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液压尾座进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77721 阅读:5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0 0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车床液压尾座进给器,在车床的尾座上通过连接丝杠与手轮连接,在连接丝杠和手轮之间连接设有连接轴,连接轴插入到油缸总成中,手轮与连接轴固定连接并固定在油缸总成上,油缸总成与手动控制阀总成连接,手动控制阀总成与泵站连接。所述连接轴包括小连接轴和大连接轴,小连接轴通过键与连接丝杠固定连接,大连接轴通过圆柱销与小连接轴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实现车床尾座套筒的自动进给,通过调整进给速度以满足不同口径的钻削需要,因此减少了钻中心孔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应用范围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液压控制
,具体的涉及ー种车床液压尾座进给器,用于实现车床尾座套筒的自动进给。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不论是数控车床还是普通车床的尾座通常都具有两个功能一个是装夹エ件,另ー个是钻削中心孔。目前,市场上的车床尾座,都是采用手动摇尾座手柄,手柄带动丝杠,实现尾座套筒的轴向移动,从而实现钻削的轴向进给。在轴类零件中,有大量的轴中间有孔需加工,这类エ件生产量大的时候,使用手动进给的工作方式,无疑给操作者带来非常大的劳动强度,減少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由于需要反复间歇性进给,且手摇进给速度也不可能很均匀,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都较差,达不到较高的质量要求,同时对刀具的磨损也比较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床液压尾座进给器,实现车床尾座套筒的自动进给,减少了钻中心孔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应用范围广泛。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车床液压尾座进给器,车床的尾座通过连接丝杠与手轮连接,在连接丝杠和手轮之间连接设有连接轴,连接轴插入到油缸总成中,手轮与连接轴固定连接并固定在油缸总成上,油缸总成与手动控制阀总成连接,手动控制阀总成与泵站连接。所述连接轴包括小连接轴和大连接轴,小连接轴通过键与连接丝杠固定连接,大连接轴通过圆柱销与小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的手动控制阀总成包括具有进油孔、回油孔和油道的主阀体,主阀体内设有通过改变油道而改变流体流动方向的主阀杆,主阀体内有连接油缸前腔油道和连接油缸后腔油道,连接油缸前腔油道和连接油缸后腔油道分别与主阀杆方向垂直,在与进油孔垂直的方向上设有快速/微动切换阀杆,快速/微动切换阀杆伸进进油孔内,在连接油缸后腔油道内设有微调阀杆,微调阀杆与主阀杆方向垂直,且连接油缸后腔油道通过油道和主阀杆与进油孔相通。所述的微调阀杆的前端顶ー微调阀杆滚珠,微调阀杆与主阀体螺纹连接;快速/微动切换阀杆的前端顶一切换阀杆滚珠,快速/微动切换阀杆与主阀体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由于在车床尾座上増加了手动控制阀、油缸总成以及泵站,因此可通过调整进给速度以满足不同口径的钻削需要,这种结构的安装,不需要破坏车床的原有任何部件,即保存了使用摇动手轮,实现尾座套筒的轴向移动,又可实现尾座套筒的液压自动轴向移动;系统中配备的手动控制阀块,整合了液压系统手动阀换向、线性调速功能,并设置有快速、微动切换阀杆,可实现控制速度在一定范围内的线性调速,同时又有快进、快退的功能,非常好的适合了使用车床钻削エ件中心孔的需要。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创造中手动控制阀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向前运动状态时微调阀杆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向前运动状态时快速/微动切换阀杆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向前运动状态时回油孔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向后运动状态时微调阀杆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向后运动状态时快速/微动切换阀杆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向后运动状态时回油孔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车床液压尾座进给器,车床的尾座I通过连接丝杠2与手轮6连接,在连接丝杠2和手轮6之间连接设有连接轴,连接轴插入到油缸总成5中,手轮6与连接轴固定连接并固定在油缸总成5上,油缸总成5与手动控制阀总成8连接,手动控制阀总成8与泵站7连接。 