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8380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5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火花塞,包括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所述中心电极外包有绝缘体,所述中心电极的首尾两端均从绝缘体穿出,所述绝缘体的固定外套有连接部,所述接地电极与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端部形成锥台结构的中心电极点火部,且中心电极点火部的锥度为1:5,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端部固定设置有将中心电极点火部围绕的筒状结构的护套,所述接地电极对应于中心电极点火部设置有接地电极点火部,所述接地电极点火部为锥台结构且接地电极点火部的与中心电极点火部同轴设置,接地电极点火部与中心电极点火部之间具有点火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升火花塞的性能;并且能够有效防止中心电极和侧电极的点火点出现积污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花塞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火花塞。
技术介绍
火花塞是一种为汽油机汽缸的点火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把高压导线送来的脉冲高压放电击穿中心电极与对地电极之间的空气,产生电火花以点燃汽缸内的混合气体,火花塞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整体性能。火花塞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使中心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产生强火花,由火花使燃烧粒子活性化,产生化学反应,发生热效应,并最终形成火焰核,并且火焰核有中心向周边,但是火花塞的中心电极必须保持一定的点火间隙才能产生电火花,而且火焰核产生于点火间隙之间,而且火焰核越大,使得混合气体能够在短时间内点燃,但是点火间隙不能太宽,否则不能使中心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的空气进行放电击穿,由于电极由金属制成,在点火瞬间会吸收热量,产生“消炎效应(电极吸热使火焰消除的效应)”而导致熄火,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性能;而且现有的火花塞的中心电极与接地电极常常出现积碳、积油等污染物质,而且这些物质严重影响火花塞的点火性能。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的火花塞,能够使中心电极与接地电极保持合适的点火间隙的同时,并能够在点火瞬间产生的火焰核能够顺利的向周边扩大,能够有效避免由于电极吸热而产生的消炎作用,提升火花塞的性能;并且能够有效防止中心电极和侧电极的点火点出现积污现象,进一步提升火花塞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花塞,能够使中心电极与接地电极保持合适的点火间隙的同时,并能够在点火瞬间产生的火焰核能够顺利的向周边扩大,能够有效避免由于电极吸热而产生的消炎作用,提升火花塞的性能;并且能够有效防止中心电极和侧电极的点火点出现积污现象,进一步提升火花塞的性能。本技术的火花塞,包括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所述中心电极外包有绝缘体,所述中心电极的首尾两端均从绝缘体穿出,所述绝缘体的固定外套有连接部,所述接地电极与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端部形成锥台结构的中心电极点火部,且中心电极点火部的锥度为1:5,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端部固定设置有将中心电极点火部围绕的筒状结构的护套,所述接地电极对应于中心电极点火部设置有接地电极点火部,所述接地电极点火部为锥台结构且接地电极点火部的与中心电极点火部同轴设置,接地电极点火部与中心电极点火部之间具有点火间隙。进一步,所述护套的轴向高度小于所述中心电极点火部的高度。进一步,所述接地电极点火部的顶端端面为球面结构且点火部的顶端端面与锥面平滑过渡。进一步,所述接地电极点火部的顶端球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接地电极点火部顶端端部的直径。进一步,所述绝缘体的前端端部设置有用于保护中心电极前端端部的保护部。