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燃料循环流化床锅炉落料口一体化落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85954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7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燃料循环流化床锅炉落料口一体化落料装置,它包括接口管、导流管、扰动风管和播料风管,扰动风管的风室与接口管连通,导流管插入锅炉的炉墙和浇注料层后直接与锅炉炉膛相连通,导流管与锅炉炉膛相连通的管口为落料口,播料风管的风室与接口管与导流管相连接的转角处相连通,播料风管的风室与转角处连通部位为开设在播料风管风室下部的播料风喷口,从播料风喷口进入导流管的风的流动方向与导流管向下倾斜的方向相同。另外,热二次风经过扰动风喷口后形成的扰动风能够对成团生物质燃料进行扰动疏松达到物料分散的作用,并且还能防止炉膛燃料的反窜。该落料装置能有效保证生物质燃料在下落过程中的流动性和连续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涉及一种锅炉的附属设备,具体是指ー种生物质燃料循环流化床锅炉落料ロ 一体化落料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质燃料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主要是林业生物质、农业生物质等。具体包括薪柴、落叶、树皮、树根、林业加工废弃物、甘蔗渣、甘蔗叶、秸杆、果壳、果核、玉米芯等。生物质燃料通常是经过炉前给料系统,然后经过落料管及落料ロ进入炉膛燃烧。现有的生物质燃料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前给料系统后落料管及落料ロ的典型布置 如图I至图4所示,主要包括炉前给料系统落料管101、用于将燃料导入锅炉炉膛内的导流管103、输料风管102和播料风管104,落料管101与导流管103相连通,落料管101竖向设置,导流管103斜向下设置,输播料风选用热二次风,输料风管102和播料风管104的后端分别与热二次风风管连接,前端均为扩张型的风室,输料风管102的风室下端开设有长条形的输料风喷ロ 102a,通过该输料风喷ロ 102a与落料管101连通,输料风管102位于播料风管104的上方,锅炉炉墙105和浇注料层106,浇注料层106与炉膛相连处开设有进料通道107,进料通道107的一端与炉膛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导流管103的管口和播料风管104的播料风喷ロ 104a连通。该结构中,炉前给料系统的导流管103插入锅炉炉墙105及浇注料层106后与进料通道107连通,生物质燃料从落料管101进入倾斜导流管103,然后进入进料通道107,倾斜导流管上部、下部分别有输料风及播料风,由于输料风及播料风喷ロ与倾斜导流管倾斜方向不一致,存在一定角度,在生物质燃料下落到输送风及播料风接入的位置,生物质燃料料流会出现轻微方向变动。上述结构中,由于播料风喷ロ 104a和导流管103均与进料通道107连通,播料风喷ロ 104a位于导流管103和进料通道107相连接处,播料风喷ロ 104a和导流管103均与进料通道107之间存在错位夹角,其中,导流管103与进料通道107之间的夹角为a 1,a I角度为20°,播料风管104的播料风喷ロ 104a与进料通道107之间的夹角为a 2,a I角度为10°。夹角a I的存在导致从导流管103进入进料通道107的生物质燃料出现角度改变,加大了生物质燃料进入炉膛的阻力,不利于生物质燃料的流动;夹角a 2的存在导致从播料风喷ロ 104a喷出的播料风对进料通道107的生物质燃料有个向上的托力,加大了生物质燃料进入炉膛的阻力,使得播料风喷ロ 104a的播料效果大打折扣。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这两个错位夹角的存在加上物料流动的方向,容易出现生物质燃料与播料风共同冲刷磨损进料通道107下部的浇注料区域,形成严重的磨损区107a,导致107a区域表面呈凹凸不平状,凹凸不平的表面结构会大大增加燃料进入炉膛的摩擦力,极易出现生物质燃料在该区域堆积,从而导致落料ロ燃料的堵塞。此外,由于生物质燃料水分较高的特点,在输送过程中比较容易形成团状物料,团状物料从炉前给料落料管101落下,加剧了落料ロ的堵塞现象。锅炉落料ロ的堵塞现象,将限制锅炉机组带负荷的能力,如长时间不能清通,则有可能造成落料管内部着火,带火物料还有可能随炉膛正压或输、播料风反窜至炉前料仓,严重影响锅炉机组的安全运行。另外,浇注料区域107a位置的大面积冲刷磨损还会对浇注料下面包裹的水冷壁造成磨损,出现炉管爆漏。同时,输料风管102的输料风喷ロ 102a为长条形喷ロ,通过喷ロ喷入落料管101内的风在落料管101内不能产生扰动,由于生物质燃料容易形成团状物料,现有的输料风喷ロ 102a不能对成团生物质燃料进行扰动疏松达到物料分散的作用,容易使得通过落料管101、导流管103后的燃料在进入落料ロ出现堵塞现象,造成不良后果。