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限位器和车门限位器的主臂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73141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1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的车门限位器主臂的制造方法,汽车包括车身和车门,车门通过车门旋转轴与车身铰接并相对于车身旋转,车门限位器包括主臂(1)和滑动盒(2),该滑动盒固定于车门上并能够沿主臂滑动,主臂的一端通过限位器旋转轴铰接在车身并旋转,另一端具有防止滑动盒滑出主臂的限位块,该制造方法首先确定主臂的中心线,再根据中心线制造主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利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主臂和车门限位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车门旋转时车门限位器的运动特性,求出车门限位器主臂的中心线上多个点的坐标,该方法简单可靠,便于用计算机来实现,而且可以通过调整参数而控制主臂的设计精度,因此只需略加改动就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精度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门限位器主臂的制造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车门限位器主臂的中心线制造主臂的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利用上述方法制造的车门限位器的主臂和车门限位器。
技术介绍
在现代汽车设计中,车门限位器有两个功能,一是限制车门开门角度,二是方便用户,即当汽车驻车在一定坡度上的时候,若车门达到设计开门角度,则车门既不自闭也不自开。车门通过车门旋转轴与车身铰接,并绕车门旋转轴相对于车身旋转。车门限位器包括主臂和滑动盒,主臂的一端通过旋转轴铰接在车身,从而使主臂绕旋转轴旋转,而滑动盒固定在车门上,并沿主臂滑动。车门开关的运动过程中,滑动盒内滑块与主臂摩擦产生阻力,从而实现限位器限位功能。因此,限位器的运动是复合运动,主臂绕限位器旋转轴做旋转运动,滑动盒随车门绕车门旋转轴旋转,同时还沿着主臂滑动。目前,车门限位器主臂的传统设计方法通常采用几何作图的方法,例如渐开线近似作图法,但是这些几何作图方法操作困难繁琐,每一步都需要在电脑上操作很长时间,经常由于人为因素出现失误,而且这种方法的设计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的车门限位器主臂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通过车门限位器主臂的中心线制造主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的车门限位器主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汽车包括车身和车门,所述车门通过车门旋转轴与车身铰接并能够绕车门旋转轴相对于所述车身旋转,所述车门限位器包括主臂和滑动盒,该滑动盒固定于所述车门上并能够沿所述主臂滑动,所述主臂的一端通过限位器旋转轴铰接在所述车身,另一端具有防止所述滑动盒滑出所述主臂的限位块,所述主臂能够绕所述限位器旋转轴旋转,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主臂的旋转平面设为平面C,将所述平面C上的限位器旋转轴设为M(XM, Ym, Zm),将所述车门旋转轴与平面C的交点设为N(Xn,Yn, Zn),在所述主臂的中心线上取P点,该P点为所述滑动盒(2)的中心点,在过所述P点的所述主臂的中心线的切线上取Q点,所述P点和Q点位于平面C上,设所述P点和Q点的初始位置为Ptl点和Qtl点,所述Ptl点坐标为(xro,Yp0, Zro),所述Qtl点坐标为(XQQ, Yqq, Zqo);(b)设所述车门朝同一方向共旋转m次,每次旋转角度为α,求出所述车门旋转i次后,所述P点和Q点绕上述N点旋转到达的Pi点和Qi点的坐标,i = 1,2,…,m ;(C)以上述M点为圆心,以线段MPp1的长度为半径做圆,求出直线PiQi与该圆的两个交点,将距离Pi点较近的作为Si点,i = 1,2,…,m ;(d)求角度 A Ji =Z Ph1MSi, J1 = A J1, Jj = J^1+A Jj,其中,i = 1,2, j =2, 3,…,m ;(e)设X。= P。