进一步,所述保护部为绝缘体的前端端部外侧壁沿径向向外凸起形成翼缘,且该翼缘向绝缘体的尾端弯折并与绝缘体前端外侧壁配合形成的环形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火花塞,能够使中心电极与接地电极保持合适的点火间隙的同时,并能够在点火瞬间产生的火焰核能够顺利的向周边扩大,能够有效避免由于电极吸热而产生的消炎作用,提升火花塞的性能;并且能够有效防止中心电极和侧电极的点火点出现积污现象,进一步提升火花塞的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包括中心电极I和接地电极6,所述中心电极I外包有绝缘体2,所述中心电极I的首尾两端均从绝缘体2穿出,所述绝缘体2的固定外套有连接部3,便于对火花塞进行固定连接,并且绝缘体2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连接部3的轴向长度,所述接地电极6与连接部3固定连接,所述中心电极I的前端端部形成锥台结构的中心电极点火部8,且中心电极点火部8的锥度为1:5,这个比例的锥度,使得中心电极点火部的点火点更加集中,保证火花塞在瞬间能够产生足够的集中高压而击穿点火间隙产生火花,所述中心电极I的前端端部固定设置有将中心电极点火部8围绕的筒状结构的护套9,所述接地电极6对应于中心电极点火部8设置有接地电极点火部7,所述接地电极点火部7为锥台结构且接地电极点火部7的与中心电极点火部8同轴设置,接地电极点火部7与中心电极点火部8之间具有点火间隙,通过上述结构,一方面,通过锥形结构的中心电极点火部和接地电极点火部,一方面保证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具有适当的点火间隙,保证点火性能,而且能够在点火瞬间使火焰核能够顺利扩张,有效降低电极的吸热量,使混合气体在短时间点燃,从而保证发动机的性能,并有效的降低发动机的耗油量,通过中心电极的护套,能够有效防止中心电极点火部的积碳和极油(即积污),从而保证中心电极的洁净度,保证火花塞的点火性能,进而保证发动机的性能及降低油耗量,试验证明,通过上述结构的火花塞,能够使发动机的耗油量降低2%以上,而且发动机的性能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所述护套9的轴向高度小于所述中心电极点火部8的高度,并且护套9的高度远远小于中心电极点火部8的高度,通过这种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污垢(包括油、碳以及活塞等部件产生的金属微粒等)沉积在中心电极点火部,大大减小了中心电极点火部的积污量,从而提升火花塞的性能。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电极点火部7的顶端端面为球面结构且接地电极点火部7的顶端端面与锥面平滑过渡,通过这种结构,一方面可以保证接地电机与中心电极之间具有合适点火间隙,而且接地电极点火部的端面的中心点向边缘延伸方向与中心电极点火部的前端端面的距离逐渐增大,因而又使中心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使火花核增大,从而火花塞的性能得到有效提高,而且球面结构可以防止油污沉积在接地电极点火部的点火端面,保证点火性能。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电极点火部7的顶端球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接地电极点火部7顶端端部的直径,通过这种结构,使得接地电极点火部的端面由中心点到边缘与中心电极点火部端面的距离缓慢增大,使得接地电机点火部与中心电极点火部具有足够的放电面积,又能够使油污、碳污不会沉积在接地电极点火部端面(及时有沉积,也是极少量),因而保证火花塞的性能。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体2的前端端部设置有用于保护中心电极I前端端部的保护部,所述保护部为绝缘体2的前端端部外侧壁沿径向向外凸起形成翼缘5,且该翼缘5向绝缘体2的尾端弯折并与绝缘体2前端外侧壁配合形成的环形槽4,由于火花塞一般都是首端朝向活塞的方向设置,即首端向下或者斜向下设置,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有效避免油污、碳污顺沿绝缘体滑向中心电极点火部而造成沉积,与护套一起对中心电极点火部进行有效保护,大大增强了火花塞的点火性能。上述中的首端尾端是指中心电极与点火线圈连接的一端为尾端,另一端为首端,也就是点火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花塞,包括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所述中心电极外包有绝缘体,所述中心电极的首尾两端均从绝缘体穿出,所述绝缘体的固定外套有连接部,所述接地电极与连接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端部形成锥台结构的中心电极点火部,且中心电极点火部的锥度为1:5,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端部固定设置有将中心电极点火部围绕的筒状结构的护套,所述接地电极对应于中心电极点火部设置有接地电极点火部,所述接地电极点火部为锥台结构且接地电极点火部的与中心电极点火部同轴设置,接地电极点火部与中心电极点火部之间具有点火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花塞,包括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所述中心电极外包有绝缘体,所述中心电极的首尾两端均从绝缘体穿出,所述绝缘体的固定外套有连接部,所述接地电极与连接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端部形成锥台结构的中心电极点火部,且中心电极点火部的锥度为1:5,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端部固定设置有将中心电极点火部围绕的筒状结构的护套,所述接地电极对应于中心电极点火部设置有接地电极点火部,所述接地电极点火部为锥台结构且接地电极点火部的与中心电极点火部同轴设置,接地电极点火部与中心电极点火部之间具有点火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凯宝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