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燃油胶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3032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3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燃油胶管,包括四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氟树脂层、丁腈橡胶层、加强层、硅橡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管的抗渗透能力强,耐热空气老化、热稳定性强,使用系数高对环境污染小,且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ー种汽车燃油胶管。技术背景在现有的技术中随着乘用车的燃油系统的更加优化、排放法规的严格要求、燃油种类的多样化,对乘用车燃油系统胶管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燃油胶管的性能主要取决于胶管的多层结构和每层结构所用材料的类型,一种用于输送汽油的以聚酰胺为基础的多层管道,它由具有聚酰胺基质的聚酰胺和聚烯烃的混合物所组成的ー层,或者由聚酰胺所组成的ー层,由共聚酰胺组成的ー层,这些层是连接的并且在各个接触面之间相粘合。存在对汽油的抗渗透能力很低,特别是对燃料及其添加剂,即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很容易从胶管中渗透扩散到空气中,从而造成环境的污染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燃油胶管,尤其适合抗渗透性能和耐燃油性能以及提升胶管使用寿命更好的汽车燃油胶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燃油胶管,包括四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氟树脂层、丁腈橡胶层、加强层、硅橡胶层,所述氟树脂层的厚度为O. 05mm-0. 199_,氟树脂具有极为优异的抗燃油滲透性,它的特殊分子结构可以更好的阻挡燃油液体分子的通过,它对石油基燃油、醇类燃油、石油基和醇类燃油的混合液均具有优异的抗滲透性。所述丁腈橡胶层的厚度为O. 6mm-l. 2mm,丁腈橡胶层具有耐热空气老化性,耐油性及热稳定性,提高胶管的使用寿命。所述加强层由通用级浙青碳纤维与酚醛系碳纤维以8 2的比例混合制成,保证了胶管的耐高压性,提高了胶管的爆破压力,提升了零部件的安全可靠。所述硅橡胶层厚度为4_-5_,满足了使用环境对胶管的要求,最大限度的提升胶管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管的抗渗透能力強,耐热空气老化、热稳定性强,使用系数高对环境污染小,且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氟树脂层 2、丁腈橡胶层 3、加强层 4、硅橡胶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一种汽车燃油胶管,包括四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氟树脂层I、丁腈橡胶层2、加强层3、硅橡胶层4。本实例的工作过程所述氟树脂层I的厚度为O. 05mm-0. 199mm,氟树脂具有极为优异的抗燃油滲透性,它的特殊分子结构可以更好的阻挡燃油液体分子的通过,它对石油基燃油、醇类燃油、石油基和醇类燃油的混合液均具有优异的抗渗透性。所述丁腈橡胶层2的厚度为O. 6mm-1. 2mm, 丁腈橡胶层2具有耐热空气老化性,耐油性及热稳定性,提高胶管的使用寿命。所述加强层3由通用级浙青碳纤维与酚醛系碳纤维以8 2的比例混合制成,保证了胶管的耐高压性,提高了胶管的爆破压力,提升了零部件的安全可靠。所述硅橡胶层4厚度为4mm-5mm,满足了使用环境对胶管的要求,最大限度的提升胶管的使用寿命。 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燃油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氟树脂层、丁腈橡胶层、加强层、硅橡胶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汽车燃油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树脂层的厚度为O.05mm-0.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长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特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