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盘管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97814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2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公开了一种双盘管反应釜,其中,所述反应釜的侧壁设有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所述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均具有入口和出口,其中,所述第一盘管的缠绕圈数比第二盘管的缠绕圈数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的盘管的数量,降低能耗,并可以方便控制升温或降温速度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盘管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 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而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操作条件等不尽相同,反应釜的设计结构及参数不同,即反应釜的结构样式不同。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行业,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结晶釜等。一般设有盘管的反应釜,其安装的盘管的数量是一定的,且不方便更换,因此在釜内反应物数量较少时也需盘管全部启动进行加热或者降温,相对能耗较大,且在需要缓慢升温或降温时也不方便进行调节,容易出现升温或降温过快的现象。因此,如何能控制反应釜根据需要选择使用的盘管的数量,降低能耗,并可以方便控制升温或降温的速度,即为本专利技术的创作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的盘管的数量,降低能耗,并可以方便控制升温或降温速度的一种双盘管反应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双盘管反应釜,其中,所述反应釜的侧壁11设有第一盘管2和第二盘管3,所述第一盘管2和第二盘管3均具有入口21、31和出口 22、32,其中,所述第一盘管2的缠绕圈数比第二盘管3的缠绕圈数大。所述第一盘管2和第二盘管3交替缠绕在所述反应釜侧壁上。所述第一盘管2缠绕的侧壁位于第二盘管3缠绕侧壁的下方。所述第一盘管2和/或第二盘管3连接压力计41、42。所述第一盘管2缠绕偶数圈,所述第二盘管3缠绕奇数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盘管2缠绕的圈数8圈,所述第二盘管3缠绕的圈数位7圈。所述反应釜的内部设有搅拌头12,所述反应釜的顶盖13设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并驱动所述搅拌头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盘管反应釜,由于盘管分为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且分别设有入口和出口,可以根据需要向第一盘管和或第二盘管中通入蒸汽等制热剂、自来水和冷冻盐水等制冷剂对反应釜进行升温或降温。当反应釜内反应物较少,或者反应釜需要缓慢升温或降温时,可以选择仅开启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其中之一,以降低能耗,同时还能达到预期的升温或降温目的。当反应釜内反应物较多时,可同时开启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以适应反应需要。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对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分别通入制冷或制热剂达到特殊的制冷或制热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通转换阀的连接结构示意 11.反应釜侧壁,12.搅拌头,13.反应釜顶盖,14.电机,2.第一盘管,21.入口,22.出口,3.第二盘管,31.入口,32.出口,41-42.压力计。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I : 如图I所示的一种双盘管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侧壁11设有第一盘管2和第二盘管3,所述第一盘管2和第二盘管3均具有入口 21、31和出口 22、32,其中,所述第一盘管2的缠绕圈数比第二盘管3的缠绕圈数大。如此,可以根据需要向第一盘管和或第二盘管中通入蒸汽等制热剂、自来水和冷冻盐水等制冷剂对反应釜进行升温或降温。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盘管2缠绕的侧壁位于第二盘管3缠绕侧壁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盘管2缠绕偶数圈,所述第二盘管3缠绕奇数圈,例如本实施例中所示的,所述第一盘管2缠绕的圈数8圈,所述第二盘管3缠绕的圈数位7圈。第一盘管2缠绕圈数大于第二盘管3的缠绕圈数,且第一盘管2位于第二盘管3的下方,可以充分提高盘管2的利用率,在反应物数量处于中等水平时仍然仅开启第一盘管2就可达到预计的升温或降温效果,避免了需开启第二盘管3而导致的浪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盘管2和/或第二盘管3连接压力计41、42,可以实时监测盘管内的流体压力情况,并可根据盘管内的压力变化判断盘管内是否有堵塞或者泄露情况,方便及时维修并确保设备良好运行情况。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釜的内部设有搅拌头12,所述反应釜的顶盖13设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并驱动所述搅拌头12。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一种双盘管反应釜,其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双盘管的缠绕方式为,第一盘管2和第二盘管3交替缠绕在所述反应釜侧壁上。以上本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盘管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的侧壁(11)设有第一盘管(2)和第二盘管(3),所述第一盘管(2)和第二盘管(3)均具有入口(21、31)和出口(22、32),其中,所述第一盘管(2)的缠绕圈数比第二盘管(3)的缠绕圈数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盘管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管(2)和第二盘管(3)交替缠绕在所述反应釜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管(2)缠绕的侧壁位于第二盘管(3)缠绕侧壁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盘管反应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祥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金翔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