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式起重机及其活动配重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162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式起重机的活动配重组件,包括配重本体(26)和定位机构,所述配重本体(26)通过所述定位机构安装于所述轮式起重机的车架(21);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22)进一步包括第一导向部件和与所述第一导向部件滑动、且可拆分地连接的第二导向部件,所述第一导向部件安装于所述车架(21)、且相对于所述车架(21)外伸,所述第二导向部件设置于所述配重本体(26)的外表面,两所述导向部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配重本体(26)的安装方向相同。该活动配重组件在安装时的操作时间较短,且有效避免了安装配重给工作人员带来的潜在危险,保证了劳动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活动配重组件的轮式起重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轮式起重机的活动配重组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活动配重组件的轮式起重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工程机械尤其是各种起重机的需求日益增大,起重机作业高度的不断增高、起重吨位不断增大,使得起重机在作业过程中的倾翻力矩较大,给起重作业带来许多潜在的危险;为了保证起重机的作业安全,避免起重机起吊时发生倾翻,需要在起重机车架上安装配重,配重一般为铸铁材料的块状结构,当起重机进行吊装作业时,挂在起重机的尾部,配重的重力矩与倾翻力矩的方向相反,以便起重机在作业过程中保持平衡。起重机中的配重有固定配重和活动配重,固定配重以固定方式挂在起重机尾部,起重机在工作或非工作状态下配重均不拆卸;而活动配重只在起重机工作时安装在起重机尾部,起重机在非工作状态下拆卸下来,以减轻车辆的行驶重量。对于轮式起重机由于其属于一种特种车辆,需要考虑到行驶重量等问题,因此,轮式起重机重要使用活动配重。请参考图I至图3,图I为一种典型的活动配重组件安装于车架上时的机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活动配重组件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所示活动配重组件中配重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典型的活动配重组件包括配重本体11和用于将配重本体11固定在车架12上的定位机构,配重本体11安装于车架12上,并通过定位机构固定,配重本体11 一般位于回转中心前部的平面上。定位机构包括四个相同的定位部件,各定位部件分别由方形的螺母板和半圆形的定位块14组成,开设有螺纹孔的螺母板焊接在车架12的上平面上,定位块14通过螺钉安装在螺母板上;配重本体11的底部开有四个圆形定位孔,各定位孔的开设位置分别与各定位机构相对应,用来与定位块14相配合实现配重的定位。当安装活动配重时,操作员首先把支腿13伸出,支起车辆,然后,利用本机的起重性能把活动配重吊起,同时,目测活动配重定位块14的位置,根据地面工作人员的指导并利用地面人员的手工协作下,通过多次试装的方式使活动配重上的圆形定位孔与半圆形的定位块14相配合,从而实现活动配重的定位安装。上述配重本体在安装时主要是凭借操作员的安装经验及地面人员的协作来完成的,由于受视野的限制,操作员无法看到活动配重底部的配重定位孔与车架上的配重定位块是否吻合,只能凭感觉进行模糊操作,并需通过多次试装的方式才能完成活动配重的定位放置,使得配重本体的安装过程非常耗时;同时,在放置配重本体的过程中,由于受风力及配重自身惯性的影响,配重本体会出现前后摆动现象,很难进行精确定位,按照传统放置方法,一般都需要地面人员手工协作来进行定位,因而,整个安装过程给地面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简化活动配重的安装过程,减少安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避免安装过程中的人工协助定位,提高安装过程的安全性,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轮式起重机的活动配重组件,其安装较为方便,从而减少了安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其在安装过程中无需人工协助定位,作业安全性较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活动配重组件的轮式起重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轮式起重机的活动配重组件,包括配 重本体和定位机构,所述配重本体通过所述定位机构安装于所述轮式起重机的车架,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一导向部件和与所述第一导向部件滑动、且可拆分地连接的第二导向部件,所述第一导向部件安装于所述车架、且相对于所述车架外伸,所述第二导向部件位设置于所述配重本体的外表面,两所述导向部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配重本体的安装方向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部件为安装于所述车架上的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部件为开设于所述配重本体的滑槽,所述导向板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优选地,所述导向板在所述轮式起重机的高度方向上设置,且其靠近所述定位机构的侧边形成导向面。优选地,沿所述配重本体的安装方向上,所述导向面逐渐靠近所述定位机构。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支架,所述导向板通过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车架。