形成用于成型车灯塑料制品的模腔一、模腔二的凸模一和凸模二,在定模上还开设有流道一和流道二,流道一通过浇口一与模腔一连通、流道二通过浇口二与模腔二连通,所述的模腔一的空间小于模腔二的空间,动模能相对定模转动,动模设置到注塑机上后,动模与能带动动模转动的驱动机构相连。该双色车灯注塑模具生产效率高、所生产的双色车灯塑料制品外形美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属于模具
,特别是可以用于制造具有两种颜色的塑料制品的双色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塑料制品中大多数都为单色产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逐步的改变,大家对各类塑料品的色彩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市场上涌现出了双色塑料制品,但传统的双色塑料制品通常是先将一色的产品注塑成型后,取出制品再放到第二副模具中进行第二种色彩塑料注塑成型。因为在换到第二副模具进行二次注塑的安装位置精确度不能保证,经常造成第二种色彩的塑料注塑到第一次成型的塑料品时位置不吻合,形成较多的次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根据目前双色塑料品生产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能成型双色塑料制品的双色塑料模具。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双色车灯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其特征在于,动模上设有两个内凹的型腔,定模上固设有均能与两个型腔配合分别形成用于成型车灯塑料制品的模腔一、模腔二的凸模一和凸模二,在定模上还开设有流道一和流道二,流道一通过浇口一与模腔一连通、流道二通过浇口二与模腔二连通,所述的模腔一的空间小于模腔二的空间,上述的动模能相对定模转动。动模设置到注塑机上后,动模与能带动动模转动的驱动机构相连。两根流道分别与注塑机的两个喷嘴连接,用于输送两种不同颜色的塑料,第一种塑料在模腔一内第一次成型后,形成的单色塑料制品与动模一起转动并位于与凸模二形成的模腔二内,再将第二种塑料注塑到在模腔二内形成两色的塑料制品。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技术可采用或组合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定模上设有定模顶杆和定模顶块,定模顶杆滑动连接在定模内,定模顶块设置在凸模上,定模顶块连接在定模顶杆上。定模顶杆推动定模顶块使得塑料制品与凸模相分离。所述的动模上设有动模顶杆和动模顶块,动模顶杆滑动连接在动模内,动模顶块设置在动模的型腔处。动模顶杆推动动模顶块使得塑料制品与型腔相分离,动模顶块与动模型腔的侧壁一起构成模腔在动模一侧的内壁。所述的流道一和流道二均为热流道,热流道能明显改善塑料的流动性,提高产品质量。所述的定模上固设有控制浇口一或浇口二开关的控制阀,控制阀是用来控制浇口打开或关闭,时间间隔长短具体根据模腔一和模腔二注塑成型是需要的注塑量来设置。所述的定模和动模之间设有导向结构,所述的导向结构包括开设在动模上的渐扩的凹槽和定模上能与凹槽配合的锥台。由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双色车灯注塑模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动模能相对定模转动,减少了第一次成型的单色塑料制品的拆卸和安装,提高了精度;(2)动模具有两个相同的型腔,定模上设有两个均能与型腔配合便形状和尺寸不同的凸模,这样便于在同一模具上实现双色塑料制品的成型;(3)定模上开有两条流道和浇口,能提高双色塑料的纯度,避免塑料混在一起,影响制品美观。附图说明图I是模具合模状态图。图2是模具分模状态图一。图3是模具分模状态图二。附图所示,定模I、动模2、型腔3、凸模一 4、凸模二 5、流道一 6、流道二 7、定模顶杆8、定模顶块9、动模顶杆10、动模顶块11、控制阀12、凹槽13、锥台14、浇口一 15、浇口二16、单色塑料制品17、双色塑料制品18。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I、图2和图3进行说明双色车灯注塑模具,包括定模I和动模2,上述的动模2能相对定模I转动,定模I和动模2之间设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开设在动模2上的渐扩的凹槽13和定模I上能与凹槽13配合的锥台14。动模2上设有两个内凹的型腔3,定模I上固设有均能与两个型腔3配合分别形成用于成型第一色塑料的模腔一的凸模一4和用于成型第二色塑料的模腔二的凸模二 5,模腔一的空间小于模腔二的空间。