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亮远专利>正文

螺旋顶式液压支腿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26400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顶式液压支腿油缸,包括支腿油缸,在该支腿油缸的活塞杆内部设有螺旋套筒定位装置,所述螺旋套筒定位装置包括缸体、旋杆、螺旋筒、键、活塞杆组合、导向套、球头轴、支座和双向液压马达,所述旋杆的上端与双向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该双向液压马达带动旋杆转动,旋杆的中下端通过键与螺旋筒连接,该旋杆带动螺旋筒转动,所述螺旋筒与活塞杆组合螺纹连接,该螺旋筒转动可在活塞杆组合内上下移动,该活塞杆组合通过球头轴与支座连接,所述双向液压马达进油口处安装有压力继电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工作平台长时间保持特定的水平度,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解决了因液压系统的泄漏而造成水平度超差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液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支腿油缸装置。
技术介绍
液压工作平台的主要作用是为安装在液压工作平台上的仪器设备提供一个所需的工作环境,特别是对工作平台水平度的要求比较高。在非工作时工作平台处于收起状态,在工作前要必须要展开工作平台将其调平,而目前的调平工作是采用液压传动技木,而液压泄漏问题一直是影响仪器设备性能的问题。目前液压工作平台一般是安装4个液压平台支腿油缸,用干支撑和调平功能,由于平台工作载荷很大,并要求长时间保持特定的水平度,在液压回路中出现泄漏是最常见的问题,而泄漏问题又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阀的表面几何精度不够,阀的同心度不够;鋳造的零件有砂眼、气孔、裂缝;密封老化或损坏;相对运动表面严重磨损;油管接头松动;油缸漏油因密封件选型结构不合理,沟槽加工尺寸、加工精度及安装不合理造成漏油,或密封圈长期使用产生疲劳变形或老化等。目前设备上减小泄漏采用的方法是在每一个支腿油缸附近增设ー个双向液压锁(如图I所示),将每个支腿油缸的正反两腔的油液封死,加大限度地减少泄漏造成的影响,从而保证工作平台长时间保持特定水平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时常还是会出现因泄漏影响平台的性能的现象,主要是由于长时间工作液压油会含杂质,往往会使双向液压锁阀芯密封不严,会产生正反两腔的油液封闭不严,在载荷的作用下使油缸下沉;再者油缸密封元件的老化、磨损、变形等原因,同样会产生内外泄漏,影响平台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支腿油缸长时间定位的问题。为解决这ー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ー种螺旋顶式液压支腿油缸,包括支腿油缸,在该支腿油缸的活塞杆内部设有螺旋套筒定位装置,所述螺旋套筒定位装置包括缸体、旋杆、螺旋筒、键、活塞杆组合、导向套、球头轴、支座和双向液压马达,所述旋杆的上端与双向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该双向液压马达带动旋杆转动,旋杆的中下端通过键与螺旋筒连接,该旋杆带动螺旋筒转动,所述螺旋筒与活塞杆组合螺纹连接,该螺旋筒转动可在活塞杆组合内上下移动,该活塞杆组合通过球头轴与支座连接。所述双向液压马达进油ロ处安装有压カ继电器。有益效果液压系统的泄漏只能减少但要完全杜绝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技术通过增设螺旋套筒定位装置,可实现工作平台长时间保持特定的水平度,本技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方便易行,不随时间而变化,解决了因液压系统的泄漏而造成水平度超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双向液压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缸体、2旋杆、3螺旋套筒、4键、5活塞杆组合、6导向套、7球头轴、8支座、9双向液压马达。具体实施方式液压系统的泄漏只能减少但要完全杜绝几乎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来考虑。要想工作平台长时间保持特定的水平度,只要液压平台支腿油缸长时间定位即可。本技术就是在此思路上改进支腿油缸的结构来实现支腿油缸长时间定位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I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在原来支腿油缸的基础上,在活塞杆内部增设螺旋套筒定位装置,来实现支腿油缸长时间定位的问题。所述螺旋套筒定位装置包括缸体I、旋杆2、螺旋筒3、键4、活塞杆组合5、导向套6、球头轴7、支座8和双向液压马达9。所述旋杆2的上端与双向液压马达9的输出轴连接,该双向液压马达9带动旋杆2转动,旋杆2的中下端通过键4与螺旋筒3连接,该旋杆2带动螺旋筒3转动。所述螺旋筒3与活塞杆组合5螺纹连接,该螺旋筒3转动可在活塞杆组合5内上下移动。所述活塞杆组合5通过球头轴7与支座8连接,以适应不同的地面状況。所述双向液压马达9进油ロ处安装有压カ继电器,敏感液压马达进油ロ压力,也就是检测螺旋筒3是否到位,控制液压马达油路的电磁阀通断,使液压马达及时停止,既实现自动化控制,又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本技术的工作构原理当油缸正腔供油,反腔回油,使活塞杆伸出,平台调平好后,启动双向液压马达9顺时针旋动旋杆2,通过键4带动螺旋筒3在活塞杆组合5筒内转动,通过螺纹传动,使螺旋筒3向上移动,顶在上缸头上,到位后压カ会上升,双向液压马达9进油ロ处的压力继电器动作,控制马达停止转动,此时不管液压油路怎么泄漏,由螺旋筒3顶住负载,使支腿不会下降,这样就确保了工作平台长时间保持特定的水平度的要求。要想回收支腿油缸,首先必须启动双向液压马达9逆时针旋动旋杆2,使螺旋筒3向下移动回到原位,双向液压马达9进油ロ压カ继电器动作,控制马达停止转动,然后才能反向供油,使支腿油缸缩回。本技术可通过其他的不脱离必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技术范围内或等同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技术包围。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顶式液压支腿油缸,包括支腿油缸,其特征在于在该支腿油缸的活塞杆内部设有螺旋套筒定位装置,所,述螺旋套筒定位装置包括缸体(I)、旋杆(2)、螺旋筒(3)、键(4)、活塞杆组合(5)、导向套(6)、球头轴(7)、支座(8)和双向液压马达(9),所述旋杆(2)的上端与双向液压马达(9)的输出轴连接,该双向液压马达(9)带动旋杆(2)转动,旋杆(2)的中下端通过键(4)与螺旋筒(3)连接,该旋杆(2)带动螺旋筒(3)转动,所述螺旋筒(3)与活塞杆组合(5)螺纹连接,该螺旋筒(3)转动可在活塞杆组合(5)内上下移动,该活塞杆组合(5 )通过球头轴(7 )与支座(8 )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螺旋顶式液压支腿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液压马达(9)进油口处安装有压力继电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顶式液压支腿油缸,包括支腿油缸,在该支腿油缸的活塞杆内部设有螺旋套筒定位装置,所述螺旋套筒定位装置包括缸体、旋杆、螺旋筒、键、活塞杆组合、导向套、球头轴、支座和双向液压马达,所述旋杆的上端与双向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该双向液压马达带动旋杆转动,旋杆的中下端通过键与螺旋筒连接,该旋杆带动螺旋筒转动,所述螺旋筒与活塞杆组合螺纹连接,该螺旋筒转动可在活塞杆组合内上下移动,该活塞杆组合通过球头轴与支座连接,所述双向液压马达进油口处安装有压力继电器。本技术可实现工作平台长时间保持特定的水平度,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解决了因液压系统的泄漏而造成水平度超差的问题。文档编号F15B15/14GK202402391SQ20122001985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7日专利技术者姜小存, 孔令剑, 沈亮远, 王小康 申请人:沈亮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亮远孔令剑姜小存王小康
申请(专利权)人:沈亮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