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31763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向盘装置,由以下部件构成,即:内柱(2);外柱(A),具有在内面侧形成有抱持面部(31)的左右一对外柱半体(3),并且构成有由两抱持面部(31)抱持上述内柱(2)的外周面的抱持内周面(A1);枢轴托架(4),在枢轴上部(43)的宽度方向两侧形成有垂下状侧部(4a);固定托架(1),在宽度方向两侧具有固定侧部(11);以及,夹紧件(6)。两外柱半体(3)的宽度方向两外侧面(3a)由上述枢轴托架(4)的上述两垂下状侧部(4a)夹持,上述固定托架(1)的两固定侧部(11)能够借助上述夹紧件(6)将上述两外柱半体(3)的宽度方向两外侧面(3a)夹紧及夹紧解除地连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方向盘装置,具备倾斜/伸缩调整机构,能够使倾斜/伸缩调整时的夹紧状态牢固,防止装置整体的晃荡。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特开2010 — 105662号公报)中,公开了在上侧车体安装托架3的左右的侧板32A、32B的内侧面321A、321B上,可伸缩移动及倾斜移动地夹持有借助铝合金或镁合金的压铸铸造法成形的左右一对压板(々7 >7°)部件8八、88,形成在该压板部件8八、8B的内侧的圆弧状内周面82A、82B抱持着外柱I的外周11[参照专利文献I的图(2)的、图3]。 在上述圆弧状内周面82A、82B上,在通过外柱I的中心轴线的水平线上,一体地形成有轴方向上长的矩形的卡合突起83A、83B。在外柱I的外周11上,与内周13贯通地形成有卡合凹部12A、12B,压板部件8A、8B的卡合突起83A、83B嵌入卡合凹部12A、12B中。用摩擦系数小的材料成形的圆筒状的套筒22嵌合在外柱I的内周13上,压板部件8A、8B的卡合突起83A、83B嵌入形成在套筒22的外周上的卡合凹部23A、23B中。上述内柱2在轴方向上可滑动地嵌合在套筒22的内周上。借助上述卡合突起83A、83B和上述卡合凹部12A、12B、23A、23B的卡合,使外柱I、套筒22对于压板部件8A、8B止转,并且,在进行外柱I对于内柱2的伸缩位置调整时,使外柱I、压板部件8A、8B、套筒22 —体地在轴方向上滑动。在压板部件8A、8B的下方,形成有轴方向上长的伸缩用长槽81A、81B,在形成在侧部32A、32B上的倾斜用长槽33A、33B和伸缩用长槽81A、81B中插通有夹紧杆34。在外柱I、套筒22的下表面,形成有各个狭缝14、24,压板部件8A、8B被夹紧时,外柱I、套筒22缩径,保持着内柱2。并且,在压板部件8B的圆弧状内周面82B的上方和下方,形成有圆柱状的卡合突起84A、84B、84C。使该圆柱状的卡合突起84A、84B、84C与形成在外柱I上的未图示的圆形的卡合凹部卡合,固定压板部件8B和外柱1,使外柱I止转[参照专利文献I的图(2)的⑵]。并且,在内柱2的外周25上形成有卡合凹部27A、27B,使形成在外柱I的内周13上的轴方向上长的矩形的卡合突起83A、83B的轴方向端部与该卡合凹部27A、27B的轴方向端部抵接,由此,作为伸缩调整时的止动件发挥功能[参照专利文献I的图(4)、图(5)]。内柱2的外周25在轴方向上可滑动地嵌合在外柱I的内周13上,压板部件8A、8B的卡合突起83A、83B嵌入在形成于内柱2的外周25上的卡合凹部27A、27B中。卡合凹部27A、27B的轴方向的长度LI设定为在压板部件8A、8B的卡合突起83A、83B的轴方向的长度L2上加上外柱I的伸缩调整距离量的长度。借助卡合突起83A、83B和卡合凹部12A、12B、27A、27B的卡合,使外柱I、内柱2对于压板部件8A、8B止转,并且,在进行外柱I对于内柱2的伸缩位置调整时,使外柱I和压板部件8A、8B —体地在轴方向上滑动。专利文献I :特开2010-105662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存在如下所述的问题点。在转动操作杆349时,以侧板32A、32B的间隔变窄、压板部件8A、8B的下方的间隔变窄而上方的间隔打开的方式旋转,由压板部件8A、SB进行的向外柱I的夹紧状态变得不均等,不能得到稳定的夹紧状态。因此,作为压板部件8A、8B的旋转停止,尝试了在压板部件8A、8B上形成卡合突起83A、83B,与外柱I的卡合凹部12A、12B卡合固定的方法,但在该方法中,尺寸管理困难,需要成本。并且,在尺寸产生标准离差的情况下,具有产生晃荡的担忧,留有问题点。而且,由于压板部件8A、8B各自左右分体地卡止固定在外柱I上,因此具有夹紧时的旋转或扭歪在左右的压板部件8A和压板部件SB上不同的担忧,与夹紧力的低下相关联。 并且,作为止转及防止扭歪,分别形成在压板部件8A、8B上的圆柱状的卡合突起84A、84B、84C和形成在外柱I上的未图示的圆形的卡合凹部卡合,但这样一来,构造复杂化,需要加工成本。