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腰关节感应输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6367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13:49
机器人腰关节感应输电机构,包括底座、初级磁芯支承框、初级磁芯、次级磁芯支承框、次级磁芯、立柱、连接部件和铜箔,所述底座包括座体、第一内腔和设有两级台阶的第二内腔;所述立柱套接在所述底座内部,并与所述底座第一内腔共同形成放置初级磁芯支撑框和次级磁芯支撑框的空腔;所述立柱与所述座体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连接;所述连接部件包括上支撑轴承、支撑套、下支撑轴承、轴承盖和螺钉;所述初级磁芯支撑框和次级磁芯支撑框的外壁贴屏蔽铜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电磁感应方法进行电能传输,使电力线不会随着机器人腰关节的转动而发生弯曲变形,减少了电力线的疲劳损伤,提高了使用寿命,而且使腰关节的运动空间增加,不受线路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腰关节感应输电机构,属于机电设备领域。技术背景在靠电力驱动的机器人尤其是工业机器人结构中,腰关节要绕基座做往复旋转运动,这对穿过腰关节的电力传输线会造成不断的扭转和弯曲,容易造成传输线的疲劳损伤, 而且由于传输线的延展性有限,腰关节的旋转角度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机器人腰关节运动中对电力传输线产生的扭转与弯曲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高腰关节的旋转空间的机器人腰关节感应输电机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机器人腰关节感应输电机构,包括底座、初级磁芯支承框、初级磁芯、次级磁芯支承框、次级磁芯、立柱、连接部件和铜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座体、第一内腔和设有两级台阶的第二内腔;所述立柱套接在所述底座内部,并与所述底座第一内腔共同形成放置初级磁芯支撑框和次级磁芯支撑框的空腔,所述第二内腔的所述第一台阶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台阶的宽度;所述立柱与所述座体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连接;所述连接部件包括上支撑轴承、支撑套、下支撑轴承、轴承盖和螺钉,所述上支撑轴承通过支撑套与下支撑轴承隔离;所述的上支撑轴承与所述的下支撑轴承内圈均与所述立柱配合,外圈与所述座体腔壁配合;所述上支撑轴承外圈通过所述轴承盖压紧,所述轴承盖通过螺钉固定于座体腔壁上;所述初级磁芯支撑框和次级磁芯支撑框的外壁贴屏蔽铜箔。所述第一级台阶底面的两端设有轨道槽,且所述的轨道槽内分布圆柱形滚子。所述立柱的宽度介于所述第一台阶和所述第二台阶之间。所述的立柱底面压在滚子上。所述的第二级台阶底面与所述下支撑轴承的外圈端面接触。所述初级磁芯上绕制初级线圈,所述次级磁芯上绕制次级线圈。所述的初级磁芯和次级磁芯选用罐型铁氧体磁芯。所述的初级磁芯支撑框和次级磁芯支撑框采用尼龙制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机器人腰关节感应输电机构通过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将电能以非接触方式传输给机器人腰关节的后续关节电机。初级线圈接受外部转换电路提供的高频电压,并对由初级磁芯和次级磁芯组成的磁路进行励磁;次级线圈通过电磁感应接受初级线圈发射的电能,并提供给后续电路。初级磁芯和初级线圈通过初级磁芯支撑框与底座固定,次级磁芯和次级线圈通过次级磁芯支撑框与立柱固定,两侧可绕相同的转轴相对转动,旋转角度不受电力线的影响。立柱的重量和轴向力通过滚子作用在底座上,倾覆力通过上支撑轴承和下支撑轴承作用在座体侧壁上。初级磁芯支撑框和次级磁芯支撑框采用尼龙制作,并且侧壁增加铜箔屏蔽层,避免磁路漏磁通在金属零件中诱导出过大的涡电流,引起功率损失。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电磁感应方法进行电能传输,使电力线不会随着机器人腰关节的转动而发生弯曲变形,减少了电力线的疲劳损伤,提高了使用寿命,而且使腰关节的运动空间增加,不受线路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机器人腰关节感应输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底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机器人腰关节感应输电机构,包括底座1、初级磁芯支承框2、初级磁芯3、次级磁芯支承框4、次级磁芯5、立柱6、连接部件7和铜箔8,所述底座1包括座体 11、第一内腔12和设有两级台阶的第二内腔13 ;所述立柱6套接在所述底座1内部,并与所述底座1第一内腔12共同形成放置初级磁芯支撑框2和次级磁芯支撑框4的空腔,所述第二内腔13的所述第一台阶131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台阶132的宽度;所述立柱6与所述座体11通过所述连接部件7连接;所述连接部件7包括上支撑轴承71、支撑套72、下支撑轴承73、轴承盖74和螺钉75,所述上支撑轴承71通过支撑套72与下支撑轴承73隔离;所述的上支撑轴承71与所述的下支撑轴承73内圈均与所述立柱6配合,外圈与所述座体11腔壁配合;所述上支撑轴承71外圈通过所述轴承盖74压紧,所述轴承盖74通过螺钉75固定于座体11腔壁上;所述初级磁芯支撑框2和次级磁芯支撑框4的外壁贴屏蔽铜箔8。