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叶片装配保险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48859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轮叶片装配保险夹具及其进行叶轮装夹的方法,属于航空发动机燃气涡轮叶片装配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涡轮叶片装配保险夹具,在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内端面的边部均布有至少三个凸台,螺杆穿过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与涡轮盘排气边定位座的中部并固定,使用时,涡轮叶片位于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和涡轮盘排气边定位座之间,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和凸台与涡轮盘排气边定位座配合将涡轮叶片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涡轮叶片装配保险夹具,使保险后的叶片满足尺寸3.4±0.05mm要求,避免顶松叶片,提高涡轮叶片装配合格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燃气涡轮叶片装配技术,特别是一种涡轮盘与叶片采用锁片的连接方式的装配技术。
技术介绍
采用锁片连接的涡轮盘与叶片,其涡轮叶片装配合格的验收标准是叶片保险后不允许有任何松动,且叶片前缘凸台高出涡轮盘进气边端面尺寸3. 4±0. 05mm。在发动机涡轮叶片装配保险的过程中,由于原装配工装的设计缺陷,经常导致保险好的叶片被工装顶松,使叶片松动,更不能满足3. 4±0. 05mm的尺寸要求。由此要拆下并报废锁片,重新对叶 片进行保险,使整个涡轮盘上所有叶片满足尺寸要求,需多次返工。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修理进度,且浪费了不少锁片,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满足发动机涡轮转子叶片装配使用的涡轮叶片装配保险夹具,通过使用该保险夹具,能够使保险后的叶片满足尺寸3. 4±0. 05mm的要求,且能够有效避免保险其他叶片时顶松已保险合格的叶片,提闻润轮叶片装配的合格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涡轮叶片装配保险夹具,包括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涡轮盘排气边定位座和螺杆,在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内端面的边部均布有至少三个凸台,螺杆穿过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与涡轮盘排气边定位座的中部并固定,涡轮叶片可位于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和涡轮盘排气边定位座之间,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和凸台与涡轮盘排气边定位座配合将涡轮叶片固定。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叶轮能够被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固定与涡轮盘排气边定位座之间,且通过螺杆穿过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与涡轮盘排气边定位座的中部进行固定,保证其结构稳靠,避免在装配的过程中发生松动而变形,从而保证叶轮安装的合格率,特别地在当需要对叶轮进行装配时,需要将叶轮(即涡轮叶片)置于位于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和涡轮盘排气边定位座之间,被固定,使得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凸台与涡轮盘排气边定位座配合将涡轮叶片固定,能够有效地将叶轮进行定位并固定,不仅能够使保险后的叶片满足尺寸3.4±0. 05mm的要求,而且能够有效避免保险其他叶片时顶松已保险合格的叶片,提高涡轮叶片装配的合格率,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维护成本,适合推广应用。本技术的涡轮叶片装配保险夹具,所述凸台为三个,且均布于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的内端面的边部,每个凸台上均设置有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凸台。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凸台为三个,且均布于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的内端面的边部,且在每个凸台上设置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凸台,由于进气边采用3点式支撑定位环,叶片排气边定位环只接触叶片凸台,对于圆周分布密集的锁片保险可操作性非常大的提高;进气边定位座3点式接触涡轮盘榫齿端面,完全不接触叶片榫头,同个涡轮盘上已保险合格的叶片不受其余叶片保险而松动。本技术的涡轮叶片装配保险夹具,所述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的内端面上设置有叶片进气边定位环,所述涡轮盘排气边定位座的内端面上设置有叶片排气边定位环,使用时,所述叶片进气边定位环与叶片排气边定位环相对,将涡轮叶片定位。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在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的内端面上设置叶片进气边定位环,在涡轮盘排气边定位座的内端面上设置叶片排气边定位环,两个定位环用于在使用的过程中相互配合,即叶片进气边定位环与叶片排气边定位环相对,从而将叶轮定位好,避免叶轮在装配的过程中,发生松动变形,能够有效地保护叶轮,从而能够使保险后的叶片满足尺寸3.4±0. 05mm的要求,且能够有效避免保险其他叶片时顶松已保险合格的叶片,提高涡轮叶片装配的合格率,从而能够降低成本,适合推广应用。本技术的涡轮叶片装配保险夹具,所述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凸台比叶片进气边定位环高出3. 4±0. 02mm。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凸台高出定位环3. 