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扭梁轴连接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04596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3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后扭梁轴连接支架,提供了一种方便加工的汽车后扭梁轴连接支架,包括第一支架体、第二支架体,第一支架体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横板和第一竖板,第一横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第一竖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通孔;第二支架体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一横板的上表面,第二支架体包括第二竖板,第二竖板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通孔,第三连接通孔与第二连接通孔位置相对应,第二竖板的两侧均设置连接有第一折板。

Automobile rear torsion beam shaft connecting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tive equipment, especially an automobile rear torsion beam bracket, provides a convenient processing of automobile rear axle bracket,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bracket body, second bracket, the first bracket body comprises a first transverse plate are vertical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first vertical plate, the first transverse plate is equipp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hole, the first vertical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connecting hole; second bracket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rst horizontal plate by welding, the second bracket body comprises second vertical plates, second vertical plates are arranged on the third connecting holes, third connecting hole and second connecting through holes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both sides of the second vertical plates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备
,尤其是一种汽车后扭梁轴连接支架。
技术介绍
后扭梁结构是汽车上广泛使用的支撑零件,其作用主要是实现左右后车轮、减震系统与车身间的连接,并传递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力和力矩。后扭梁结构起主要作用是后扭梁轴,后扭梁轴套装在橡胶衬套内部,后扭梁轴通过后扭梁轴连接支架与车身连接,后扭梁轴连接支架与车身安装点通过螺栓固定,再通过一根长杆螺栓与后扭梁轴橡胶衬套连接。目前,后扭梁轴连接支架作为一个中间连接零件,它的外形受限于较小的安装空间和需要承受较大受力,现在的加工方式是整体直接通过冲压加工成型,加工复杂,操作不方便,冲压模具复杂、要求高,提高了其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加工的汽车后扭梁轴连接支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汽车后扭梁轴连接支架,包括第一支架体、第二支架体,第一支架体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横板和第一竖板,第一横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第一竖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通孔;第二支架体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一横板的上表面,第二支架体包括第二竖板,第二竖板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通孔,第三连接通孔与第二连接通孔位置相对应,第二竖板的两侧均设置连接有第一折板。进一步的是,第一横板与第一竖板相连接处为圆弧。进一步的是,第一横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销。进一步的是,还包括第一加强件,第一加强件形状与第一支架体形状相对应,且第一加强件与第一支架体相贴合连接,第一加强件上设置有第四连接通孔,第四连接通孔与第二连接通孔位置相对应。进一步的是,还包括第二加强件,第二加强件包括第三竖板、第二折板,第三竖板的两侧均设置连接有第二折板,第二加强件与第一横板、第一折板相连接,且第三竖板与第一折板相贴合在一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汽车后扭梁轴连接支架由第一支架体、第二支架体通过焊接而成,第一支架体、第二支架体均单独冲压加工而成,每个部件结构相对简单,对模具要求低,加工工序不复杂且成品的质量、合格率高;在第二竖板的两侧均设置连接有第一折板,提高了第二支架体的强度和第二支架体与第一支架体焊接连接的范围,从而提高第二支架体与第一支架体的连接强度;通过在第一横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销,方便汽车后扭梁轴连接支架与车身装配连接;在主要受力支撑位置设置有第一加强件或者第二加强件,提高了汽车后扭梁轴连接支架的强度,提高其使用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第一支架体1、第一横板11、第一连接通孔111、第一竖板12、第二支架体2、第二竖板21、第三连接通孔211、第一折板22、第一加强件3、第四连接通孔31、第二加强件4、第三竖板41、第二折板4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汽车后扭梁轴连接支架,包括第一支架体1、第二支架体2,第一支架体1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横板11和第一竖板12,第一横板11与第一竖板12相连接处为圆弧过渡,第一横板1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111,第一竖板1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通孔;第二支架体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一横板11的上表面,第二支架体2包括第二竖板21,第二竖板21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通孔211,第三连接通孔211与第二连接通孔位置相对应,第一连接通孔111、第二连接通孔、第三连接通孔211优选为螺孔,第二竖板21的两侧均设置连接有第一折板22。第一支架体1、第二支架体2均单独冲压加工而成,每个部件结构相对简单,对模具要求低,加工工序不复杂且成品的质量、合格率高;在第二竖板21的两侧均设置连接有第一折板22,提高了第二支架体2的强度和第二支架体2与第一支架体1焊接连接的范围,从而提高第二支架体2与第一支架体1的连接强度。第一支架体1、第二支架体2可选择一样的材料也可旋转不一样的材料,根据汽车的车型而定。汽车装配时,通过螺钉穿过第一连接通孔111,将汽车后扭梁轴连接支架与汽车车身固定连接,为了方便装配连接,在第一横板11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销,然后再通过连接螺杆穿过第二连接通孔与第三连接通孔211,使汽车后扭梁轴连接支架与橡胶衬套相连接,也即是与后扭梁轴相连接。由于第一竖板12与第二竖板21起主要支撑后扭梁轴,承受的压力较大,所以,本技术还设置了第一加强件3,第一加强件3形状与第一支架体1形状相对应,且第一加强件3与第一支架体1相贴合连接,这样设置连接范围广,连接强度高,第一加强件3与第一支架体1相连接的方式可才有焊接或者螺钉连接,第一加强件3上设置有第四连接通孔31,第四连接通孔31与第二连接通孔位置相对应。第四连接通孔31用于与后扭梁轴连接时使用。同意,还设置第二加强件4,第二加强件4包括第三竖板41、第二折板42,第三竖板41的两侧均设置连接有第二折板42,第二加强件4与第一横板11、第一折板22相连接,且第三竖板41与第一折板22相贴合在一起。第二加强件4与第一横板11、第一折板22相连接的方式可才有焊接或者螺钉连接,第二加强件4防止了第二支架体2在竖直方向上变形,提高了汽车后扭梁轴连接支架的强度,提高其使用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后扭梁轴连接支架

【技术保护点】
汽车后扭梁轴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体(1)、第二支架体(2),第一支架体(1)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横板(11)和第一竖板(12),第一横板(1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111),第一竖板(1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通孔;第二支架体(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一横板(11)的上表面,第二支架体(2)包括第二竖板(21),第二竖板(21)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通孔(211),第三连接通孔(211)与第二连接通孔位置相对应,第二竖板(21)的两侧均设置连接有第一折板(22)。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后扭梁轴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体(1)、第二支架体(2),第一支架体(1)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横板(11)和第一竖板(12),第一横板(1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111),第一竖板(1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通孔;第二支架体(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一横板(11)的上表面,第二支架体(2)包括第二竖板(21),第二竖板(21)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通孔(211),第三连接通孔(211)与第二连接通孔位置相对应,第二竖板(21)的两侧均设置连接有第一折板(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扭梁轴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横板(11)与第一竖板(12)相连接处为圆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扭梁轴连接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小彬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