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自然废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83627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铁自然废排装置,设置于车厢端部的车内顶板上方,由排风口和风道组成,所述排风口开设于所述车内顶板上,所述风道的另一端与车外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于车厢端部的车内顶板上,位置隐蔽,不占用车内空间,也不影响车厢美观,在车内正压的作用下将车内废气自然排放至车外,排气方式简单可靠,而且在车内顶板上开设格栅式排风口,便于检修和维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地铁上使用的自然废排装置,属于轨道车辆空调

技术介绍
在地铁中,每节车厢一般配备有一至两台空调机组,每台空调机组采用单元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空调机组通过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与车内的送风口和回风口连接,送风风道和送风口用于向车厢内送风,车厢内的回风通过回风风道送回至室内机,完成空气循环。空调机组通过新风风道与车外连通,用于向车厢内输送新鲜的空气,保证车厢内空气的新鲜度,在向车厢内输送新鲜空气的同时,一部分废气通过废排装置排出车外,保证车厢内空气的新鲜度,以提高车厢内的舒适性。现有地铁上的废排装置一般都安装于车项,废排风 口通过设置于顶板上的废排风道和车顶的废排装置连接,废排装置包括壳体和废排风机,通过废排风机强制将室内的废气排放至室外,这种废排装置结构复杂,并且需要在车顶设置专门的安装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和维修方便,排气方式简单可靠的地铁自然废排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铁自然废排装置,设置于车厢端部的车内顶板上方,由排风口和风道组成,所述排风口开设于所述车内顶板上,所述风道的另一端与车外连通。进一步,在所述风道内设置一用于开通或切断所述风道的阀门。进一步,所述阀门为电动阀门,与司机室总控制台连接。进一步,在所述排风口处设置废排格栅。综上内容,本技术所述的地铁自然废排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于车厢端部的车内顶板上,位置隐蔽,不占用车内空间,也不影响车厢美观,在车内正压的作用下将车内废气自然排放至车外,排气方式简单可靠,而且在车内顶板上开设格栅式排风口,便于检修和维护。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车内顶板I,排风口 2,风道3,废排格栅4,阀门5,车厢端部6,连接风挡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地铁空调机组,在每节地铁车厢都配备有两台,用于调节车厢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及新鲜度。在每节车厢内还设置废排装置,用于将车厢内的废气排出车外,保证车厢内空气的新鲜度,以提高车厢内的舒适性。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废排装置,设置于车厢端部6的车内顶板I的上方,可以在车厢内的一端设置,也可以在车厢内的两端各设置一台,废排装置设置于靠近车厢端部的连接风挡7的位置。废排装置安装位置隐蔽,不占用车内空间,也不影响车厢美观。废排装置由排风口 2和风道3组成,排风口 2开设于车内顶板I上,并在排风口 2处设置废排格栅4,排风口 2后方连接风道3,风道3的另一端与车外直接连通。在车内正压的作用下将车内废气通过排风口 2和风道3自然排放至车外,排气方式简单可靠,图I中的箭头所指的方向为空气流动的方向。在需要检修和维护时,只需要打开车内顶板I上的废排格栅4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在风道3的内部,设置一阀门5,阀门5为电动阀门,与司机室总控制台连接,由司机根据情况控制阀门5的开闭。当车辆外部发生火灾等情况时,司机可以控制阀门5关闭,避免火灾的烟雾顺着风道3进入车内,造成危险。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铁自然废排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车厢端部的车内顶板上方,由排风口和风道组成,所述排风口开设于所述车内顶板上,所述风道的另一端与车外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自然废排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车厢端部的车内顶板上方,由排风口和风道组成,所述排风口开设于所述车内顶板上,所述风道的另一端与车外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铁自然废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中李剑袁琦袁博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