优选地,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横向调节部件,所述导向板在所述车架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优选地,所述横向调节部件包括开设于所述导向板的条形孔和穿过所述条形孔且固定于所述支架的螺钉,所述条形孔沿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有两个,两所述导向机构分别位于所述车架的两侧。优选地,两所述导向机构相对于所述车架的中心面对称设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轮式起重机,包括车架和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车架上的活动配重组件,所述活动配重组件为如上所述的活动配重组件。本技术所提供的活动配重组件用于轮式起重机,该活动配重组件包括配重本体、定位机构和导向机构,其中,配重本体通过定位机构安装于轮式起重机的车架上,导向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一导向部件和与第一导向部件相匹配的第二导向部件,第一导向部件安装于所述车架第二导向部件位于配重本体,第一导向部件与第二导向部件能够相对滑动,且两导向部件可拆分地连接,两导向部件的滑动方向与配重本体的安装方向相同。在配重安装时,操作员首先利用起重机的自身起重性能把配重本体吊起,由于第一导向部件相对于车架外伸,且第二导向部件设置于配重本体的外表面,导向机构在工作中可以目测,因此,操作员能够以导向机构为参照,调整配重本体的相对位置,使其缓缓靠近导向机构,并使配重本体上的第二导向部件与第一导向部件的导向面相配合,通过第二导向部件沿第一导向部件的滑动,实现配重本体沿着安装方向滑动,当配重本体完全放置后,配重本体上的圆形定位孔和车架上的定位块刚好吻合,以完成配重的安装定位。这样,在安装配重时,通过导向机构的参照和导向作用,使得操作员可快速找到配重本体的落点位置,并可使配重本体随着第一导向部件和第二导向部件的滑动准确地到达指定位置,从而显著缩短了配重安装时的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操作员在放置配重本体的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找到配重本体的落点位置,省去了地面人员的手工协作环节,从而有效避免了安装配重给工作人员带来的潜在危险,保证了劳动安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活动配重组件,沿所述配重本体的安装方向上,所述导向面逐渐靠近所述定位机构;由于导向面具有一定的倾斜度,配重本体在沿导向面下落的过程中,阻力会更小,从而便于配重本体的安装。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横向调节部件,所述导向板在所述车架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这样,可根据需要微调导向板在车架长度的位置,以弥补配重定位块由于焊接原因而带来的误差,从而使配重更准确地滑落到相应位置,提高了导向精度。·附图说明图I为一种典型的活动配重组件安装于车架上时的机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活动配重组件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所示活动配重组件中配重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活动配重组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活动配重组件中导向机构和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活动配重组件中导向机构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轮式起重机的活动配重组件,其安装较为方便,从而减少了安装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式起重机的活动配重组件,包括配重本体(26)和定位机构,所述配重本体(26)通过所述定位机构安装于所述轮式起重机的车架(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机构(22),所述导向机构(22)进一步包括第一导向部件和与所述第一导向部件滑动、且可拆分地连接的第二导向部件,所述第一导向部件安装于所述车架(21)、且相对于所述车架(21)外伸,所述第二导向部件设置于所述配重本体(26)的外表面,两所述导向部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配重本体(26)的安装方向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活动配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件为安装于所述车架(21)上的导向板(222),所述第二导向部件为开设于所述配重本体(26)的滑槽(223),所述导向板(222)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2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配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222)在所述轮式起重机的高度方向上设置,且其靠近所述定位机构的侧边形成导向面(22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配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配重本体(26)的安装方向上,所述导向面(2221)逐渐靠近所述定位机构。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杰付小辉崔书文李丽梁静文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