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横梁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98782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4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后横梁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横梁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本体和支座,支座固定在支撑本体上端,所述支撑本体包括支撑立柱和辅助支架,其中所述辅助支架通过螺纹连接的上拉杆和下拉杆与所述支撑立柱连接。所述上拉杆与支撑立柱通过圆柱副连接,所述下拉杆与辅助支架通过圆柱副连接。所述支座的支座孔内装有偏心轴套。所述上拉杆和下拉杆之间用调整杆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上拉杆与调整杆的连接端开有锁紧槽,所述下拉杆与调整杆的连接端开有锁紧槽,所述锁紧槽通过螺栓连接件锁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消除负载在支撑装置上的受力不均现象,提高了支撑装置和车架受力的均衡性,有利于整车的布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后横梁安装
,具体涉及ー种后横梁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后横梁支撑装置基本为整体式支撑结构,其连接方式为后横梁支 撑装置的支座上端连接后横梁,下端与车架或者车架固结件连接。当后横梁上装载荷大,且支撑装置的下端安装面不在同一平面内时,采用整体式支撑装置,将导致载荷在支撑装置上的受カ不均,对支撑装置产生偏心载荷,不利于支撑装置和车架的受力,从而对整车设计布置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安装及使用过程中能根据安装面水平情况进行调节的一种后横梁支撑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后横梁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本体和支座,支座固定在支撑本体上端,所述支撑本体包括支撑立柱和辅助支架,其中所述辅助支架通过螺纹连接的上拉杆和下拉杆与所述支撑立柱连接。所述上拉杆与支撑立柱通过圆柱副连接,所述下拉杆与辅助支架通过圆柱副连接。所述支座的支座孔内装有偏心轴套。所述上拉杆和下拉杆之间用调整杆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上拉杆与调整杆的连接端开有锁紧槽,所述下拉杆与调整杆的连接端开有锁紧槽,所述锁紧槽通过螺栓连接件锁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消除负载在支撑装置上的受カ不均现象,提高了支撑装置和车架受力的均衡性,有利于整车的布置。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ー步具体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后横梁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后横梁支撑装置,如图I所示,包括支撑本体和支座5,支撑本体包括支撑立柱7和辅助支架1,固定在支撑立柱7上端面的支座5的支座孔内装有偏心轴套6,通过轴与后横梁连接,调节偏心轴套6可补偿后横梁的安装间隙,其中辅助支架通过上拉杆4、下拉杆2及调整杆3与支撑立柱7连接;上拉杆4与支撑立柱7通过圆柱副9连接,实现辅助支撑的旋转调节,下拉杆2与辅助支架I通过圆柱副9连接;上拉杆4和下拉杆2之间用调整杆3进行螺纹连接,可进ー步保证调节两安装面固定后的后横梁支撑装置不受安装应カ影响;上拉杆4与支撑立柱7通过圆柱副9连接,实现辅助支撑的旋转调节,下拉杆2与辅助支架I通过圆柱副9连接,实现辅助安装支架在不同平面内的安装,上拉杆4、下拉杆2与调整杆3的连接端开有锁紧槽8,保证调整杆3在调节过程中不受上、下拉杆径向力的影响,锁紧槽8通过螺栓连接件锁紧。后横梁支撑装置可根据安装及使用过程中的不同情况进行调节,从而能消除负载在支撑装置上的受カ不均现象,提高了支撑装置和车架受力的均衡性,有利于整车的布置。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參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横梁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本体和支座,支座固定在支撑本体上端,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本体包括支撑立柱和辅助支架,其中所述辅助支架通过螺纹连接的上拉杆和下拉杆与所述支撑立柱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后横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杆与支撑立柱通过圆柱副连接,所述下拉杆与辅助支架通过圆柱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军黄金平冯炜胡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