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两节全自由门架用液压管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851696 阅读:4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叉车两节全自由门架用液压管路系统。该系统包括左后起升油缸、右后起升油缸、前起升油缸、限速阀和起升阀;起升阀为三位六通阀,改进在于:左后起升油缸的进油口上的切断阀的进口处串联着两位两通电磁阀;前起升油缸有效工作面积等于左后起升油缸和右后起升油缸的有效面积之和的2倍,左后起升油缸的有效面积和右后起升油缸的有效面积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两位两通电磁阀,且前起升油缸是在普通两节全自由门架前起升油缸的基础上减小的缸径,这样就可以保证门架在整个起升过程中速度一致,并减小液压系统的压力波动,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感,增加门架视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叉车门架
,具体涉及用于叉车门架的液压管路系统。
技术介绍
叉车全自由门架是指具有货叉架沿内门架移动全部行程吋,内门架保持静止不动,叉车外形高度保持不变功能的门架。两节全自由门架一般采用两个后起升油缸与ー个前起升油缸,用前起升油缸通过动滑轮控制门架的全自由起升行程,用后起升油缸直接推动内门架实现非全自由起升行程,其结构 形式如图2所示,它是由左后起升油缸I、前起升油缸2、货叉架3、内门架4、外门架5、右后起升油缸6组成,液压原 理图如图3所示,油液通过起升阀9经过限速阀8、再通过三通分别供油给左后起升油缸I和右后起升油缸6,右后起升油缸6的活塞杆中设有油道并连接前起升油缸2,左后起升油缸I和右后起升油缸6的有效工作面积相同,所有起升油缸均设置有切断阀7。为实现门架的全自由起升行程优先于非全自由起升行程,是依靠前后起升油缸的面积比。而前起升油缸需要随着内门架起升,供油管路较长,液压管路损失大,所以两节全自由门架通常前起升油缸有效作用面积是后起升单根油缸有效面积的4. 5倍以上。流量越大的情况下,需要的面积比也会越大,否则就会出现前后起升油缸同时动作。这样的系统,在流量一定的情况下将导致全自由起升行程的速度远低于非全自由起升行程起升速度,整个门架起升速度不一致,从全自由起升段过度到非全自由起升段时也有较大的液压波动。其次,前起升油缸缸径越大,油缸内壁圆柱度也越难加工,加工成本也越高,而且也会影响门架视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两节全自由门架在全自由起升行程的速度和非全自由起升行程的速度一致,并降低系统压カ波动、减小前起升油缸缸径,増加门架视野,本技术通过结构改进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叉车两节全自由门架用液压管路系统。具体的改进技术方案如下叉车两节全自由门架用液压管路系统包括左后起升油缸I、右后起升油缸6、前起升油缸2、限速阀8和起升阀9 ;所述起升阀9为三位六通阀,其第一进油ロ C、第二进油ロ D通过三通管连通系统供油,第一出油ロ E和第二出油ロ G通过三通管连通油箱,第一工作油ロ F连通着限速阀8的出油ロ,第二工作油ロ H为封闭ロ ;限速阀8的进油ロ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着左后起升油缸I的进油ロ P1、右后起升油缸6的进油ロ P3,右后起升油缸6的出油ロ P4和前起升油缸2的进油ロ P2相连;左后起升油缸I的进油ロ Pl处、右后起升油缸6的进油ロ P3处和前起升油缸2的进油ロ P2处均设有切断阀7 ;左后起升油缸I进油口上的切断阀7进ロ处串联着两位两通电磁阀10 ;所述前起升油缸2有效工作面积等于左后起升油缸I和右后起升油缸6的有效面积之和的2倍,左后起升油缸I的有效面积和右后起升油缸6的有效面积相等;得电时,两位两通电磁阀10的第一工作油ロ A与第二工作油ロB断开,失电时,两位两通电磁阀10的第一工作油ロ A与第二工作油ロ B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I.本技术通过增加两位两通电磁阀,且前起升油缸是在普通两节全自由门架前起升油缸的基础上减小的缸径,使起升油缸有效面积等于两个后起升油缸有效面积之和的2倍,这样就可以保证门架在整个起升过程中速度一致,并减小液压系统的压カ波动,提高驾驶者的舒适感,増加门架视野;2.本技术通过控制两位两通电磁阀的通断,用以实现门架后起升缸的单双油缸切换,确保两节全自由门架起升优先。