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装置及集装箱底横梁生产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47869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5:08
一种定位装置及集装箱底横梁生产线,于板材在压床机构上自动压型为集装箱底横梁的过程中,用于对板材的移动定位,所述压床机构具有用于传递板材的同步输送机构以及设于压床机构上且推动板材移动的反推机构,依同步输送机构输送方向为正向,定位装置设在压床机构上,包括受力正向转动且可反向复位、并当其反向复位后,反推机构可推动板材抵靠于其上的转动件。定位装置的转动件,受力可正向转动且可反向复位、并当其反向复位后,反推机构可推动板材抵靠转动件上,以此完成对板材和后续折弯一次后的板材进行低定位,这种定位装置结构简单,生产线使得集装箱底横梁或宽底横梁的自动化生产成为可能,实际使用效果突出且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中的港口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及集装箱底横梁生产线
技术介绍
集装箱底架通常包括两条沿集装箱长度方向延伸的底侧梁,集装箱底横梁是指固定在集装箱箱体两底测梁内侧且与该底侧梁相垂直的横梁,该底横梁通常用于支撑集装箱箱体的木地板。在底侧梁之间还固接有用于支撑的宽底横梁。集装箱的底横梁、宽底横梁目前的压型工序首先采用人工分两次折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保证底横梁、宽底横梁的基准边高度和成型总宽度,此种方式下,需要在压床前面采用定位基准折弯一边,该次折弯后保证基准高度和成型总宽度的总展开尺寸;再次 利用前一次折弯的边为基准折弯一次,以保证基准边高度和成型总宽度。此种加工方式下,底横梁、宽底横梁的定位需分别位于压床前后两侧,且均高出模具平面,不利于采用自动压型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及集装箱底横梁生产线,其可将板材自动压型生产成底横梁,且有效解决了板材在自动压型过程中的定位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定位装置,用于板材在压床机构上自动压型为集装箱底横梁的过程中,对所述板材的移动定位,所述压床机构具有用于传递所述板材的同步输送机构以及设于所述压床机构上且推动所述板材移动的反推机构,依所述同步输送机构输 送方向为正向,所述定位装置设在所述压床机构上,包括受力正向转动且可反向复位、并当其反向复位后由所述反推机构推动所述板材抵靠于其上的转动件。进一步地,于所述定位装置一侧设有控制同步输送机构和反推机构运作的控制单元,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检测所述转动件转动信息并反馈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地,所述转动件为朝正向转动并反向复位且抵压于所述板材的棘爪,所述棘爪活动设于所述压床机构上。具体地,所述感应器为当所述棘爪反向复位后、可使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同步输送机构停止、并使所述反推机构推动所述板材反向移动抵压于所述棘爪的传感器。具体地,所述棘爪通过T型槽设在所述压床机构上,所述棘爪与所述T型槽铰接固定。更具体地,所述棘爪为长条状的金属条,其前端具有抵压所述板材的斜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底横梁生产线,包括压床机构、输送板材的同步输送机构、反推机构以及装设在所述压床机构上的双折弯模具,所述集装箱底横梁生产线还包括上述所述的定位装置。具体地,所述反推机构包括第一反推机构和第二反推机构,所述第一反推机构安装于所述双折弯模具,所述第二反推机构安装于所述压床机构的工作台;所述第一反推机构、第二反推机构均为气缸连接推杆。具体地,所述双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装配在所述压床机构的滑块上,所述下模具装配在所述压床机构的工作台上,所述第一反推机构安装于所述下模具。进一步地,所述同步输送机构由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组合而成,所述第一气缸推动所述板材纵向移动;所述第二气缸连动设在所述压床机构工作台上的一驱动杆90°翻转,所述驱动杆上设有可拉动所述板材的钩爪。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定位装置及集装箱底横梁生产线,其通过所述定位装置的 转动件,受力可正向转动且可反向复位、并当其反向复位后,反推机构可推动所述板材抵靠转动件上,以此完成对板材和后续折弯一次后的板材进行低定位,与现有技术采用人工对板材分两次折弯以形成底横梁或宽底横梁相比,本技术所采用的新的定位装置结构简单,生产线可使得集装箱底横梁或宽底横梁的自动化生产成为可能,实际使用效果突出且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底横梁生产线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底横梁生产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I、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11,其用于一种板材(图未示)在压床机构12内自动压型为集装箱底横梁或宽底横梁(图未示)的移动定位,所述板材为平板状的金属钢板,其两侧需朝内折弯90°以形成集装箱所用的底横梁或宽底横梁,所述压床机构12具有用于传递所述板材的同步输送机构13以及设于所述压床机构12上且推动所述板材移动的反推机构14,依所述同步输送机构13输送方向为正向,所述定位装置11包括受力正向转动且可反向复位、并当其反向复位后,所述反推机构可推动所述板材抵靠于其上的转动件110。