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加工的电机壳体毛坯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0516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加工的电机壳体毛坯件,在其筒状毛坯壳体两端部外侧的壳体壁上分别环周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前后端盖连接紧固件的连接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靠近毛坯壳体端沿的端面与毛坯壳体端沿保有回缩距离,其回缩距离值大于毛坯壳体端沿的予留加工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简化加工程序,并省去了连接耳端面的不必要的加工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零件的毛坯件,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加工的电机壳体毛坯件
技术介绍
电机作为电力驱动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电机壳体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零件,其性能、加工精度直接影响电机的性能。电机壳体的制造过程是首先作出筒状电机壳体的铸造毛坯件,然后进行壳体端沿、壳体里孔及与前后端盖连接的止口的机械加工,最终使电机壳体成型。现有电机壳体毛坯件两端沿外侧分别环周设有多个用于安装连接前后端盖紧固件的连接耳,连接耳属于无须加工的结构部位,但现有壳体毛坯件两端的连接耳端面均与壳体端沿平齐,这种结构使其加工必须分三步进行,首先,用胀胎支撑在壳体毛坯件里孔中,完成一端的壳体止口、壳体端沿及连接耳端面的加工;然后以加工完的壳体端沿及连接耳端面为基准面用定位胎具支撑并用压板压另一端的端沿及连接耳端面,加工壳体里孔,最后,再用胀胎支撑在壳体里孔中,完成未加工端的壳体止口、壳体端沿及连接耳端面的加工。这种壳体毛坯件结构使加工方法繁琐,生产效率低,尤其连接耳端面也同时进行加工,增加了不必要的加工量,耗费工时、提高加工成本;而且反复几次变换胎具安装位置,使成型壳体结构的同心度、平行度易改变,影响加工精度。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加工的电机壳体毛坯件,在其筒状毛坯壳体两端部外侧的壳体壁上分别环周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前后端盖连接紧固件的连接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靠近毛坯壳体端沿的端面与毛坯壳体端沿保有回缩距离,其回缩距离值大于毛坯壳体端沿的予留加工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加工的电机壳体毛还件,在其筒状毛还壳体两端部外侧的壳体壁上分别环周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前后端盖连接紧固件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永恒电机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