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叉车两节全自由门架用液压系统原理图。图2为现有技术全自由门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叉车两节全自由门架用液压管路系统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地描述。參见图1,叉车两节全自由门架用液压管路系统包括左后起升油缸I、右后起升油缸6、前起升油缸2、限速阀8和起升阀9。前起升油缸2有效面积等于左后起升油缸I的有效面积和右后起升油缸6的有效面积之和的2倍。起升阀9为三位六通阀,其第一进油ロC、第二进油ロ D通过三通管连通系统供油;第一出油ロ E和第二出油ロ G通过三通管连通油箱;第一工作油ロ F连通着限速阀8的出油ロ,第二工作油ロ H为封闭ロ ;限速阀8的进油ロ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着左后起升油缸I的进油ロ P1、右后起升油缸6的进油ロ P3,右后起升油缸6的出油ロ P4和前起升油缸2的进油ロ P2相连;左后起升油缸I的进油ロ Pl处、右后起升油缸6的进油ロ P3处和前起升油缸2的进油ロ P2处均设有切断阀7 ;左后起升油缸I进油ロ的切断阀7进油ロ处串联着两位两通电磁阀10,得电时,两位两通电磁阀10的第一工作油ロ A与第二工作油ロ B断开,失电时,两位两通电磁阀10的第一工作油ロA与第二工作油ロ B连通。工作原理为当需要门架起升时,首先操作起升阀9换向至左位,液压油通过起升阀9的第一进油ロ C至第一工作油ロ F,再经限速阀8至三通管,通过三通管分别与两位两通电磁阀10的第一工作油ロ A和右后起升油缸6的进油ロ P3连接。此时,两位两通电磁阀10处于得电状态,两位两通电磁阀10的第一工作油ロ A与第二工作油ロ B断开,左后起升油缸I的供油路被断开。右后起升油缸6的油液通过出油ロ P4进入前起升油缸2的进油ロ P2。此时,由于前起升油缸2的有效面积是右后起升油缸6的4倍,所以前起升油缸2可以优先工作,实现门架的全自由起升行程。在全自由起升行程结束时两位两通电磁阀10失电,两位两通电磁阀10的第一工作油ロ A与第二工作油ロ B接通,这样液压油经两位两通电磁阀10进入左后起升油缸1,左后起升油缸I和右后起升油缸6都接通系统油路开始动作,实现门架的非全自由起升行程。在全自由起升行程中前起升油缸2是通过动滑轮来实现货叉架的起升,所以货叉架的起升速度是前起升油缸2起升运动速度的2倍。非全自由起升行程中,左后起升油缸I和右后起升油缸6共同作用直接推动内门架,带动货叉架起升,所以货叉架的起升速度等于后起升油缸的运动速度,前起升油缸2的有效面积是左后起升油缸I和右后起升油缸6的有效面积之和的2倍,即在同等流量下,前起升油缸2的运动速度是后起升油缸运动速度的1/2,这样就使得全自由起升行程的货叉运动速度等于非全自由起升行程的货叉运动的速度。当停止对门架的操作时,起升阀9回到中位,起升阀9的第一工作油ロ F断开。两位两通电磁阀10失电,左后起升油缸I的油液经切断阀7、两位两通电磁阀10到三通与右后起升油缸6及前起升油缸2的回油汇合后,再经限速阀8至起升阀9的第一工作油ロ F,此时由于起升阀9的第一工作油ロ F断开,门架保持原有位置。当需要门架下降时,操作起升阀9换 向至右位,起升阀9的第一工作油ロ F与第一出油ロ E连通。两位两通电磁阀10失电,左后起升油缸I的油液经切断阀7、两位两通电磁阀10到三通与右后起升油缸6及前起升油缸2的回油汇合后,再经限速阀8至起升阀9第一工作油ロ的F,此时由于起升阀9的第一工作油ロ F与第一回油ロ E连通,门架下降从油缸输出的压カ油通过起升阀9的第一出油ロ E回到油箱,从而实现门架下降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叉车两节全自由门架用液压管路系统,包括左后起升油缸(I)、右后起升油缸(6)、前起升油缸(2)、限速阀(8)和起升阀(9);所述起升阀(9)为三位六通阀,其第一进油ロ C、第二进油ロ D通过三通管连通系统供油;第一出油ロ E和第二出油ロ G通过三通管连通油箱;第一工作油ロ F连通着限速阀8的出油ロ,第二工作油ロ H为封闭ロ ;限速阀8的进油ロ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着左后起升油缸(I)的进油ロ P1、右后起升油缸(6)的进油ロ P3,右后起升油缸(6)的出油ロ P4和前起升油缸(2)的进油ロ P2相连;左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家祥张丽温跃清周齐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