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际列车用司机室空调机组、室内机和室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3628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际列车用司机室空调机组、室内机和室外机,包括一台室外机、至少一台室内机及控制面板,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之间通过冷媒管连接,所述室外机安装于车体底部,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司机室操纵台上,所述室内机安装于司机室操纵台或边柜内,在所述操纵台或边柜上设置有向室内送风的至少一个送风口,所述室内机的出风口与所述送风口之间通过送风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成化程度较高,有利于节省安装空间,满足城际列车的司机室对空调安装布置和使用功能的特殊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机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城际列车的司机室内的空调机组,属于轨道车辆空调

技术介绍
在动车组等轨道车辆中,司机室一般不单独设置空调机组,而是将与司机室相邻的客室内的送风风道引到司机室内,向司机室内送风,以调节司机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在部分地铁等轨道车辆中,也有为司机室单独设置空调机组的形式,该类空调机组为单元式空调机组,一般整体设置在车顶上或车下。上述类型的空调机组,由于经过蒸发器降温的空气需要较长的风道才能送至室内,在冷量上都会有一定的损失,使得空调机组的制冷效率降低。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 在现有技术中,也有在司机室设置分体式空调机组,室内机放置在车厢内,室外机放置在车下。城际列车是为了满足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群崛起对城轨交通的要求新开发的一种车型,上述空调机组的结构无法满足该城际列车对司机室空调安装布置和使用功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节省安装空间,满足城际列车空调安装布置和使用功能要求的城际列车用司机室空调机组、室内机和室外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际列车用司机室空调机组,包括室外机、至少一台室内机及控制面板,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之间通过冷媒管连接,所述室外机安装于车体底部,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司机室操纵台上,所述室内机安装于司机室操纵台或边柜内,在所述操纵台或边柜上设置有向室内送风的至少一个送风口,所述室内机的出风口与所述送风口之间通过送风管连接。进一步,所述送风口设置在所述操纵台或边柜的顶壁和/或侧壁上。进一步,所述室内机包括箱形室内机壳体、蒸发器及通风机,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室内机壳体内,所述通风机固定于所述室内机壳体的外侧,在所述室内机壳体上开有与所述通风机的出风端连接的安装口。进一步,所述室内机壳体倾斜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体底壁的一侧开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接一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车辆的排水系统连接。进一步,所述室外机包括室外机壳体、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冷凝风机、冷凝器及电源箱,所述电源箱设置于所述室外机壳体的一侧,在所述室外机壳体的另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设置于所述冷凝风机的进气端,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冷凝风机的进气端或排气端。进一步,所述进风口和排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室外机壳体两相对侧的侧壁上,在所述进风口与排风口之间依次并排设置所述压缩机、冷凝风机及冷凝器。本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机组的室内机,包括箱形室内机壳体、蒸发器及通风机,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室内机壳体内,所述通风机固定于所述室内机壳体的外侧,在所述室内机壳体上开有与所述通风机的出风端连接的安装口。进一步,所述室内机壳体倾斜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体底壁的一侧开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接一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车辆的排水系统连接。本技术的再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调机组的室外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室外机壳体、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冷凝风机、冷凝器及电源箱,所述电源箱设置于所述室外机壳体的一侧,在所述室外机壳体的另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设置于所述冷凝风机的进气端,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冷凝风机的进气端或排气端。进一步,所述进风口和排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室外机壳体两相对侧的侧壁上,在所述进风口与排风口之间依次并排设置所述压缩机、冷凝风机及冷凝器。综上内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城际列车用司机室空调机组、室内机和室外机,集成化程度较高,有利于节省安装空间,满足城际列车的司机室对空调安装布置和使用功能的特殊要求。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空调机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向视图;图3是本技术室内机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向视图;图5是本技术室外机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室外机剖视图。