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底架线槽电缆预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2735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9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底架线槽电缆预组工装,由两个端部框架及一个中部框架组成的三段式框架结构,所述端部框架及中部框架之间按底架线槽实际安装尺寸及布线路径相互拼接为一体,底架线槽分段固定在所述端部框架和中部框架上,在所述端部框架及中部框架上设置有所述线槽的定位结构,在所述端部框架和所述中部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在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灵活,可满足多种不同车型的预组需要,操作简便,效率较高,同时可以改善施工环境,大幅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制造时所使用的工装,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底架线槽电缆预组工装,属于轨道车辆制造
技术背景 EMU车辆因其动力分散的系统结构特点,其编组的各个车辆单元上均安装有牵引功能模块,又因各个车辆上需有空调、厕所、水箱等多个功能模块,为降低车辆重心,节省车上空间,一般箱体式的模块均安装在车辆底部。如此一来,需要使用线槽结构来规整地布置连接到车下各模块单元的电缆。底架线槽及电缆的总重量较高,线缆种类繁多,走向复杂。为提高车辆生产效率,满足快速的生产节奏要求,必须采用预组的生产模式来完成底架线槽预组装和电缆布置。另外,完成布线后,需要对车底的电缆进行电气试验等,试验如果在车上做,又将影响其他的生产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施工,降低劳动强度的轨道车辆底架线槽电缆预组工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车辆底架线槽电缆预组工装,由两个端部框架及一个中部框架组成的三段式框架结构,所述端部框架及中部框架相互拼接为一体,底架线槽分段固定在所述端部框架和中部框架上,在所述端部框架及中部框架上设置有所述底架线槽的定位结构,在所述端部框架和所述中部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在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进一步,所述端部框架及所述中部框架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在所述端部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分隔电缆的隔板。进一步,设置在所述端部框架上的所述定位结构为多个定位孔。进一步,设置在所述中部框架上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中部框架横向的两个端部的纵向卡板。进一步,在所述中部框架上沿横向平行设置有多个支撑梁,用于承托电缆线架的多个线架支撑长条沿横向固定在所述支撑梁上。进一步,在所述线架支撑长条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线架的定位块。进一步,所述线架支撑长条安装于所述支撑梁上的开孔内。进一步,在所述端部框架两侧的外端部各设置有用于承托电缆的放线盒和/或桌子。进一步,所述端部框架底部的升降机构及所述中部框架底部的升降机构具有联动和单动两种工作模式。综上内容,本技术所提供的轨道车辆底架线槽电缆预组工装,整体结构灵活,通过简单改变即可满足多种不同车型的预组需要,操作简便,效率较高,完全可以保证电缆的走向及长度满足后期线槽车上安装的要求,另外,还可以在车下进行全部所需的电气试验,再将已安装好电缆的线槽整体移至车上,不但操作方便,不受车上作业空间的限制,而且不会与其它施工工序相互影响,给其它工序留出足够的作业空间,同时可以改善施工环境,大幅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升起后结构不意图;图3是图I的俯向视图。如图I至图3所示,端部框架1、2,中部框架3,连接螺栓4,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 6,万向轮7,放线盒8,桌子9,纵向卡板10,支撑梁11,线架支撑长条1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I和图2所示,一种轨道车辆底架线槽电缆预组工装,是由两个端部框架1、2及一个中部框架3组成的三段式框架结构,三段框架结构通过连接螺栓4固定连接成一体,在端部框架1、2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5,在中部框架2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6,在升降机构5、6的底部还设置有万向轮7。