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单元以及研磨单元的研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7741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8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研磨单元,滚筒槽(10)的主体部(11)与盖部(12)具有互换性,可切实地进行盖部(12)向滚筒槽(10)的主体部(11)的固定和滚筒槽(10)向滚筒槽外壳(20)的固定。滚筒槽(10)具有将盖部(12)固定于主体部(11)的盖部固定部件(14)。滚筒槽外壳(20)包括:载置并保持滚筒槽(10)的托盘(21)、将滚筒槽(10)固定于托盘(21)的滚筒槽固定部件(22)、引导滚筒槽固定部件(22)使其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的一对引导部(23)。滚筒槽固定部件(22)包括:按压滚筒槽(10)的按压部件(22a),其横亘配置在与托盘(21)相对置的位置能够将滚筒槽(10)向垂直下方按压;作为定位部件的凸部件(22c)和突出部件(22d),用于在安装滚筒槽固定部件(22)时,以引导部(23)为基准限制滚筒槽固定部件(22)的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申请主张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0-216294号(申请日2010年9月观日)、 专利技术名称“研磨单元”的优先权,且通过参照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引用到本说明书中。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滚筒研磨装置中使用的研磨单元以及搭载有该研磨单元的离心滚筒研磨装置的研磨方法。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为了对被研磨物(工件)进行去毛刺、圆角加工、抛光研磨等处理,广泛采用下述离心滚筒研磨装置在滚筒槽内放入工件和研磨介质,通过使该滚筒槽进行自公转而使研磨介质流动从而研磨工件。这样的离心滚筒研磨装置中使用的以往的研磨单元,例如已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图4表示以往的研磨单元的一个例子。该以往的研磨单元100具备滚筒槽110, 其由箱型主体111和盖部112构成;滚筒槽外壳120,其可旋转地安装在未图示的转台(公转圆盘)上。在将滚筒槽110固定于滚筒槽外壳120时,操作员手动操作设置在滚筒槽外壳120上的固定部件121的杆122来使偏心杆123旋转,从而使凸轮IM与形成于盖部112 上表面的轴肩113抵接,将盖部112牢固地按压于主体111进行固定。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1-58214号公报(新东BRATOR株式会社)在如上所述的以往的研磨单元100中,滚筒槽110不具备将盖部112固定于主体 111的单元,因此为了借助凸轮124的偏心量产生足够的按压力,在凸轮124与轴肩113之间的留空量要求较高的精度。因此如果主体111与盖部112不匹配,留空量就有可能超出规定的范围,因而主体111与盖部112不具备相对于其他盖部及主体的互换性,存在不能有效地进行滚筒槽110的拆装操作的问题。另外,按压力的大小和按压力作用的方向取决于凸轮124的偏心量、凸轮124与轴肩113之间的留空量,因此还存在难以将按压力以一定的值控制在一定的方向的问题。另外,在更换滚筒槽110内表面的橡胶内衬时,有时对形成内衬的橡胶进行加热而将其去除,此时一旦主体111或盖部112、或其双方产生热变形时,凸轮IM与轴肩113之间的留空量就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进行留空量修正,有时还必须至少更换主体111和盖部112中的一方。另外,如上所述为了对滚筒槽110进行维护(例如,因上述橡胶内衬的磨损而进行滚筒槽的更换)、或将工件和研磨介质相对于该滚筒槽110而进行取出放入时,需要拆装滚筒槽110,因此要求其轻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磨单元,能够对滚筒槽的主体和盖部赋予相对于其他盖部和主体的互换性,可切实地进行盖部向滚筒槽主体的固定和滚筒槽向滚筒槽外壳的固定,且维护性能优越,还提供一种使用了该研磨单元的研磨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在离心滚筒研磨装置中使用的研磨单元,其包括滚筒槽,其具有供被研磨部件和介质放入的主体部、和将该主体部密封的盖部;和滚筒槽外壳,其安装在离心滚筒研磨装置的公转圆盘上,具有保持所述滚筒槽的托盘、和将所述滚筒槽固定在所述托盘上的滚筒槽固定部件,所述滚筒槽固定部件具有按压部件,该按压部件构成为与所述盖部的外形形状相对应,能够将所述盖部向垂直下方按压。