如图I至图6所示,室外机1,室内机2,操纵台3,边柜4,送风口 5,出风口 6,送风管7,室内机壳体8,蒸发器9,通风机10,安装口 11,排水口 12,室外机壳体13,压缩机14,气液分离器15,冷凝风机16,冷凝器17,电源箱18,进风口 19,排风口 20,冷媒管21,安装座22,进风端2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I和图2所示,一种城际列车用司机室空调机组,包括室外机I、至少一台室内机2及控制面板(图中未示出)。其中,室外机I吊挂在车辆底架横梁的下部,室内机2安装于司机室内的操纵台3或边柜4的内部,室内机2与室外机I之间通过冷媒管21连接,控制面板则安装于操纵台3的操纵台面上。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一台室外机I同时带动两台室内机2的形式,以满足司机室制冷量的要求,室内机2分别安装于操纵台3的两侧,或安装于位于操纵台3两侧的边柜4内,在操纵台3或边柜4上设置有向司机室内送风的至少一个送风口 5,本实施例中,优选在操纵台3或边柜4的顶壁及侧壁上均设置有送风口5,这样更有利于司机室内的空气流动,使司机室内温度均匀,提高司机室的舒适度。每个室内机2具有至少一个出风口 6,出风口 6的数量与送风口 5的数量相一致,相对应的出风口6与送风口 5之间通过送风管7连接。如图3和图4所示,室内机2包括一个呈箱形的室内机壳体8,在室内机壳体8内设置一个蒸发器9,在室内机壳体8的外侧固定一个通风机10。室内机壳体8上设置有连接器,用于室内机2与控制面板之间的连线,还设置有回风温度传感器连接器,用于温度传感器和司机室控制面板之间的连线。其中,蒸发器9采用内螺纹铜管套带亲水膜涂层的铝翅片组成,既能提高换热效率,又能提高抗腐蚀能力,而且表面光滑,维护清洗方便。为了增大通风机10的风量,通风机10则由一个电机及两个同轴的双联风扇组成,在室内机壳体8上开有两个安装口 11,两个安装口 11与两个风扇的出风端连接,室内机壳体8的另一侧的侧壁上开有两个出风口 6,两个出风口 6分别通过送风管7与设置于操纵台3或边柜4顶壁和侧壁上的两个送风口 5连接。司机室内的回风通过通风机10的进风端23吸入,从出风端排出,通过安装口 11进入室内机壳体8内,空气穿过蒸发器9,与蒸发器9进行热交换,降温后的空气依次通过两个出风口 6、送风管7及送风口 5被送入司机室内,以调节司机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因为室内机壳体8内只设置有蒸发器9,所以室内机壳体8的体积可以做的较小,在保证司机室制冷量需求的前提下,有利于节省室内机2的安装空间,以满足司机室内的空间要求。为了便于室内机2的排水,如图4所示,室内机壳体8倾斜设置,利用室内机壳体8的底壁作为接水盘,在室内机壳体8底壁的一侧开有排水口 12,排水口 12接一排水管,排水管与车辆的排水系统连接,用于将蒸发器9的凝露水排出车外。如图5和图6所不,室外机I包括一个室外机壳体13,在室外机壳体13内设置有压缩机14、气液分离器15、冷凝风机16、冷凝器17及电源箱18。其中,压缩机14采用谷轮式涡旋压缩机,具备耐振动和冲击的特性,特别适合在轨道车辆的空调机组中使用。室外机壳体13分为两个部分,电源箱18设置于室外机壳体13的一侧,另一侧设置压缩机14、气液分离器15、冷凝风机16及冷凝器17。室外机壳体13采用框架式结构,在框架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际列车用司机室空调机组,包括室外机、至少一台室内机及控制面板,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之间通过冷媒管连接,所述室外机安装于车体底部,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司机室操纵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安装于司机室操纵台或边柜内,在所述操纵台或边柜上设置有向室内送风的至少一个送风口,所述室内机的出风口与所述送风口之间通过送风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际列车用司机室空调机组,包括室外机、至少一台室内机及控制面板,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之间通过冷媒管连接,所述室外机安装于车体底部,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司机室操纵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安装于司机室操纵台或边柜内,在所述操纵台或边柜上设置有向室内送风的至少一个送风口,所述室内机的出风口与所述送风口之间通过送风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城际列车用司机室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设置在所述操纵台或边柜的顶壁和/或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城际列车用司机室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包括箱形室内机壳体、蒸发器及通风机,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室内机壳体内,所述通风机固定于所述室内机壳体的外侧,在所述室内机壳体上开有与所述通风机的出风端连接的安装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际列车用司机室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壳体倾斜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体底壁的一侧开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接一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车辆的排水系统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城际列车用司机室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包括室外机壳体、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冷凝风机、冷凝器及电源箱,所述电源箱设置于所述室外机壳体的一侧,在所述室外机壳体的另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压缩机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广强郭海霞李江春于晓良袁博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