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副车架悬置套管防呆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2490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38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副车架悬置套管防呆装配结构,其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包括第一套管本体和第一限位环板;第二套管包括第二套管本体和第二限位环板;第一套管本体位于下横梁上的安装通孔内,第二套管本体位于左纵梁和右纵梁上的安装通孔内;第一限位环板和第二限位环板的下端面与车架本体上表面相抵接;第一套管上设有第一防呆孔,第二套管上设有第二防呆孔;第一防呆孔和第二防呆孔中的一个防呆孔的孔径较小且孔深较深;还包括第一防呆孔内的第一定位销以及第二防呆孔内的第二定位销;第一定位销与第一防呆孔相适配,第二定位销与第二防呆孔相适配,保证悬置套管正确装配,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造,特别涉及一种前副车架悬置套管防呆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1、汽车副车架是支承前后车桥、悬挂的支架,车桥和悬挂通过其与车身相连接,具有阻隔震动和噪声、提高车辆的舒适性的作用。副车架一般包括前副车架和后车架。大部分汽车采用前置驱动,前置驱动汽车的发动机安装在前副车架上,因此,前副车架上设有发动机安装结构。

2、某型号汽车的前副车架如附图3所示,其包括车架本体1和焊接在车架本体1上的多个悬置套管,多个悬置套管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车架本体1包括平行布置的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还包括将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连接在一起的前横梁13和后横梁14,前横梁13和后横梁14间隔布置。其中,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的上表面相对后横梁14的上表面高2mm。左纵梁11、右纵梁12和后横梁14上均设有安装通孔,多个安装通孔同向设置。悬置套管包括同轴布置的套管本体,套管本体用于将套管定位安装在车架本体1的安装通孔中,套管本体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径向外凸的限位环板,限位环板的一个端面与套管本体端面平齐,悬置套管靠近限位环板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安装发动机悬置支架的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副车架悬置套管防呆装配结构,包括第一套管(2)和第二套管(3);所述第一套管(2)包括第一套管本体(21),所述第一套管本体(21)上端设有第一限位环板(22);所述第二套管(3)包括第二套管本体(31),所述第二套管本体(31)上端设有第二限位环板(32),所述第二限位环板(3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限位环板(22)的厚度;所述第一套管本体(21)位于后横梁(14)上的安装通孔内,所述第二套管本体(31)位于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上的安装通孔内;所述第一限位环板(22)和所述第二限位环板(32)的下端面与车架本体(1)上表面相抵接;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副车架悬置套管防呆装配结构,包括第一套管(2)和第二套管(3);所述第一套管(2)包括第一套管本体(21),所述第一套管本体(21)上端设有第一限位环板(22);所述第二套管(3)包括第二套管本体(31),所述第二套管本体(31)上端设有第二限位环板(32),所述第二限位环板(3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限位环板(22)的厚度;所述第一套管本体(21)位于后横梁(14)上的安装通孔内,所述第二套管本体(31)位于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上的安装通孔内;所述第一限位环板(22)和所述第二限位环板(32)的下端面与车架本体(1)上表面相抵接;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悬置套管防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呆孔(23)的孔深大于所述第二防呆孔(33)的孔深,所述第一防呆孔(23)孔径小于所述第二防呆孔(33)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悬置套管防呆装配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洋兰磊李健王晓东敬颐明龚直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