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氯吡嗪钠的一种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42020 阅读:3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4 19:37
磺胺氯吡嗪钠的一种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工艺条件和生产过程,改变传统上由2,3-二氯吡嗪、磺胺和碳酸钾高温熔融反应,选择合适溶剂作为离解剂,并加入合适催化剂,提高了转化率和产品质量。粗品的精制将“酸、碱法精制”改为以二元混合溶剂重结晶,减少了大量含盐废水的产生,提高了产品纯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磺胺类抗球虫药物一磺胺氯吡嗪钠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合成

技术介绍
磺胺氯吡嗪钠,化学名称4_胺基-N- (6-氯-2-吡嗪基)苯磺酰胺钠一水物。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本品可争夺二氢叶酸合成酶,影响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和球虫的生长繁殖。本品对家禽球虫的作用特点与磺胺喹沙啉相似,但具更强的抗菌作用,甚至可治疗禽霍乱及鸡伤寒,因此最适合球虫病爆发时治疗用。现行磺胺氯吡嗪钠的制备方法,把原料2,6-二氯吡嗪和一分子磺胺缩合得缩合物2 —对氨基苯磺酰胺基-6-氯吡嗪,缩合物经分离提纯后,和氢氧化钠溶液成盐反应得目标产物。以往报道的制备方法(US2,475,673),缩合反应是干法进行,把过量的固体磺胺,2,6- 二氯吡嗪和无水碳酸钾投入反应锅,把温度升到123°C慢慢融化后反应,反应一旦进行,温度可以迅速上升到152°C,并继续反应。但这种干法反应转化率低,副产物多,过量的没有反应的磺胺要先行过滤除去,然后再调节母液的PH值,析出目标产物磺胺氯吡嗪。由于反应温度过高使得副反应增加,一分子2,6- 二氯吡嗪可以和两分子磺胺缩合,生成2,6- 二对氨基苯磺酰胺基吡嗪,这种副产物的存在影响了最后成品的质量。磺胺氯吡嗪钠传统的精制方法是“酸、碱法”精制,即在碱性水溶液中让磺胺氯吡嗪钠加热溶解,加活性炭脱色,过滤活性炭,滤液调成酸性,析出并分离出磺胺氯吡嗪,然后再让磺胺氯吡嗪在碱溶液中形成钠盐,冷冻结晶。这样酸碱来回倒腾,产生大量含盐废水,不利于废水的生化处理。另外,‘酸、碱精制法’产品纯度低。产品主要杂质经HPLC-MS联机检测证实为2,6- 二对氨基苯磺酰胺基吡嗪钠盐。该杂质为缩合反应副产物,含量达到O. 6%左右,通常的‘酸、碱法’精制不易去除,不能满足最新版欧洲药典关于药用物质最大单个杂质小于O.2%,总杂质小于O. 5%的要求。由于磺胺氯吡嗪钠和2,6- 二对氨基苯磺酰胺基吡嗪钠盐物理性质类似,用单一溶剂精制效果不好,经筛选后选用二元混合溶剂精制,利用物料在不同溶剂,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特性进行分离纯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操作、转化率高、副产物少,产品纯度高的磺胺氯吡嚷纳实用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O以甲苯为溶剂,在相转移催化剂和固体无水碳酸钾的作用下,磺胺和2,6-二氯吡嗪进行缩合反应,然后将反应物与盐酸反应,制得磺胺氯吡嗪; 2)将磺胺氯吡嗪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得磺胺氯吡嗪钠粗品;3)将磺胺氯吡嗪钠粗品在二元混合溶剂中加热溶解,经重结晶,制得精制的磺胺氯吡嗪钠;所述二元混合溶剂为甲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 本专利技术缩合反应并非干法进行,而是选择在水中溶解度小且可以和水共沸的溶齐U,以便带出反应副产物水份。在反应物中加入相转移催化剂使无机物固体无水碳酸钾和有机反应液更好地接触,促进反应进行,提高了转化率和产品质量。粗品的精制改为以二元混合溶剂进行溶解后,经活性碳脱色并重结晶,得磺胺氯吡嗪钠成品,减少了大量含盐废水的产生,提高了产品纯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缩合反应温度为100 120°C,时间为6 15小时。