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伸缩链式车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3140 阅读:249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8-11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伸缩链式车锁,包括:第一内衬轴筒、第二内衬轴筒、第一涡卷弹簧、第二涡卷弹簧、第一旋转导轨、第二旋转导轨、链锁、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一和第二内衬轴筒分别套在自行车横梁上并彼此固定形成完整的内衬轴筒,第一和第二旋转导轨套在完整的内衬轴筒上并彼此相互固定形成完整的内衬导轨,第一和第二涡卷弹簧置于完整的内衬轴筒和完整的旋转导轨两端的环形空间内并将两者连接,链锁环绕在完整的旋转导轨上且锁一端与完整的旋转导轨固定,第一、第二外壳套在完整的旋转导轨和链锁外并彼此固定,链锁未固定一段通过第一外壳水平槽。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便捷,钢索的环绕放置方法节省空间,钢索长度可大幅增加以满足使用者的更多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锁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涡卷弹簧、旋转导轨、柔性钢索等零件组成的可伸缩链式自行车车锁。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自行车锁形式中可大致分为与车体相固连的车锁和与车体分离的环形锁两类。其中第一类与车体固连的车锁虽然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但是其不具有将停放车辆与地面固定物栓结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安全性不足,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第二类与车体分离的车锁有两个比较明显地缺陷,首先在骑行时往往需要使用者放置或环绕在自行车某处,使用时手动取下,无论是保管还是操作都十分不便,其次普通车锁由于储放空间有限长度受到限制,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实现栓结到某固定物上的功能。经过对现有技术文件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211486,申请号为94217546. 8专利技术名称为链锁,该专利技术在链条两端分别设置锁头或锁栓和端环,锁栓对应的锁体在链上可自由移动。该机构的不足之处在于使用不便,使用和解锁时需要手动将锁具安装和拆卸,并且未锁紧时需要对锁具进行保管,限于保管空间问题锁具长度也有所限制。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57311,申请号为91102118. 3专利技术名称为自行车锁,该专利技术采用U形锁腔作为主要固接件,另一端通过带凹槽的轴与锁梁进行铰接。该机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安全性不足,不具有将自行车与周围固定建筑物锁紧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自行车锁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伸缩的链式车锁机构,该车锁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且节省空间的特点,能够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第一内衬轴筒、第二内衬轴筒、第一涡卷弹簧、第二涡卷弹簧、第一旋转导轨、第二旋转导轨、链锁、第一外壳、第二外壳。连接关系为第一内衬轴筒和第二内衬轴筒分别套在自行车横梁上并彼此相互固定形成完整的内衬轴筒;第一旋转导轨和第二旋转导轨套在完整的内衬轴筒上并彼此相互固定形成完整的旋转导轨;第一涡卷弹簧和第二涡卷弹簧置于完整的内衬轴筒和完整的旋转导轨两端的环形空间内并连接完整的内衬轴筒和完整的旋转导轨;链锁环绕在完整的旋转导轨上且一端与完整的旋转导轨固定,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套在完整的旋转导轨和链锁外并彼此固定,链锁未固定一段通过第一外壳水平槽。所述的第一内衬轴筒和第二内衬轴筒都为剖分式结构,通过两端所打小孔利用螺丝螺母固定。所述的第一旋转导轨和第二旋转导轨都为剖分式结构,通过一侧的小孔利用螺丝螺母固定。所述的第一涡卷弹簧和第二涡卷弹簧两侧分别使用紧定螺钉固定在完整的内衬轴筒突起平面和完整的旋转导轨凹槽上。所述的链锁缠绕在完整的旋转导轨上,带有锁头一端通过锁头附带的垫片上两个小孔分别和第一旋转导轨和第二旋转导轨用螺钉固定。所述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通过两侧的小孔用螺丝螺母固定。