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悬臂式T梁现浇翼缘板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10911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悬臂式T梁现浇翼缘板模型,属于建筑施工工艺装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体悬臂式T梁现浇翼缘板模型,包括模型吊架,所述模型吊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使模型吊架可在T梁上移动,所述模型吊架上活动连接有用于现浇施工的翼缘板底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带来的效益是:无庞大的机械机构,结构形式简单且桥面空间占用小,能够实现机动灵活的施工。(*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建筑施工エ艺装备
,特别是一种用于桥梁的T梁现浇翼缘板的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我国交通建设中,需要大量地使用T梁,特别是在鉄路行业,多采用多片T梁平行布置组合成为一孔简支梁的结构形式,为满足T梁在梁场集中预制的施工エ艺,T梁的边梁需要単独在架设以后进行翼缘板的现浇施工。但桥梁往往位于较高的处,下部悬空,从下部搭设支架来施工翼缘板的方法不现实,且效率和经济效益都非常差,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ー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分体悬臂式T梁现浇翼缘板模型,采用该模型可以取代了搭设支架施工翼缘板的施工技木,实现在桥面对翼缘板进行施工的可能性,从而保证工程的エ期,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适合推广应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分体悬臂式T梁现浇翼缘板模型,包括模型吊架,所述模型吊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使模型吊架可在T梁上移动,所述模型吊架上活动连接有用于现浇施工的翼缘板底模板。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模型吊架用于支撑起整个模型的零部件,在模型吊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使模型吊架可在T梁上移动,便于施工人员的操作,从而使得操作极为简便,模型吊架上活动连接有用于现浇施工的翼缘板底模板,使得需要进行现浇施工时,可以将翼缘板底模板用于支撑起整个现浇翼板,从而进行施工,其结构简单稳定,操作简便。本技术的分体悬臂式T梁现浇翼缘板模型,无庞大的机械机构,结构形式简单且桥面空间占用小,能够实现机动灵活的施工,无论模型处于何种工作状态,其始終只占用了整孔桥梁的一片T梁和湿接缝的位置,若桥梁两边同时施工,中间两片T梁的桥面处于空闲状态,宽度足以通过ー辆载重货车,若桥梁两边单独施工,则占用的桥面空间更小,不妨碍桥面的运输通道,便于交叉作业,使得现浇翼缘板的施工非常灵活。本技术的分体悬臂式T梁现浇翼缘板模型,所述模型吊架具有悬臂,且整个模型吊架呈“九”字形结构,使重心处于行走机构处,所述翼缘板底模板活动连接于悬臂上。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在模型吊架上具有悬臂,使得整个模型吊架呈“九”字形结构,且在不进行现浇施工的过程中,整个模型吊架的中心位于行走机构两排轮子之间,保证整个其稳定可靠,确保施工安全,且模型转场能够依靠自身的重量平衡悬臂部分带来的弯矩。本技术的分体悬臂式T梁现浇翼缘板模型,所述行走机构由四个轮子组成,轮子的走行方向固定,且始终位于顺桥向的方向,每个轮子上均设置有防溜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行走机构由四个轮子组成,轮子的走行方向固定,且始终位于顺桥向的方向,使得该模板在使用时,不会向T梁边缘移动,且在模型转场时,依靠自身即可平衡,两个工人可以轻松地推动至下ー个工作面,操作极为简便,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每个轮子上均设置有防溜装置,能有效地避免其自定的滑动,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本技术的分体悬臂式T梁现浇翼缘板模型,所述翼缘板底模板上设置有拦扣板,所述翼缘板底模板采用分体式结构,可实现翼缘板底模板与拦扣板的分离。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缘板底模板上设置有拦扣板,并通过螺栓用以与拦扣板相连接,拦扣板与底模的结合面开长孔,在翼缘板施工时,底模板与拦扣板的连接方式可以对拦扣板的位置进行微调,从而保证T梁边缘现浇施工的精确度,保证施工的质量,本技术的分体悬臂式T梁现浇翼缘板模型,无庞大的机械机构,结构形式简单且桥面空间占用小,能够实现机动灵活的施工,可以实现对T梁翼缘板的悬臂浇筑,且在模型转场吋,依靠自身即可平衡,两个工人可以轻松地推动至下ー个工作面,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技术的分体悬臂式T梁现浇翼缘板模型,所述模型吊架被拉杆固定于T梁上,所述翼缘板底模板通过连接于模型吊架上的螺旋撑杆所固定。