所述定位装置11设置在所述压床机构12的工作台上,用以定位、抵压所述板材和弯折一侧后的所述板材,此定位装置11结构简单,可有效解决所述板材和弯折一侧后的所述板材在自动化生产条件下的有效定位问题。请参见图I并配合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定位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压床机构12还具有控制同步输送机构13和反推机构14运作的控制单元(图未示),所述定位装置11还包括检测所述转动件110转动信息并反馈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感应器(图未示),所述感应器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感应器为一种传感器,其当所述转动件110反向复位后,可使得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同步输送机构停止,并使所述反推机构推动所述板材反向移动抵压于所述转动件110。请参见图I并配合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定位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转动件110为朝正向转动并可反向复位且抵压于所述板材的棘爪,所述棘爪活动设于所述压床机构11上。在所述压床机构11下端一侧,通过一 T型槽16结构以将所述棘爪设在所述压床机构11上,所述棘爪与所述T型槽16铰接固定。所述棘爪可分为第一组棘爪111和第二组棘爪112,其中每一组棘爪皆包含两个棘爪,所述第一组棘爪111设置在压床机构11的下模具的外侧面上,具体地通过T型槽16设在其外侧面上,所述第一棘爪111与所述T型槽16相互铰接固定。所述第一棘爪111可绕着铰接点上下摆动;其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单向向前反倒,在外力消失后可以自动返回。所述第二组棘爪112设在压床机构11下模具内侧面上,其结构、形状、尺寸皆与所述第一棘爪111相同,所述第二组棘爪112也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单向向前反倒,在外力消失后可以自动返回,其用以在所述板材第一次折弯时定位板材,所述第一组棘爪111用以在所述板材第二次折弯时定位板材(此时的板材已折弯一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组棘爪111、所述第二组棘爪112皆为长条状的金属钢 筋条,具备很强的刚度,金属钢筋条的前端设计成一个斜面113。所述斜面113使得所述第一组棘爪111、所述第二组棘爪112可以更好的定位、抵压所述板材。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底横梁生产线,此生产线主要通过压床机构12来实现,包括压床机构12、输送板材的同步输送机构13、反推机构14以及装置在所述压床机构12上的双折弯模具15,所述集装箱底横梁生产线还包括定位装置11,所述反推机构14推动所述板材于所述定位装置11上定位。通过所述定位装置11、所述双折弯模具15和所述压床机构12对板材先定位,折弯所述板材一侧,再定位,再折弯所述板材另一侧,最终以成型所述底横梁或宽底横梁;与现有技术采用人工方法对所述板材分两次折弯以形成底横梁或宽底横梁相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定位装置,用于板材在压床机构上自动压型为集装箱底横梁的过程中,对所述板材的移动定位,所述压床机构具有用于传递所述板材的同步输送机构以及设于所述压床机构上且推动所述板材移动的反推机构,依所述同步输送机构输送方向为正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设在所述压床机构上,包括受力正向转动且可反向复位、并当其反向复位后由所述反推机构推动所述板材抵靠于其上的转动件。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定位装置一侧设有控制同步输送机构和反推机构运作的控制单元,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检测所述转动件转动信息并反馈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为朝正向转动并反向复位且抵压于所述板材的棘爪,所述棘爪活动设于所述压床机构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为当所述棘爪反向复位后、可使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同步输送机构停止、并使所述反推机构推动所述板材反向移动抵压于所述棘爪的传感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通过T型槽设在所述压床机构上,所述棘爪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克辉李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南方中集东部物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