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用火花塞。
技术介绍
燃油发动机等内燃机的点火中使用的火花塞具有棒状的中心电极;绝缘件,具有大致筒状的外观形状,内插有中心电极并对其进行支撑;主体配件,具有大致筒状的外观形状,内插有绝缘件并对其进行支撑;接地电极,安装在主体配件的前端面,在与中心电极之间形成火花放电间隙。在将主体配件组装到绝缘件时,进行铆接处理。铆接处理是将组装了中心电极的绝缘体插入到主体配件的贯通孔后进行的处理,是通过将主体配件的后端侧的部位(和安 装了接地电极的端面相反的面一侧)铆接到内表面一侧(绝缘体一侧)将主体配件固定到绝缘体的处理(专利文献I)。通过该铆接处理,在主体配件中,除了铆接的后端侧的部位(以下称为“铆接部”)外,在和铆接部不同的位置上产生变形的部位(以下称为“变形部”)。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2-1845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铆接处理后,主体配件中的残留应力集中到上述变形部,因此当变形部腐蚀时,由于残留应力,可能发生应力腐蚀裂纹并断裂。尤其是在变形部中,主体配件的内周部分易发生腐蚀,从该部分可能产生裂纹。主体配件的内周部分的腐蚀在由主体配件的内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2.16 JP 2011-0309431.一种火花塞,具有 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棒状的中心电极; 绝缘件,形成为大致筒状,具有沿着上述轴线方向延伸的贯通孔,在上述贯通孔的前端一侧具有上述中心电极,并且具有随着靠近前端一侧直径缩小的支撑部; 主体配件,形成为大致筒状,内插有上述绝缘件,在上述支撑部从后端一侧卡止到形成在主体配件的内周上的阶梯部的状态下,保持上述绝缘件;以及 环状的填料,紧密接触地存在于上述支撑部和上述阶梯部之间, 通过铆接上述主体配件的后端部并形成铆接部,组装上述绝缘件和上述主体配件, 该火花塞的特征在于, 具有一个以上的替化防腐蚀部,该替化防腐蚀部在形成在上述填料、上述铆接部、上述绝缘件的外周、上述主体配件的内周之间的空间中,与上述主体配件接触配置,包括标准电极电位低于上述主体配件的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火花塞,其中, 上述填料的面对上述空间的部分作为替化防腐蚀部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I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花塞,其中, 上述主体配件具有向外周方向伸出的变形部, 上述替化防腐蚀部中,至少一个替化防腐蚀部和上述变形部相比,配置在上述轴线方向前端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花塞,其中, 具有多个上述替化防腐蚀部,至少一个替化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彰,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