,将所述Pi点以上述M点为圆心沿与上述车门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Ji,得到 Xi 点,i = 1,2, m ;(f)将m…,Xm连接成曲线,即得到所述主臂的中心线;(g)根据所述主臂⑴的中心线制造所述主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门限位器的主臂,其中,该主臂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制造而成。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ー种车门限位器,该车门限位器包括主臂和滑动盒,其中,所述主臂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制造而成。本专利技术通过车门旋转时车门限位器的运动特性,求出车门限位器主臂的中心线上多个点的坐标,该方法简单可靠,便于用计算机来实现,而且可以通过调整參数而控制主臂的设计精度,因此只需略加改动就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精度需要。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车门限位器的旋转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臂I的中心线的确定方法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主臂2滑动盒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干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的车门限位器主臂的制造方法,所述汽车包括车身和车门,所述车门通过车门旋转轴与车身铰接并能够绕车门旋转轴相对于所述车身旋转,所述车门限位器包括主臂I和滑动盒2,该滑动盒2固定于所述车门上并能够沿所述主臂I滑动,所述主臂I的一端通过限位器旋转轴铰接在所述车身,另一端具有防止所述滑动盒2滑出所述主臂I的限位块,所述主臂I能够绕所述限位器旋转轴旋转,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主臂I的旋转平面设为平面C,将所述平面C上的限位器旋转轴设为M(XM, Ym, Zm),将所述车门旋转轴与平面C的交点设为N(Xn,Yn, Zn),在所述主臂⑴的中心线上取P点,该P点为所述滑动盒(2)的中心点,在过所述P点的所述主臂I的中心线的切线上取Q点,所述P点和Q点位于平面C上,设所述P点和Q点的初始位置为Ptl点和Qtl点,所述P0点坐标为(Xpo, Ypo, Zpo),所述Q点坐标为(XQ0,Yqo, Zqo);(b)设所述车门朝同一方向共旋转m次,毎次旋转角度为a,求出所述车门旋转i次后,所述P点和Q点绕上述N点旋转到达的Pi点和Qi点的坐标,i = 1,2,…,m ;(c)以上述M点为圆心,以线段MPp1的长度为半径做圆,求出直线PiQi与该圆的两个交点,将距离Pi点较近的作为Si点,i = 1,2,…,m ;(d)求角度 AJi =Z PgMSi, J1 = Δ J1, Jj = J^1+Δ Jj,其中,i = 1,2,j =2, 3, ···, m ;(e)设Xtl = Ptl,将所述Pi点以上述M点为圆心沿与上述车门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Ji,得到 Xi 点,i = 1,2,···, m ;(f)将H X2,…,Xm连接成曲线,即可得到所述主臂I的中心线;(g)根据所述主臂I的中心线制造所述主臂I。上述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利用滑动盒2既沿着主臂I滑动,又绕车门旋转轴旋转的复合运动轨迹,如图I所示。由于滑动盒2的中心线与主臂I的中心线重合,也就是说,P点既位于滑动盒2的中心线上又位于主臂I的中心线上。由于直线PQ与主臂I的中心线相切,因此Q点随着P点运动。如图2所示,Ptl和Qtl分别为P点和Q点的初始位置,当车门从初始位置以N点为中心旋转角度α之后,主臂I也相应地以M点为中心旋转角度J1, P点和Q点从Ptl点和Qtl点沿复合运动轨迹运动到主臂I的中心线上的P1点和Q1点,将P1点以M点为中心沿上述车门旋转方向的逆向旋转J1之后求得X1点,该X1点为所述P1点在初始位置时所对应的点。以此类推,设所述车门从初始位置起朝同一方向共旋转m次,每次旋转角度为α,当所述车门旋转i次后,求出P点和Q点沿主臂I的中心线移动到的Pi点和Qi点的坐标,和主臂I绕M点相应转过的角度Ji,再将Pi点逆向旋转角度Ji,找到该Pi点在初始位置时对应得点Xi0设Xtl = Ptl,再将Xci, X1,…,Xm连成曲线从而得到主臂I的中心线。由于主臂I的一端通过限位器旋转轴铰接在车身上,另一端穿过固定在车门上的滑动盒2并由滑动盒2限位在车门中,因此影响主臂I的截面形状的因素很多,例如车身和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合东李传成赵国山侯俊韩彬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