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合挤压制粒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55685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3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啮合挤压制粒成型装置,它包括壳体、齿轮、引料板和刮板。所述壳体内腔设置一对相啮合的齿轮,齿轮由外配动力传动,壳体前面板上对应齿轮内壁留有窗口。所述引料板沿壳体长度方向从两侧顶边一顺向下斜置,两片对称固定连接的引料板分别位于两只齿轮之上,两片引料板在齿轮啮合部之上留有喂料口。所述齿轮为直齿轮,在相邻两只齿根部之间设有径向模孔贯穿轮毂壁。所述刮板斜向固定连接在壳体后面板内壁上,静止的刮板以刀口一面接触转动的齿轮底部内孔壁,构成对径向模孔出料切断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齿轮啮合挤压结构简单,受力合理,挤压有力,耗用功率小,成型快捷,质量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粒成型装置,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啮合挤压制粒成型装置。该装置用于碎秸杆料制粒成型,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实现农村废弃生物质资源利用的产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新兴产业,现已得到快速发展。制粒是实现农村废弃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一项重要工序,现有技术的生物质制粒成型装置通常采用出料环模与内置的辊轮配套结构,碎生物质料经辊压从环模外壁模腔产出成型。该结构属于直接辊压成型,所产出的颗粒密度大,成型准确、均匀,能够达到预期的制粒质量。但是,现有技术中辊轮为悬臂结构,受力有限制,被动喂料,制粒效率差,耗能多,噪声高,制粒成本大,这些不利因素对秸杆资源化利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传动可靠,重力喂料,挤压成型,制粒效率高、质量好的啮合挤压制粒成型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啮合挤压制粒成型装置,它包括壳体、齿轮、引料板和刮板。所述壳体为矩形箱体,壳体内腔设置一对相啮合的齿轮,齿轮两端面与壳体前后面板间隙配合,齿轮由外配动力传动,壳体前面板上对应齿轮内壁留有窗口。所述引料板沿壳体长度方向从两侧顶边一顺向下斜置,两片对称固定连接的引料板分别位于两只齿轮之上,两片引料板在齿轮啮合部之上留有喂料口。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齿轮为0400mm IOOOmm的直齿轮,其模数为IOmm 50mm,在相邻两只齿根部之间设有径向模孔贯 穿轮毂壁。所述刮板斜向固定连接在壳体后面板内壁上,静止的刮板以刀口一面接触转动的齿轮底部内孔壁,构成对径向模孔出料切断机构。上述结构中,所述刮板为犁形,弯曲的板面从内向外跨过壳体前面板上窗口,便于引出切断成型的颗粒。颗粒的截面形状由径向模孔形状确定,圆形径向模孔形状是常规形状,圆孔直径为06. Omm C>32mm。径向模孔形状也可制成多边形,其截面积28mm2 800mm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一对齿轮啮合挤压结构简单,受力合理,挤压有力,耗用功率少; 2、齿轮啮合时,循序减小相啮合齿部的内容积,直接构成循序挤压,压实可靠,成形快捷; 3、静止的刮板刀口与匀速旋转的齿轮内壁接触配合构成相对运动,定量切断从径向模孔中挤出的成型料,成型质量一致性好。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I 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示意齿轮啮合挤压成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实施例I 图I所示的啮合挤压制粒成型装置,它包括壳体I、齿轮2、引料板3和刮板4。所述壳体I为矩形箱体,壳体I内腔设置ー对相啮合的齿轮2,齿轮2两端面与壳体I前面板间隙配合,齿轮2由外配动カ传动。壳体I前面板上对应齿轮2内壁留有窗ロ。所述引料板3沿壳体I长度方向从两侧顶边ー顺向下斜置,两片对称固定连接的引料板3分别位于齿轮 2之上,两片引料板3在齿轮2啮合部之上留有喂料ロ,从上注入的生物质碎料经喂料ロ落下至齿轮2的啮合部。如图2所示齿轮2旋转实现循序减小相啮合齿部的内容积,直接构成循序挤压。本实施例所用齿轮2为Φ400mm的直齿轮,其模数为12mm,在相邻两只齿根部之 间设有如图2所示的径向模孔2. I贯穿轮毂壁,被挤压的生物质碎料从径向模孔2. I中挤出。所述刮板4斜向固定连接在壳体I后面板内壁上,静止的犁形刮板4以刀ロー面接触转动的齿轮2底部内孔壁,直接构成对径向模孔2. I出料切断机构。刮板4弯曲板面从内向外跨过壳体I前面板上窗ロ,便于引出切断成型的颗粒。颗粒横截面形状由径向模孔2. I形状决定,本实施例径向模孔2. I横截面形状是圆形,其直径为10mm,所制颗粒为Φ IOmm粗,长15_的圆柱形。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所用齿轮2为Φ950πιπι直齿轮,其模数为50mm,位于相邻两只齿根部之间的径向模孔2. I横截面为六边形,横截面面积760mm2,所制颗粒为六角形短棒料。本实施例同实施例I结构相同,仅制粒规格不同而已,实际应用技术效果基本相似。权利要求1.一种啮合挤压制粒成型装置,它包括壳体(I)、齿轮(2)、引料板(3)和刮板(4);所述壳体(I)为矩形箱体,壳体(I)内腔设置一对相啮合的齿轮(2),齿轮(2)两端面与壳体(I)前后面板间隙配合,齿轮(2)由外配动力传动,壳体(I)前面板上对应齿轮(2)内壁留有窗口 ;所述引料板(3)沿壳体(I)长度方向从两侧顶边一顺向下斜置,两片对称固定连接的引料板(3)分别位于两只齿轮(2)之上,两片引料板(3)在齿轮(2)啮合部之上留有喂料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2)为①400mm IOOOmm的直齿轮,其模数为IOmm 50mm,在相邻两只齿根部之间设有径向模孔(2. I)贯穿轮毂壁;所述刮板(4)斜向固定连接在壳体(I)后面板内壁上,静止的刮板(4)以刀口一面接触转动的齿轮(2)底部内孔壁,构成对径向模孔(2. I)出料切断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啮合挤压制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4)为犁形,弯曲的板面从内向外跨过壳体(I)前面板窗口。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啮合挤压制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模孔(2.I)的横截面为圆形,其直径为0 6. Omm C>32mm。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啮合挤压制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模孔(2.I)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其截面积为28mm2 800mm2。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啮合挤压制粒成型装置,它包括壳体、齿轮、引料板和刮板。所述壳体内腔设置一对相啮合的齿轮,齿轮由外配动力传动,壳体前面板上对应齿轮内壁留有窗口。所述引料板沿壳体长度方向从两侧顶边一顺向下斜置,两片对称固定连接的引料板分别位于两只齿轮之上,两片引料板在齿轮啮合部之上留有喂料口。所述齿轮为直齿轮,在相邻两只齿根部之间设有径向模孔贯穿轮毂壁。所述刮板斜向固定连接在壳体后面板内壁上,静止的刮板以刀口一面接触转动的齿轮底部内孔壁,构成对径向模孔出料切断机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齿轮啮合挤压结构简单,受力合理,挤压有力,耗用功率小,成型快捷,质量稳定。文档编号B01J2/20GK102658059SQ20121014786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专利技术者季兴, 蒋士明, 蒋昌义, 车轩 申请人:江苏爱能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轩蒋士明蒋昌义季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爱能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