所述的链锁不带有锁头的一端通过第一外壳水平槽。本专利技术,放置时链锁缠绕在完整的旋转导轨上;使用时,拉动链锁,带动完整的旋转导轨转动同时第一、第二涡卷弹 簧蓄力;解锁后,第一、第二涡卷弹簧带动完整的旋转导轨,完整的旋转导轨拉动链锁将其收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且节省空间,能够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可伸缩链式车锁存放时采取了固定于车横梁的方式,大大节省了空间,并延长了链锁长度,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使用时拖动钢索一端,钢索带动完整的旋转导轨旋转,同时钢索被伸长使用,且钢索自成称封闭结构。解锁后链锁在第一、第二涡卷弹簧和完整的旋转导轨牵引下能够实现自动收回避免手动操作,故而十分便利。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零件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内衬轴筒I、第二内衬轴筒2、第一涡卷弹簧3、第二涡卷弹簧4、第一旋转导轨5、第二旋转导轨6、链锁7、第一外壳8、第二外壳9。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第一内衬轴筒I、第二内衬轴筒2、第一涡卷弹簧3、第二涡卷弹簧4、第一旋转导轨5、第二旋转导轨6、链锁7、第一外壳8、第二外壳9。以上零部件的连接关系为第一内衬轴筒I和第二内衬轴筒2分别套在自行车横梁上并彼此相互固定形成完整的内衬轴筒,第一旋转导轨5和第二旋转导轨6分别套在完整的内衬轴筒上并彼此相互固定形成完整的旋转导轨,第一涡卷弹簧3、第二涡卷弹簧4置于完整的内衬轴筒和完整的旋转导轨两端的环形空间内并连接完整的内衬轴筒和完整的旋转导轨,链锁7环绕在完整的旋转导轨上且一端与完整的旋转导轨固定,第一外壳8和第二外壳9套在完整的旋转导轨和链锁7外并彼此固定,链锁7未固定一段通过第一外壳水平槽8。所述的第一内衬轴筒I和第二内衬轴筒2都为剖分式结构,内侧有凹槽以夹紧自行车横梁,两端有挡壁可轴向固定第一旋转导轨5和第二旋转导轨6,过两端所打小孔利用螺丝螺母固定。所述的第一旋转导轨5和第二旋转导轨6都为剖分式结构,内侧有凹槽可以环绕完整的内衬轴筒进行周向旋转,通过一侧的小孔利用螺丝螺母固定。所述的第一旋转导轨5和第二旋转导轨6外侧有螺旋线线型凹槽,链索缠绕在其螺旋线线型凹槽内。所述的完整的内衬轴筒两端有突起部分,完整的旋转导轨两端有凹槽,可以固定润卷弹黃。所述的第一涡卷弹簧3和第二涡卷弹簧4两侧分别使用紧定螺钉固定在第一内衬轴筒I、第二内衬轴筒2突起平面和第一旋转导轨5、第二旋转导轨6凹槽上。所述的链锁7缠绕在完整的旋转导轨上,带有锁头一端通过锁头附带的垫片上两个小孔分别和第一旋转导轨5和第二旋转导轨6用螺钉固定。所述的第一外壳8和第 二外壳9都为剖分式结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都为剖分式结构,环绕在完整的旋转导轨和链锁外,可以调校链锁缠绕位置。通过两侧的小孔用螺丝螺母固定。第一外壳有槽孔供链锁一端通过。所述的链锁锁头与链身直接相连,且锁头有突出垫片,垫片上有两个小孔可使锁头与完整的旋转导轨相互固定。所述的链锁7不带有锁头的一端通过第一外壳水平槽8。本实施例是一种通过涡卷弹簧和旋转导轨实现钢索伸缩的新型车锁。车锁通过内轴套固定在横梁(如自行车三脚架横梁)上,旋转导轨经涡卷弹簧与轴套相连,两者可进行周向旋转,同时柔性钢索缠缚在旋转导轨上,可通过外壳槽口进行拉伸。未使用情况下,钢索呈螺旋形环绕在旋转导轨上,并依附于车横梁处;使用时,通过拖拉钢索一端带动旋转导轨转动实现钢索的伸长,环绕周围建筑或车轮插入外壳锁孔,链锁形成自封闭结构保证了安全性;开启锁孔,涡卷弹簧带动可旋转导轨将柔性钢索拉回壳内。可伸缩链式车锁相比一般链式车锁,具有使用便捷的特点,同时由于钢索的环绕放置方法节省空间,钢索长度可大幅增加以满足使用者的更多需求。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权利要求1.ー种可伸缩链式车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内衬轴筒、第二内衬轴筒、第一涡卷弹簧、第二涡卷弹簧、第一旋转导轨、第二旋转导轨、链锁、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其中第一内衬轴筒和第二内衬轴筒分别套在自行车横梁上并彼此相互固定形成一个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健李静文高雪官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上海市联通漕河泾IDC机房] 2015年04月12日 20:47
    事件结果包含有事件发生条件的反应称为链式反应(ChainReac-tion)。单事件链式反应(如铀核裂变),多事件链式反应(如化学中的多催化反应,经济学中的金融危机)。一般地,链式反应指核物理中,核反应产物之一又引起同类核反应继续发生、并逐代延续进行下去的过程。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