所述连接轴包括小连接轴3和大连接轴4,小连接轴3通过键9与连接丝杠2固定连接,大连接轴4通过圆柱销10与小连接轴3固定连接。车床的尾座I和连接丝杠2是原车床上的部件。小连接轴3插入到连接丝杠2中,端面使用螺丝11锁紧,连接丝杠2和小连接轴3键槽的位置对齐后将键9插入到键槽内;然后将大连接轴4摘入到小连接杆3的端面孔中,对齐定位孔后摘入圆柱销10。接着将大连接轴4插入到油缸总成5中,使用螺丝13把油缸总成5前端盖与尾座端面的丝孔连接;紧接着再将手轮6插入到大连接轴4尾部的轴中,通过使用键12把手轮6和大连接轴4固定,端面使用螺丝紧固,最后进给器就与车床尾座行程一体。另外,手动控制阀块总成8通过使用螺丝14固定在油缸总成5前端盖上,油管连接到动カ单元及油缸后端,整个系统安装完成。如图2所示,所述的手动控制阀总成8包括具有进油孔25、回油孔22和油道21的主阀体18,主阀体18内设有通过改变油道而改变流体流动方向的主阀杆17,主阀体18内有连接油缸前腔油道24和连接油缸后腔油道23,连接油缸前腔油道24和连接油缸后腔油道23分别与主阀杆17方向垂直,在与进油孔25垂直的方向上设有快速/微动切换阀杆15,快速/微动切换阀杆15伸进进油孔25内,在连接油缸后腔油道23内设有微调阀杆19,微调阀杆19与主阀杆17方向垂直,且连接油缸后腔油道23通过油道和主阀杆17与进油孔25相通。所述的微调阀杆19的前端顶ー微调阀杆滚珠20,微调阀杆19与主阀体18螺纹连接;快速/微动切换阀杆15的前端顶一切换阀杆滚珠16,快速/微动切换阀杆15与主阀体18螺纹连接。主阀体18上的进油孔25和回油孔22分别与液压泵站7的进油和回油连接,连接油缸前腔油道24和连接油缸后腔油道23与油缸总成5连接。主阀体18的换向功能是通过调整主阀杆17的位置,改变油道21的连接,从而改变了执行部件向前或者向后的移动方向改变。主阀体18的线性调速功能,主要是通过改变油道21的流量,从而改变执行部件的移动速度;微调阀杆19前端顶ー微调阀杆滚珠20,微调阀杆19与主阀体18螺纹连接,转动微调阀杆19,使微调阀杆19实现轴向移动,这样,其前端的微调阀杆滚珠20在液压的作用下也随之轴向移动,改变微调阀杆滚珠20与油道端ロ的间隙大小,从而改变了液压油的流量,快速/微动切换阀杆15的工作原理同微调阀杆19。如图3所示,当主阀杆17逆时针旋转45°时,进油孔25与连接油缸后腔油道23导通,导通后可使后端所连接的执行部件做相应的动作,动作的速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快速移动,另ー种是微动移动。继续如图3所示,主阀杆17调整到向前工作状态,进油孔25与连接油缸后腔油道23相通,但油道流量受控于微调阀杆19和快速/微动切换阀杆15。如图3所示,当快速/微动切换阀杆15为打开状态时,液压油以非常大的流量直接进入到连接油缸后腔油道23进入到油缸后腔,使后端所连接的执行部件以非常快的速度移动;当快速/微动切换阀杆15为关闭状态时,通过切换阀杆滚珠16关闭进油道,使液压油只能通过 微调阀杆19的油道流入后端执行部件的油腔。如图4所示,微调阀杆19通过螺纹顶住前端的微调阀杆滚珠20,从而调整微调阀杆滚珠20与油道ロ的间隙,当间隙大时,流量大,执行部件的动作速度快,当间隙小时或者没有间隙时,使执行部件的移动速度变慢或者停止不动,从而实现了后端执行部件的移动的线性调速。如图5所示,当主阀杆17处于向前工作状态,连接油缸前腔油道24通过主阀杆17上的油道回流向回油孔22,使执行部件的另ー个油腔的油流回油箱,从而使执行部件持续向ー个方向做运动。如图6和图7所示,当主阀杆17向顺时针转动45°时,执行部件可向相反方向移动,此时主阀杆17处于向后工作状态,快速/微动切换阀杆15和微调阀杆19都不起任何作用,也就是说油不会经过这两个阀杆。这时进油孔25通过主阀杆17上的油道直接与连接油缸前腔油道24相连,往油缸前腔注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床液压尾座进给器,车床的尾座(I)通过连接丝杠(2)与手轮(6)连接,其特征在于在连接丝杠(2)和手轮(6)之间连接设有连接轴,连接轴插入到油缸总成(5)中,手轮(6)与连接轴固定连接并固定在油缸总成(5)上,油缸总成(5)与手动控制阀总成(8)连接,手动控制阀总成(8)与泵站(7)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床液压尾座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包括小连接轴(3 )和大连接轴(4 ),小连接轴(3 )通过键(9 )与连接丝杠(2 )固定连接,大连接轴(4 )通过圆柱销(10)与小连接轴(3)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车床液压尾座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动控制阀总成(8)包括具有进油孔、回油孔和油道(21)的主阀体(18),主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亿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