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四丁基溴化铵或卞基三乙基氯化铵。所述2,3-二氯吡嗪与磺胺的投料摩尔比为I : I。所述二元混合溶剂中,甲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质量比为2 I。具体实施例方式I、制备磺胺氯吡嗪 例一:在三口瓶中加入25克(0. 145摩尔)磺胺和21.6克(0. 145摩尔)2,3-二氯吡嗪,用60ml甲苯溶解。加入22. 4克碳酸钾(0. 16摩尔)和2克四丁基溴化铵(0.006摩尔)加热至11(T115°C,于11(T115°C保温回流反应10个小时,同时分出水分。反应结束,减压回收甲苯,至反应温度达到115°C,回收甲苯结束,反应液降温到78 82°C,加入饮用水40克,用盐酸调节PH值4. 5 5. 0,降温至25°C,过滤并水洗,得磺胺氯吡嗪35. 5克,收率86%。例二在三口瓶中加入35克(0.2摩尔)磺胺和29. 8克(0.2摩尔)2,3-二氯吡嗪,用84ml甲苯溶解。加入31. 4克碳酸钾(0.22摩尔)和2. 5克卞基三乙基氯化铵(0.011摩尔)加热至11(T115°C,于11(T115°C保温回流反应8个小时,同时分出水分。反应结束,减压回收甲苯,至反应温度达到115°C,回收甲苯结束,反应液降温到80°C,加入饮用水60克,用盐酸调节PH值4. 5^5. 0,降温至25°C,过滤并水洗,得磺胺氯吡嗪50. 3克,收率87%。2、制备磺胺氯吡嗪钠 在三口瓶中加入30克(0.145摩尔)磺胺氯吡嗪和120克纯化水,升温至60°C,加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16克,,升温到70°C,加入0. 5克活性炭,在75°C保温脱色30分钟,过滤活性炭,滤液降温至0°C,过滤产物得磺胺氯吡嗪钠一水物粗品31. 5克,收率92% 3、精制磺胺氯吡嗪钠 将50克磺胺氯吡嗪钠粗品用135毫升甲醇-二氯甲烷溶剂(2:1 w/w)加热溶解,加入2克活性碳,加热至回流,脱色I小时。趁热过滤,滤液冷却到5°C以下, 过滤得磺胺氯吡嗪钠精品45克,收率90%。经HPLC检测,纯度大于99. 5%。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式如下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甲苯为溶剂,在相转移催化剂和固体无水碳酸钾的作用下,将磺胺和2,6-二氯吡嗪进行缩合反应,然后将反应物与盐酸反应,制得磺胺氯吡嗪; 2)将磺胺氯吡嗪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得磺胺氯吡嗪钠粗品; 3)将磺胺氯吡嗪钠粗品采用二元混合溶剂进行溶解,经重结晶,制得精制的磺胺氯吡嗪钠;所述二元混合溶剂为甲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合反应温度为100 120°C,时间为6 15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四丁基溴化铵或卞基三乙基氯化铵。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2,3-二氯吡嗪与磺胺的投料摩尔比为I : I。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混合溶剂中,甲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质量比为2 I。全文摘要,属于化学合成
本专利技术改变工艺条件和生产过程,改变传统上由2,3-二氯吡嗪、磺胺和碳酸钾高温熔融反应,选择合适溶剂作为离解剂,并加入合适催化剂,提高了转化率和产品质量。粗品的精制将“酸、碱法精制”改为以二元混合溶剂重结晶,减少了大量含盐废水的产生,提高了产品纯度。文档编号A61P33/02GK102617489SQ20121007519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1日专利技术者王元平 申请人:扬州天和药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元平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天和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