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施工翼缘板时,模型吊架的稳固与固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通过拉杆将模型吊架固定于T梁上,防止其错动,且能够保证其稳固,另ー组螺旋撑杆将翼缘板底模板拉起贴紧T梁下缘,拦扣板依靠螺栓与翼缘板底模板连接,缘板底模板通过连接于模型吊架上的螺旋撑杆所固定,从而现浇施工,保证在现浇施工过程中的稳定可靠,且能够保证其现烧施工的机动灵活,从而提高施工进度。本技术的分体悬臂式T梁现浇翼缘板模型,所述拉杆连接于T梁一侧的湿接缝,将模型吊架固定于T梁上。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一方面使得整个模型吊架能够稳靠地固定在T梁上,保证使用和施工的安全,且无论模型吊架处于何种工作状态,其始終只占用了整孔桥梁的一片T梁和湿接缝的位置,若桥梁的两边同时施工,中间两片T梁的桥面处于空闲状态,宽度足以通过ー辆载重货车,若桥梁两边单独施工,则占用的桥面空间更小,不妨碍桥面的运输通道,便于交叉作业,使得现浇翼缘板的施工非常灵活。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的分体悬臂式T梁现浇翼缘板模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2、本技术的分体悬臂式T梁现浇翼缘板模型,可以取代搭设支架施工翼缘板的施工技木,实现在桥面对翼缘板进行施工的可能性,从而保证工程的エ期,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适合推广应用;3、本技术的分体悬臂式T梁现浇翼缘板模型,可以实现对T梁翼缘板的悬臂浇筑,且在模型转场吋,依靠自身即可平衡,两个工人可以轻松地推动至下ー个工作面,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模型在转场时的工作状态图;图2是本技术的模型在浇筑混凝土时的工作状态图;图3至图5是技术的模型的安装过程示意图。图中标记I-模型吊架、2-行走机构、3-拦扣板模型、4-翼缘板底模板、5-现浇翼板、6-螺旋撑杆、7-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如图I至图5所示所示,本技术的分体悬臂式T梁现浇翼缘板模型,包括模型吊架I,所述模型吊架I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2,使模型吊架I可在T梁上移动,所述模型吊架I上活动连接有用于现浇施工的翼缘板底模板4。所述行走机构2由四个轮子组成,轮子的走行方向固定,且始终位于顺桥向的方向,每个轮子上均设置有防溜装置,所述模型吊架I具有悬臂,且整个模型吊架I呈“九”字形结构,其结构特点为直角连接处设置斜撑加固,使重心处于行走机构2的四个轮子之间,所述翼缘板底模板4活动连接于悬臂上,所述翼缘板底模板4上设置有拦扣板,所述翼缘板底模板4采用分体式结构,可实现翼缘板底模板4与拦扣板的分离。所述拉杆7连接于T梁ー侧的湿接缝,将模型吊架I固定于T梁上,所述翼缘板底模板4通过连接于模型吊架I上的螺旋撑杆6所固定。施工翼缘板吋,由螺旋撑杆6将整个吊架固定,防止错动,另ー组拉杆7将底模拉起贴紧T梁下缘,拦扣板依靠螺栓与底模连接。本技术的分体悬臂式T梁现浇翼缘板模型,无论模型处于何种工作状态,其始終只占用了整孔桥梁的一片T梁和湿接缝的位置,若桥梁两边同时施工,中间两片T梁的桥面处于空闲状态,宽度足以通过ー辆载重货车,若桥梁两边单独施工,则占用的桥面空间更小,不妨碍桥面的运输通道,便于交叉作业,使得现浇翼缘板的施工非常灵活。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分体悬臂式T梁现浇翼缘板模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模型吊架(1),所述模型吊架(I)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2),使模型吊架(I)可在T梁上移动,所述模型吊架(I)上活动连接有用于现浇施工的翼缘板底模板(4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分体悬臂式T梁现浇翼缘板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吊架(I)具有悬臂,且整个模型吊架(I)呈“九”字形结构,使重心处于行走机构两排轮子之间,所述翼缘板底模板(4)活动连接于悬臂上。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分体悬臂式T梁现浇翼缘板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2)由四个轮子组成,轮子的走行方向固定,且始终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勇梁新华李松林国辉肖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