按照操作说明将中部线槽(图中未示出)按设计顺序放置至中部框架3上,之后再按照操作说明布置并捆扎线槽内的信号线等,完成后将端部线槽倒扣到端部框架1、2上,将布好的电缆捆扎到端部线槽内,最后通过万向轮7和升降机构5、6即可实现整体结构同步移动和升降。因为需要生产的各个车型的线槽结构并不完全相同,端部框架1、2较短并可以单独推动掉头,中部框架3较长不能掉头,但中部框架3的定位能够同量满足所有车型不同的方向需要,大幅提高了该工装的使用效率。其中,位于两侧的端部框架1、2根据底架线槽安装说明,安装的是倒扣型线槽,在端部框架1、2上按照电缆布置特点设置有多个隔板(图中未示出),电缆根据功能不同,分别安装在由隔板隔出的不同的空间内,电缆按照隔板布置完成后安装线槽。在端部框架1、2上设置有用于线槽定位的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为设置在端部框架1、2上的多个定位孔(图中未示出),也可以采用定位销,定位孔按线槽的安装说明精确设置在端部框架1、2的相关位置上,实现线槽的准确定位,也可降低操作难度。如图I所示,在端部框架1、2两侧的外端部各设置有用于承托线槽末端伸出电缆的放线盒8,在放线盒8的外侧还可以再设置一个用于放置电缆的桌子9,为了使用方便及节省空间,如图3所示,桌子9设计成带翻板的桌子9。如图3所示,中部段的底架线槽一般由4段小线槽组成,4段小线槽根据线槽安装说明安装在中部框架3。在中部框架3上设置有用于在横向和纵向上定位线槽的横向定位结构及纵向定位结构。中部段的底架线槽的两侧各有承托电力电缆的线架(图中未示出),数量较多且要求定位准确。为此,在中部框架3的两侧各设计有线架支撑长条12,线架支撑长条12上有用于定位线架的定位块,定位块焊接固定在线架支撑长条12上,线架只需放置到定位块内即可准确定位。如图3所示,在中部框架3上沿横向平行设置有多个支撑梁11,支撑梁11用于实现线槽的承托及线架支撑长条12的承托。在中部框架3上横向的两个端部各固定安装一个纵向卡板10,纵向卡板10用于线架支撑长条12的纵向定位,线架支撑长条12横向以支撑梁11上的孔定位。以实际安装时,在各小段线槽之间及线架支撑长条12之间还设置有小定位卡板,通过小定位卡板实现距离间隙的良好控制。如图I和图2所示,端部框架I和端部框架2的底部各安装有一个升降机构5,中部框架3的底部安装有两个升降机构6,升降机构5和升降机构6均采用液压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5和升降机构6的底部都安装有带有锁止机构的万向轮7,升降机构5和升降机构6具有联动和单动两种工作模式。 在使用前,首先确认车辆朝向,相应地调整两个端部框架1、2与中部框架3的结合顺序,使用连接螺栓4将三段结构连为整体。按照端部框架1、2与中部框架3上的定位结构放置各线槽并布置电缆。所有线槽装配及布线完成后可进行连接器组装,电缆校线和绝缘耐压试验等工作。预组完成后将整体结构推至车辆底部,启动升降机构5和升降机构6,此时,将所有升降机构5和升降机构6调为联动模式,将整个工装升起至安装高度,调整升降机构5和升降机构6为单动模式,以便进行各部分的单独调整。调整整个工装的位置使线槽移至安装位置后锁定工装的万向轮7。所有线槽安装完成后,降下升降机构5和升降机构6,即可移走整个工装,至此完成所有的安装过程。如上所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底架线槽电缆预组工装,其特征在于由两个端部框架及一个中部框架组成的三段式框架结构,所述端部框架及中部框架相互拼接为一体,底架线槽分段固定在所述端部框架和中部框架上,在所述端部框架及中部框架上设置有所述底架线槽的定位结构,在所述端部框架和所述中部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在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轨道车辆底架线槽电缆预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框架及所述中部框架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轨道车辆底架线槽电缆预组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部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分隔电缆的隔板。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轨道车辆底架线槽电缆预组工装,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端部框架上的所述定位结构为多个定位孔或定位销。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轨道车辆底架线槽电缆预组工装,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霞董春彦王敬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