所述第一级台阶131底面的两端设有轨道槽1311,且所述的轨道槽1311内分布圆柱形滚子。所述立柱6的宽度介于所述第一台阶131和所述第二台阶132之间。所述的立柱6底面压在滚子上。所述的第二级台阶132底面与所述下支撑轴承73的外圈端面接触。所述初级磁芯3上绕制初级线圈31,所述次级磁芯5上绕制次级线圈51。所述的初级磁芯3和次级磁芯5选用罐型铁氧体磁芯。所述的初级磁芯支撑框2和次级磁芯支撑框4采用尼龙制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机器人腰关节感应输电机构通过初级线圈31与次级线圈51之间的电磁感应,将电能以非接触方式传输给机器人腰关节的后续关节电机。初级线圈31接受外部转换电路提供的高频电压,并对由初级磁芯3和次级磁芯5组成的磁路进行励磁;次级线圈51通过电磁感应接受初级线圈31发射的电能,并提供给后续电路。初级磁芯3和初级线圈31通过初级磁芯支撑框2与底座1固定,次级磁芯5和次级线圈51通过次级磁芯支撑框4与立柱6固定,两侧可绕相同的转轴相对转动,旋转角度不受电力线的影响。立柱6 的重量和轴向力通过滚子作用在底座1上,倾覆力通过上支撑轴承71和下支撑轴承73作用在座体11侧壁上。初级磁芯支撑框2和次级磁芯支撑框4采用尼龙制作,并且侧壁增加铜箔屏蔽层8,避免磁路漏磁通在金属零件中诱导出过大的涡电流,引起功率损失。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专利技术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权利要求1.机器人腰关节感应输电机构,包括底座、初级磁芯支承框、初级磁芯、次级磁芯支承框、次级磁芯、立柱、连接部件和铜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座体、第一内腔和设有两级台阶的第二内腔;所述立柱套接在所述底座内部,并与所述底座第一内腔共同形成放置初级磁芯支撑框和次级磁芯支撑框的空腔,所述第二内腔的所述第一台阶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台阶的宽度;所述立柱与所述座体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连接;所述连接部件包括上支撑轴承、支撑套、下支撑轴承、轴承盖和螺钉,所述上支撑轴承通过支撑套与下支撑轴承隔离;所述的上支撑轴承与所述的下支撑轴承内圈均与所述立柱配合,外圈与所述座体腔壁配合; 所述上支撑轴承外圈通过所述轴承盖压紧,所述轴承盖通过螺钉固定于座体腔壁上;所述初级磁芯支撑框和次级磁芯支撑框的外壁贴屏蔽铜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腰关节感应输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台阶底面的两端设有轨道槽,且所述的轨道槽内分布圆柱形滚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腰关节感应输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宽度介于所述第一台阶和所述第二台阶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腰关节感应输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底面压在滚子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腰关节感应输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级台阶底面与所述下支撑轴承的外圈端面接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腰关节感应输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磁芯上绕制初级线圈,所述次级磁芯上绕制次级线圈。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人腰关节感应输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级磁芯和次级磁芯选用罐型铁氧体磁芯。8.如权利要求1 7所述的机器人腰关节感应输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级磁芯支撑框和次级磁芯支撑框采用尼龙制作。全文摘要机器人腰关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奇峰刘健吴雄喜甘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