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夹取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74500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夹取卸料装置,包括一支座、一设于所述支座上的翻转座,以及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通过移动副与所述翻转座连接,还包括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相向移动的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还包括一同步装置,所述同步装置包括同步轮、第一附杆和第二附杆,所述第一附杆和第二附杆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上,所述同步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附杆和第二附杆接触发生相对转动,使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通过该同步轮同步运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夹取装置夹取工件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能够同步移动,具有良好的对中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机械夹取卸料装置,尤其是ー种对中性好、能够同步夹取的机械夹取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立式压铸机或者立式挤压铸造机时常需要对加工エ件进行抓取、卸料,目前在压铸机或者挤压机中,一般使用机械手夹取装置对加工エ件夹取、移动。现有技术中的夹取卸料装置一般采用驱动气缸驱动ー単一的夹爪来获取エ件,但该夹取卸料装置在夹取移动过程中不够稳固,导致加工エ件容易从夹取装置中脱落,造成意外事故;而且使用该夹取装置夹取的直径较小,致使该夹取装置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为了能够夹取较大的加工エ件,可以在夹取卸料装置中使用对称设置的两个夹爪对エ件进行抓取。目前该类型的夹取和卸料装置一般采用双气缸对夹爪进行驱动,通过气缸的控制方面的改进获得夹爪移动的同步性能。但气缸控制系统对夹爪的控制不够准确,致使夹爪的移动不能够完全同步,导致其夹取过程中对中性能差,难以实现对加工エ件的牢固抓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夹取直径大、两夹爪移动同步性佳的机械夹取卸料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机械夹取卸料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械夹取卸料装置,包括一支座、一设于所述支座上的翻转座,以及第ー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通过移动副设置于所述翻转座上,还包括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移动的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还包括一同步装置,所述同步装置包括同步轮、第一附杆和第二附杆,所述第一附杆和第二附杆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上,所述同步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附杆和第二附杆接触发生相对转动,使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通过该同步轮同步运动。优选的,所述第一附杆和第二附杆为齿条,所述同步轮为ー齿轮。更优选的,所述第一附杆和第二附杆为摩擦杆,所述同步轮为一摩擦轮。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一夹爪与所述翻转座的对称中心对称设置。具体的,所述第一夹爪和/或第二夹爪的抓取面呈圆弧形。进ー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启动部件分别为ー气缸。进ー步,所述翻转座与所述支座通过至少ー转动副连接;还包括一翻转气缸,驱动所述翻转座相对于所述支座转动。进ー步,还包括ー托盘,所述托盘通过至少三缓冲器设于所述翻转座正面。具体的,所述缓冲器包括一设于所述翻转座上的滑槽,一设于所述托盘上的滑块,、以及ー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滑槽底部接触,另外一端与所述滑块接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机械夹取卸料装置通过同步轮与夹爪上的第一附杆和第二附杆啮合,实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同歩,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具有使得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具有良好的同步性能,能够实现对大型加工エ件的牢固夹取和移动;其次,在翻转座上通过ー缓冲器与托盘连接,能有效防止装卸加工エ件时产生的冲击;最后,通过翻转气缸驱动翻转座相对与支座转动,能实现翻转卸料,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了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ー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机械夹取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a是图2中B处局部放大视图;图3是图I所示结构的后视图。图中I-支座;2_翻转座;21_转动副;22_翻转气缸;23_同步轮;24_第一附杆;25_第ニ附杆;26_第一驱动部件;27_第二驱动部件;3_第一夹爪;4_第二夹爪;5_エ件;6_托盘;61_缓冲器;611-滑槽;612-槽块;613_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图3所示,一种机械夹取卸料装置,包括支座I、翻转座2、第一夹爪3和第二夹爪4,以及第一驱动部件26和第二驱动部件27。该翻转座2安装在该支座I上,第ー夹爪3和第二夹爪4通过移动副固定在该翻转座2上,使第一夹爪3和第二夹爪4可以相对于翻转座2做相对移动。