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通过按压部件将盖部向垂直下方按压,以适当的按压力将盖部固定于主体部,因此能够不借助滚筒槽固定部件与盖部的留空量而将滚筒槽可靠地固定于滚筒槽外壳。另外,由于按压部件与盖部的外形形状对应,因此能够防止按压部件与盖部之间产生晃动,将盖部切实地固定于主体部。能够以相同的按压状态将盖部固定于主体部,因此不需要固定主体部和盖部的组合,能够形成为滚筒槽主体和盖部具有互换性的研磨单元。此时,也可以形成为所述滚筒槽固定部件构成为,插通于引导所述滚筒槽固定部件的一对引导部,在拆装所述滚筒槽时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并且包括定位部件,该定位部件在将所述滚筒槽固定部件安装在所述滚筒槽的固定位置时,以所述引导部为基准,限制所述滚筒槽固定部件的移动。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滚筒槽固定部件构成为插通在引导滚筒槽固定部件的一对引导部中,在拆装滚筒槽时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因此能够使滚筒槽固定部件不妨碍滚筒槽的拆装,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滚筒槽的拆装。并且,在将滚筒槽固定部件安装在滚筒槽的固定位置时,能够以引导部为基准通过定位部件限制滚筒槽固定部件的移动,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滚筒槽配置在固定位置而使其不再移动。该定位部件也可以包括凸部件,其在将所述滚筒槽固定部件安装在所述滚筒槽的所述固定位置时,限制所述滚筒槽固定部件向安装方向移动;和突出部件,其向从所述滚筒槽固定部件的内部向外侧突出的方向施力,且构成为能够容纳到所述滚筒槽固定部件的内部,在将所述滚筒槽固定部件安装在所述滚筒槽的固定位置时突出部件突出,限制所述滚筒槽固定部件向解除方向移动。此时,在安装滚筒槽固定部件时,能够通过凸部件限制滚筒槽固定部件向安装方向移动,并通过突出部件限制其向解除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容易地将滚筒槽配置在固定位置而使其不再移动。由于突出部件向从定位部件的内部向外侧突出的方向施力,因此只需将滚筒槽固定部件安装在滚筒槽的固定位置,突出部件就能够自动地突出从而限制其向解除方向移动。本专利技术的研磨单元,优选还包括分度柱塞,其能够向规定位置进行定位;盖部按压部件,其通过操作所述分度柱塞,经由所述分度柱塞将所述盖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按压; 和盖部固定部件,其用于将所述盖部固定于所述主体部。此时,滚筒槽具有通过操作分度柱塞而将盖部固定于主体部的盖部固定部件,因此能够简单而切实地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对主体部和盖部赋予相对于其他盖部和主体的互换性,而不需要考虑主体部和盖部的匹配性。在上述任一项研磨单元中,优选所述滚筒槽主体部的焊接部是通过点焊法而形成的。以往,滚筒槽主体部是通过电弧焊接法等对在弯曲成柱状的金属板上形成侧面的金属板进行全周焊接所形成的,由于热量输入多有可能熔损,因此金属板采用板厚为3mm 以上的厚板。另一方面,当如上所述通过点焊法形成滚筒槽主体部的焊接部时,则减小金属板熔损的可能性,因此可使用Imm左右的薄金属板制作滚筒槽主体部。由此能够实现滚筒槽的轻量化减轻操作员的负担,并且能够降低滚筒槽制作的加工工时,降低部件的成本。此外通过该滚筒槽的轻量化,能够减轻对用于进行该滚筒槽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驱动源的负荷,从而能够实现滚筒研磨装置的节能化并且能够抑制滚筒研磨装置的劣化。优选地,进行基于具有所述任一种研磨单元的离心滚筒研磨装置进行的研磨的所述介质,是将磨粒分散到作为基体的树脂上所形成的,另外,优选地,该磨粒相对于所述介质而含有30 70质量%。另外,优选地,所述介质的重量是0. Olg 50g,或比重是1. 6 2. 4。另外,优选地,所述介质由直胴部和缩径部形成,所述直胴部,具有圆形截面并且具有连续的相同的截面积;所述缩径部,从所述截面积开始连续地缩径。另外,优选地,该介质的锐角部被进行圆角加工。另外,优选地,所述圆形截面的直径和与该圆形截面垂直的截面的长度之比是 1 0. 5 1 1. 5。使用以树脂为基体的介质进行研磨,有助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即“轻量化”。 但如果树脂的含量少则无法获得充分的研磨力。为了有助于轻量化并且获得足够的研磨力,优选使所述介质中所含有的磨粒的含量为30% 70%。此外,优选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槙二德升智宏羽鸟左一郎加岛慎也
申请(专利权)人: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