并且,由于将外柱I和压板部件8A、8B作为分别的部件,因此零件个数增加。并且,由于使形成在压板部件8A、8B上的轴方向上长的矩形的卡合突起83A、83B卡合在形成于内柱2上的卡合凹部27A、27B中,而作为伸缩操作时的止动件,所以卡合凹部27A、27B的轴方向的长度需要成为在卡合突起83A、83B的轴方向的长度上加上伸缩调整距离量的长度,内柱2也变长,方向盘装置整体大型化。并且,卡合突起83A、83B、外柱I的卡合凹部12A、12B,和内柱2的卡合凹部27A、27B的尺寸管理困难,需要成本。在尺寸产生标准离差的情况下,产生压板部件8A、8B的旋转或晃荡,具有伸缩操作性恶化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方向盘装置,能够使倾斜/伸缩调整时的夹紧状态获得平衡、且牢固,防止装置整体的晃荡。因此,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反复进行了专心的研究,结果借助第I专利技术的方向盘装置解决上述课题,该方向盘装置由以下部件构成,即内柱;外柱,具有在内面侧形成有抱持面部的左右一对外柱半体,并且构成有由上述两抱持面部抱持上述内柱的外周面的抱持内周面;枢轴托架,在枢轴上部的宽度方向两侧形成有垂下状侧部;固定托架,在宽度方向两侧具有固定侧部;以及,夹紧件;上述两外柱半体的宽度方向两外侧面由上述枢轴托架的上述两垂下状侧部夹持,上述固定托架的两固定侧部能够借助上述夹紧件将上述两外柱半体的宽度方向两外侧面夹紧及夹紧解除地连结。借助第2专利技术的方向盘装置解决上述课题,在第I专利技术中,上述垂下状侧部由枢轴侧部和向该枢轴侧部的后方侧突出的后方延长侧部构成,上述两外柱半体的外侧面在与被抱持的上述内柱的直径中心对应的位置上、且沿着轴方向形成有上部抵接面,并且在该上部抵接面的下方形成有下部抵接面,上述两上部抵接面由上述枢轴托架的两后方延长侧部夹持固接,该两后方延长侧部由上述固定托架的两固定侧部夹持,并且上述两固定侧部与上述两下部抵接面经由上述夹紧件能够夹紧及夹紧解除地连结。借助第3专利技术的方向盘装置解决上述课题,在第I或2专利技术中,上述下部抵接面从上述上部抵接面经由台阶部向宽度方向外方突出而形成,该台阶部的宽度方向尺寸形成为上述枢轴托架的后方延长侧部的壁厚尺寸以下。借助第4专利技术的方向盘装置解决上述课题,在第1、2或3的任意一项专利技术的记载中,在上述外柱的抱持内周面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位,沿着轴方向形成有槽形状的凹部。借助第5专利技术的方向盘装置解决上述课题,在第1、2、3或4的任意一项专利技术的记载中,在上述外柱的上述上部抵接面和上述枢轴托架的后方延长侧部上插通固接有定位销,并且,在上述内柱上沿着轴方向形成有上述定位销插通的伸缩用长孔。借助第6专利技术的方向盘装置解决上述课题,在第1、2、3、4或5的任意一项专利技术的记载中,上述抱持面部形成为半圆形状,由两抱持面部构成圆周形状的抱持内周面。借助第7专利技术的方向盘装置解决上述课题,在第1、2、3、4或5的任意一项专利技术的记载中,上述抱持面部形成为多面形状,由两抱持面部构成多角形状的抱持内周面。借助第8专利技术的方向盘装置解决上述课题,在第1、2、3、4、5、6或7的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28 JP 2011-069252;2012.02.09 JP 2012-025871.一种方向盘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件构成,即内柱;外柱,具有在内面侧形成有抱持面部的左右一对外柱半体,并且构成有由上述两抱持面部抱持上述内柱的外周面的抱持内周面;枢轴托架,在枢轴上部的宽度方向两侧形成有垂下状侧部;固定托架,在宽度方向两侧具有固定侧部;以及,夹紧件;上述两外柱半体的宽度方向两外侧面由上述枢轴托架的上述两垂下状侧部夹持,上述固定托架的两固定侧部能够借助上述夹紧件将上述两外柱半体的宽度方向两外侧面夹紧及夹紧解除地连结。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向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垂下状侧部由枢轴侧部和向该枢轴侧部的后方侧突出的后方延长侧部构成,上述两外柱半体的外侧面在与被抱持的上述内柱的直径中心对应的位置上、且沿着轴方向形成有上部抵接面,并且在该上部抵接面的下方形成有下部抵接面,上述两上部抵接面由上述枢轴托架的两后方延长侧部夹持固接,该两后方延长侧部由上述固定托架的两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真庭高广横田典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