4±0. 02mm,来确保保险后叶片前缘凸台高出涡轮盘进气边端面尺寸3.4±0. 05mm,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保险其他叶片时顶松已保险合格的叶片,提高涡轮叶片装配的合格率,从而降低维护成本。本技术的涡轮叶片装配保险夹具,所述螺杆的两端均设有螺纹,且螺杆在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外配合有进气边锁紧螺母,螺杆在轮盘排气边定位座外配合有排气边锁紧螺母,所述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与轮盘排气边定位座之间的螺杆上套有垫圈。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整个保险装具通过螺杆进行固定,其中在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的一端,通过与螺杆配合的进气边锁紧螺母进行固定,而在轮盘排气边定位座的一端,通过与螺杆配合的排气边锁紧螺母进行固定,使得家具的两端均能够通过螺杆固定,涡轮被置于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与轮盘排气边定位座之间,且在螺杆上套有第二垫圈,能够将涡轮固定住,且定位好,避免其松动,而影响已保险合格的叶片的质量,进而提高涡轮叶片装配的合格率。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 本技术的涡轮叶片装配保险夹具,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满足发动机涡轮转子叶片装配使用;2、 本技术的涡轮叶片装配保险夹具,能够使保险后的叶片满足尺寸3.4±0. 05mm的要求,且能够有效避免保险其他叶片时顶松已保险合格的叶片,提高涡轮叶片装配的合格率。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I是本技术的涡轮叶片装配保险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需保险的叶轮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进气边锁紧螺母、2-第一垫圈、3-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4-叶片进气边定位环、5-叶片排气边定位环、6-涡轮盘排气边定位座、7-凸台、8-第二垫圈、9-螺杆、10-排气边锁紧螺母、11-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凸台、12-叶片前缘凸台、13-涡轮盘进气边端面、14-叶片后缘凸台、15-涡轮叶片、16-锁片、17-涡轮盘、18-涡轮盘排气边凸台、19_ 孔。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4所示,其为需要进行保险的叶轮结构;图I至图3为本技术的涡轮叶片 装配保险夹具的结构示意图,以上述四个附图为例,对该夹具以及其装夹方法进行讲述。本技术中,以图I为例,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3内端面为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3的右侧,外端面为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3的左侧,同样的原理,涡轮盘排气边定位座6的内端面为左侦牝涡轮盘排气边定位座6的外端面为右侧。本技术的涡轮叶片装配保险夹具,包括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3、涡轮盘排气边定位座6和螺杆9,在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3内端面的边部均布有三个凸台7,本例采用三个凸台7,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四个凸台7或者五个凸台7,至少为三个。在涡轮盘进气边采用3点式支撑定位环,叶片排气边定位环4只接触叶片凸台7,对于圆周分布密集的锁片保险可操作性非常大的提高。凸台7均布于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3的内端面的边部,每个凸台7上均设置有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凸台11,所述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3的内端面上设置有叶片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涡轮叶片装配保险夹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3)、涡轮盘排气边定位座(6)和螺杆(9),在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3)内端面的边部均布有至少三个凸台(7),螺杆(9)穿过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3)与涡轮盘排气边定位座(6)的中部并固定,涡轮叶片可位于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3)和涡轮盘排气边定位座(6)之间,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3 )和凸台(7 )与涡轮盘排气边定位座(6 )配合将涡轮叶片固定。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涡轮叶片装配保险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7)为三个每个凸台(7)上均设置有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凸台(11)。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涡轮叶片装配保险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盘进气边定位座(3)的内端面上设置有叶片进气边定位环(4),所述涡轮盘排气边定位座(6)的内端面上设置有叶片排气边定位环(5),使用时,所述叶片进气边定位环(4)与叶片排气边定位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雅楣王睿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亚美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