另外,当落料ロ堵塞会导致输料风进入炉膛的通道阻断,输料风只能从炉前给料落料管反窜至炉前料仓,影响炉前料仓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ー种生物质燃料循环流化床锅炉落料ロ 一体化落料装置,该落料装置能有效保证生物质燃料在下落过程中的流动性和连续性,井能有效的防止生物质燃料对落料ロ浇注料的冲刷及磨损,对浇注料及其下面的水冷壁起到保护作用。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ー种生物质燃料循环流化床锅炉落料ロ一体化落料装置,它包括用干与炉前给料系统落料管连接的接ロ管、用于将燃料导入锅炉炉膛内的导流管、扰动风管和播料风管,所述接ロ管与导流管相连通,所述导流管斜向下设置,所述扰动风管和播料风管的后端分别与热二次风风管连接,前端均为扩张型的风室,所述扰动风管的风室与接ロ管连通,扰动风管位于播料风管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插入锅炉的炉墙和浇注料层后直接与锅炉炉膛相连通,导流管与锅炉炉膛相连通的管ロ为落料ロ,所述播料风管的风室与所述接ロ管与导流管相连接的转角处相连通,播料风管的风室与所述转角处连通部位为开设在播料风管风室下部的播料风喷ロ,从所述播料风喷ロ进入所述导流管的风的流动方向与所述导流管向下倾斜的方向相同,以防止对锅炉浇注料层的冲刷磨损,有利于燃料顺利播送入锅炉炉膛内。本技术中,导流管插入锅炉的炉墙和浇注料层后直接与锅炉炉膛相连通,燃料直接通过平滑的导料管后进入炉膛,能够有效防止燃料对锅炉浇注料层的冲刷磨损,扰动风管和播料风管均与接ロ管连通,从播料风管的播料喷ロ进入导流管的风的流动方向与导流管向下倾斜的方向相同,播料喷ロ的喷ロ与导流管之间没有错位夹角,保证播料喷ロ的风直接与导流管内的燃料同向混合,不仅有利于生物质燃料的流动及播撒,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导流管底部的磨损。本技术中,所述的播料喷ロ长条形喷ロ,以形成直线型喷风,播料喷ロ所形成的直线型喷风方向与导流管倾斜方向一致,有利于均匀布风,有助于整个导流管平面的生物质燃料向前滑流,有利于落料ロ生物质燃料向炉膛均匀播撒,并对整个导流管下部平面起到全面的保护作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导流管设计为倾斜形式,所述斜向下设置的导流管与竖直面之间具有倾斜夹角P,所述倾斜夹角P在120° -150°之间。本技术中导流管采用倾斜平滑设计,仅穿墙进入炉膛部分使用倾斜导流管,将平滑导流管的倾斜长度控制到最短,有利于提高生物质燃料整个下料过程中的流动性,并保证生物质燃料下料时的连续性,防止生物质燃料出现沉积堵塞。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与炉前给料系统落料管连接的接ロ管的设计为竖直形式,并尽量靠近炉墙,仅穿墙进入炉膛部分使用倾斜导流管,将平滑导流管的倾斜长度控制到最短,进一步提闻生物质燃料的流动性。另外,在充分考虑现有生物质燃料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前给料系统存在部分倾斜形式的落料管,接ロ管还设计了倾斜形式,以对应匹配现有的炉前给料系统落料管接ロ,便于对现有生物质燃料循环流化床锅炉落料装置进行技术改造。为保证物料的流动性,接ロ管的倾斜角度不能太大,接ロ管与竖直面之间具有夹角Y,所述夹角Y在0° -30°之间。为了对成团生物质燃料进行分层扰动疏松达到物料分散的作用,进ー步防止生物质燃料在落料ロ堵塞,本技术还做出如下进ー步改进所述扰动风选用热二次风,所述扰动风管的风室与接ロ管接ロ相连通,具体的连通结构为接ロ管与该风室相连的管壁上开设的多个喷射小孔,扰动风管的风经多个喷射小孔后形成扰动风,所述扰动风不仅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燃料循环流化床锅炉落料口一体化落料装置,它包括用于与炉前给料系统落料管连接的接口管、用于将燃料导入锅炉炉膛内的导流管、扰动风管和播料风管,所述接口管与导流管相连通,所述导流管斜向下设置,所述扰动风管和播料风管的后端分别与热二次风风管连接,前端均为扩张型的风室,所述扰动风管的风室与接口管连通,扰动风管位于播料风管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插入锅炉的炉墙和浇注料层后直接与锅炉炉膛相连通,导流管与锅炉炉膛相连通的管口为落料口,所述播料风管的风室与所述接口管与导流管相连接的转角处相连通,播料风管的风室与所述转角处连通部位为开设在播料风管风室下部的播料风喷口,从所述播料风喷口进入所述导流管的风的流动方向与所述导流管向下倾斜的方向相同,以防止对锅炉浇注料层的冲刷磨损,有利于燃料顺利播送入锅炉炉膛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健湛志钢宋景慧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