在定模I上还开设有流道一 6、流道二 7、浇口一 15、浇口二 16和固设有控制浇口一 15或浇口二 16开关的控制阀12,流道一 6和流道二 7均为热流道,流道一 6通过浇口一 15与模腔一连通、流道二 7通过浇口二 16与模腔二连通,控制阀12控制浇口的开关,及时控制模腔一、模腔二内的塑料注塑量。定模I上设有定模顶杆8和定模顶块9,定模顶杆8滑动连接在定模I内,定模顶块9设置在凸模上,定模顶块9连接在定模顶杆8上。定模顶杆8通过推动定模顶块9使塑料制品与凸模相分离。动模2上设有动模顶杆10和动模顶块11,动模顶杆10滑动连接在动模2内,动模顶块11设置在动模2的型腔3处。动模顶块11与动模型腔3的侧壁一起构成模腔在动模2 —侧的内壁。动模顶杆10通过推动动模顶块11使塑料制品与动模2相分离。两根流道分别与注塑机的两个喷嘴连接,用于输送两种不同颜色的塑料。模具合模后,第一种塑料通过流道一 6、烧口一 15在模腔一内第一次成型;模具分模后,定模顶杆8通过推动定模顶块9使单色塑料制品17与凸模相分离,形成的单色塑料制品17与动模2一起转动一个角度;模具再次合模,单色塑料制品17位于动模2与凸模二 5形成的模腔二内,第二种塑料通过流道二 7、浇口二 16注塑到在模腔二内形成双色塑料制品18 ;模具再次分模后,通过定模顶杆8推动定模顶块9使双色塑料制品18与凸模相分离,通过动模顶杆10推动动模顶块11使双色塑料制品18与动模2相分离。权利要求1.双色车灯注塑模具,包括定模(I)和动模(2),其特征在于,动模(2)上设有两个内凹的型腔(3),定模(I)上固设有均能与两个型腔(3)配合分别形成用于成型车灯塑料制品的模腔一、模腔二的凸模一(4)和凸模二(5),在定模(I)上还开设有流道一(6)和流道二(7),流道一(6)通过浇口一(15)与模腔一连通、流道二(7)通过浇口二(16)与模腔二连通,所述的模腔一的空间小于模腔二的空间,上述的动模(2)能相对定模(I)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色车灯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I)上设有定模顶杆(8)和定模顶块(9),定模顶杆(8)滑动连接在定模(I)内,定模顶块(9)设置在凸模上,定模顶块(9)连接在定模顶杆(8)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色车灯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模(2)上设有动模顶杆(10)和动模顶块(11),动模顶杆(10)滑动连接在动模(2)内,动模顶块(11)设置在动模⑵的型腔⑶处。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双色车灯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道一(6)和流道二(7)均为热流道。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双色车灯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I)上固设有控制浇口一(15)或浇口二(16)开关的控制阀(12)。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双色车灯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I)和动模(2)之间设有导向结构,所述的导向结构包括开设在动模(2)上的渐扩的凹槽(13)和定模(I)上能与凹槽(13)配合的锥台(14)。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色车灯注塑模具,属于模具
它解决了现有的双色车灯塑料制品成型难、次品多的问题。本双色车灯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动模上设有两个内凹的型腔,定模上固设有均能与两个型腔配合分别形成用于成型车灯塑料制品的模腔一、模腔二的凸模一和凸模二,在定模上还开设有流道一和流道二,流道一通过浇口一与模腔一连通、流道二通过浇口二与模腔二连通,所述的模腔一的空间小于模腔二的空间,动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双色车灯注塑模具,包括定模(1)和动模(2),其特征在于,动模(2)上设有两个内凹的型腔(3),定模(1)上固设有均能与两个型腔(3)配合分别形成用于成型车灯塑料制品的模腔一、模腔二的凸模一(4)和凸模二(5),在定模(1)上还开设有流道一(6)和流道二(7),流道一(6)通过浇口一(15)与模腔一连通、流道二(7)通过浇口二(16)与模腔二连通,所述的模腔一的空间小于模腔二的空间,上述的动模(2)能相对定模(1)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伟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赛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