第一驱动部件26和第二驱动部件27分别用来驱动该第一夹爪3和第二夹爪4移动。该机械夹取卸料装置还包括一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一夹爪3和第ニ夹爪4的运动同步。同步装置包括同步轮23,第一附杆24和第二附杆25。第一附杆24固定于第一夹爪3上,第二附杆25固定于第二夹爪4上。因此第一附杆24和第二附杆25分别能够带动第一夹爪3和第二夹爪4 一起移动。同步轮23通过ー转动副与翻转座2固定连接,并且设于第一附杆24和第二附杆25之间,分别与第一附杆24和第二附杆25咬合。这样当第一夹爪3或者第二夹爪4运动吋,也会通过同步轮23带动另外ー夹爪运动,使得第一夹爪3和弟_■夹爪4能够冋步运动。作为ー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同步装置的第一附杆24和第二附杆26可以为ー齿条,同步轮23相应的为一齿轮,同步轮23的旋转中心通过ー转动副固定在该翻转座2中心位置。通过同步轮23分别与第一附杆24和第二附杆26啮合,当第一附杆24运动吋,使得同步轮23开始转动。同步轮23的转动又带动第二附杆26平移,使得第一附杆24和第二附杆26能够同步移动。作为同步装置的另外ー优选的实施方式,为ー摩擦杆,采用橡胶等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制作,而相应的同步轮23可以为一摩擦轮,同样可以采用橡胶等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制作,第一附杆24和第二附杆26通过摩擦力与同步轮23做相对移动。第一夹爪3和第二夹爪4分别通过一移动副固定于翻转座2上,用于相对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夹取エ件5。第一夹爪3的移动副包括设置于第一夹爪3底部的连接架和设置在翻转座2上的滑槽,连接架底部可以嵌入滑槽中相对翻转座2做相对移动。作为ー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夹爪3和第二夹爪4相对于翻转座2的对称中心对称设置,使得抓取对称形状的エ件5使,使エ件5的对称轴或者对称中心位于翻转座2的对称中心上,有利于夹取エ件5后,该夹取装置重心稳固。为了更好的适应圆形或者圆弧形的エ件5的夹取,第一夹爪3和第二夹爪4与エ件5接触的夹取面设置为圆弧形,圆弧形的弧度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具体通过有限次实验具体设置和调整。第一驱动部件26和第二驱动部件27固定于翻转座2上,分别用于推动第一夹爪3和第二夹爪4。优选的,第一驱动部件26和第二驱动部件27可以为ー气缸,通过控制气缸中的气压差驱动第一夹爪3和第二夹爪4运动。翻转座2与支座I连接,为了能够移动抓取的エ件5,翻转座2可以通过至少ー转动副与支座I连接,相对与支座I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中,翻转座2通过两端两个转动副与支座I连接,是支座I具有良好的受カ性能。为了驱动翻转座2转动,在翻转座2的一端还设有ー翻转气缸22,用于驱动翻转座2相对于支座I转动。请參阅图2a,在翻转座2的夹取エ件5侧,还设有ー托盘6。该托盘6通过至少三缓冲器61与翻转座2连接,托盘6能够相对于翻转座2具有相対的移动,缓解在夹取エ件5从模具中取下时对装置带来的冲击。缓冲器61包括一设于所述翻转座2上的滑槽611、ー设于托盘6上得滑块612以及ー弹簧613。弹簧613 —端与滑槽611底部接触,另外一端与滑块612接触。这样当エ件5撞击托盘6运动时,滑块612能够在滑槽611中通过弹簧613的缓冲移动,有效地缓解了放置和卸载エ件5时给夹取装置带来的冲击和振动。使用时,将エ件5放置于翻转座2上,第一驱动部件26和第二驱动部件27驱动第ー夹爪3和第二夹爪4相对移动,其中,设置在第一夹爪3上的第一附杆24与同步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夹取卸料装置,包括一支座、一设于所述支座上的翻转座,以及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通过移动副设置于所述翻转座上,还包括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移动的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同步装置,所述同步装置包括同步轮、第一附杆和第二附杆,所述第一附杆和第二附杆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上,所述同步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附杆和第二附杆接触发生相对转动,使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通过该同步轮同步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夹取卸料装置,包括一支座、一设于所述支座上的翻转座,以及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通过移动副设置于所述翻转座上,还包括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移动的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同步装置,所述同步装置包括同步轮、第一附杆和第二附杆,所述第一附杆和第二附杆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上,所述同步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附杆和第二附杆接触发生相对转动,使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通过该同步轮同步运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夹取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杆和第二附杆为齿条,所述同步轮为ー齿轮。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夹取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杆和第二附杆为摩擦杆,所述同步轮为一摩擦轮。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夹取卸料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真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