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大豆疫霉的LAMP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03572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4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涉及用于检测大豆疫霉的LAMP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的引物组合物由序列为SEQ?ID?No.1所示的正向内引物FIP、序列为SEQ?ID?No.2所示的反向内引物BIP、序列为SEQ?ID?No.3所示的正向外引物F3、序列为SEQ?ID?No.4所示的反向外引物B3、序列为SEQ?ID?No.5所示的反向环引物LB组成。所述的LAMP引物组合物可在检测或鉴定大豆疫霉中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LAMP引物组合物用于检测大豆疫霉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扩增快速、高效,且鉴定简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涉及用于检测大豆疫霉的LAMP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Gerdemann侵染大豆引起的疫霉根腐病是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也是我国对外公布的一类检疫对象。大豆疫霉根腐病最早于1948年在美国印第安那州被发现[3],此后,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等二十多个大豆生产国家相继报道了该病害的发生[2’6]。苏彦纯[1°]等于1993年首次报道了我国的黑龙江大豆主产区发生大豆疫霉根腐病,此后在我国北方的大豆主产区陆续发现大豆疫霉的危害。目前每年给全球大豆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亿美元M。为了阻止大豆疫霉传播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大豆疫霉根腐病得到控制,需要对其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 传统的检测大豆疫霉的方法是进行大豆叶碟诱捕和平板培养或者将二者相结合[ia°]。传统方法在大豆疫霉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费时费力而且要求操作者具备专业的疫霉分离、形态学鉴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随着核酸相关的鉴定方法的发展,基于PCR的方法已经成功用于检测大豆疫霉[7],虽然PCR法在特异性和敏感性上有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检测大豆疫霉的LAMP引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序列为SEQID No. I所示的正向内引物FIP、序列为SEQ ID No. 2所示的反向内引物BIP、序列为SEQ ID No. 3所示的正向外引物F3、序列为SEQ ID No. 4所示的反向外引物B3、序列为SEQ ID No. 5所示的反向环引物LB组成。2.权利要求I所述的LAMP引物组合物在制备检测大豆疫霉的检测试剂中的应用。3.—种检测大豆疫霉的LAMP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I所述的LAMP引物组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大豆疫霉的LAMP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剂盒包含由1.6“] 正向内引物?1 、1.64]\1反向内引物81 、0.24]\1正向外引物?3、0.24]\1反向外引物 Β3、0. 2μΜ 反向环引物 LB、1.4mM dNTPs、20mM pH 8· 8 的 Tris-HCl、IOmM KCl,10mM(NH4)2S04、6mM MgS04、0. 1% Triton X_100、8U Bst DNA polymer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源超戴婷婷董莎萌郑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