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座椅的滑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6262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12:45
用于车辆座椅的滑轨设备,包括:具有不变横截面的下轨道、具有不变横截面的且与下轨道接合的上轨道、及安装在下、上轨道之间的多个球体,球体包括上、下球体,上球体插入在形成在下轨道上的下轨道上球体接触R部分和形成在上轨道的上轨道上球体接触部分间;下球体插入在形成在下轨道的下轨道下球体接触R部分和形成在上轨道的上轨道下球体接触部分间,满足条件:R1≥1.1r1,及R2≥1.1r2,r1表示下球体半径,r2表示上球体半径,R1表示下轨道下球体接触R部分的曲率半径,R2表示下轨道上球体接触R部分的曲率半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下轨道的球体接触R部分半径大于球体半径,使防止凹陷的性能和球体的滚动能力得到良好的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轨设备,其用来在向前/向后方向上调节车辆座椅的位置。
技术介绍
典型的滑轨设备(滑轨总成)配置有固定到车底板的下轨道、固定到车辆座椅并且与所述下轨道相接合从而能够在该下轨道上自由滑动的上轨道、以及多个球体(钢球), 所述球体用来减小摩擦阻力并且安装在上轨道和下轨道之间。所述上轨道和下轨道的每一者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通常是基于铁的金属)且具有不变的横截面。日本专利公开号 No. 4,230,945中公开了这样的滑轨设备。在该已知的滑轨设备当中,在上轨道和下轨道之间力的作用导致了在轨道上的与球体相接触的多个点上产生了较大的力,而该力是通过坐在车辆座椅上的某人(司机或乘客)的重量而在上轨道和下轨道之间产生。因此,有时候通过这些球体而在轨道上形成了凹陷。由于这种凹陷很显然损害了球体的滚动能力,因此希望轨道所形成的形状能够尽可能地防止在轨道上形成这种凹陷。为此,在常规的滑轨设备中,球体的半径被设定为与每个轨道的球体接触部分的曲率半径相同。亦即,如果球体的半径与每个轨道的球体接触部分的曲率半径相同,则作用在轨道上的表面压力处于几何最小值,从而通过所述球体而在轨道上形成凹陷的可能性很小。然而,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已经发现,如果球体的半径被制造成在设计上与每个轨道的球体接触部分的曲率半径相同的话,则球体的滚动能力有时会恶化, 而不管在轨道上存在凹陷与否(除了凹陷的问题之外),从而使得上轨道相对于下轨道的滑动操作变得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作为对滑轨设备的滑动操作缺乏稳定性的原因进行探讨的结果,在得出了以下结论之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已经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如果球体的半径被制造成与每个轨道的球体接触部分的曲率半径相同,则存非故意地制造出这种球体和轨道的组合的可能性,其中在该组合中由于制造公差而导致所述轨道的球体接触部分的曲率半径小于球体的半径,这引起了球体和轨道在两个点上互相接触,从而对球体的滚动能力造成恶化。正如本领域中已知的那样,球体(钢球)的尺寸精度和硬度都非常高,从而几乎不存在球体自身的尺寸精度的公差影响了球体的滚动能力的可能性。下轨道的每个球体接触R部分的圆弧长度(角度)通常大于上轨道的每个球体接触R部分的圆弧长度(角度),因此下轨道的球体接触R 部分的形状极大地影响了球体的滚动能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滑轨设备,包括具有不变横截面的下轨道、具有不变横截面的并且与所述下轨道能够自由地滑动接合的上轨道、以及多个球体,所述球体安装在所述下轨道和所述上轨道之间,其中所述球体包括多个上球体和多个下球体,所述上球体插入在形成在所述下轨道上的一对下轨道上球体接触R部分和形成在所述上轨道上的一对上轨道上球体接触部分之间;所述下球体插入在形成在所述下轨道上的一对下轨道下球体接触R部分和形成在所述上轨道上的一对上轨道下球体接触部分之间,并且满足以下条件Rl ≥Llrl,以及R2 ≥1. Ir2,其中rl表示所述下球体的所述半径,r2表示所述上球体的所述半径,Rl表示所述下轨道下球体接触R部分的所述曲率半径,以及R2表示所述下轨道上球体接触R部分的所述曲率半径。在所述上轨道的所述上轨道下球体接触部分和所述上轨道上球体接触部分之中, 至少所述上轨道上球体接触部分被形成为上轨道上球体接触R部分,该上轨道上球体接触 R部分被形成为在横截面中具有特定曲率的圆弧形,以及满足以下条件R2’ ^ 1. Ir2,其中 r2表示所述上球体的所述半径,以及R2’表示所述上轨道上球体接触R部分的所述曲率半径。所述上轨道的所述上轨道下球体接触部分被形成为上轨道下球体接触R部分,该上轨道下球体接触R部分被形成为在横截面中具有特定曲率的圆弧形,以及满足以下条件R1’ ^ 1. lrl,其中rl表示所述下球体的所述半径,以及R1’表示所述上轨道下球体接触R部分的所述曲率半径。所述下轨道包括下轨道底壁;一对下轨道侧壁,该一对下轨道侧壁分别从所述下轨道底壁的横向相对的侧部向上延伸;以及一对下轨道上壁,该一对下轨道上壁分别从所述一对下轨道侧壁的上端部朝着在横向方向所述下轨道的中心延伸;所述一对下轨道下球体接触R部分将所述一对下轨道侧壁分别连接到所述下轨道底壁;以及所述一对下轨道上壁接触R部分将所述一对下轨道上球体分别连接到所述一对下轨道侧壁。所述上轨道包括上轨道顶壁;一对上轨道侧壁,该一对上轨道侧壁分别在所述一对下轨道上壁之间向下延伸到所述下轨道当中;以及一对上轨道球体支承壁,该一对上轨道球体支承壁分别从所述一对上轨道侧壁的下端部向外并向上延伸,其中所述上轨道球体支承壁包括所述上轨道下球体接触部分和上轨道上球体接触部分,该上轨道下球体接触部分被形成为面向邻近的所述下轨道的所述下轨道下球体接触R部分,该上轨道上球体接触部分被形成为面向邻近的所述下轨道的所述下轨道上球体接触R部分。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滑轨设备,包括具有不变横截面的下轨道、具有不变横截面的并且与所述下轨道能够自由地滑动接合的上轨道、以及多个球体,所述球体安装在所述下轨道和所述上轨道之间。所述下轨道包括下轨道底壁;一对下轨道侧壁,该一对下轨道侧壁分别从相对于横向方向的下轨道底壁的两个端部处向上延伸;一对下轨道上壁,该一对下轨道上壁分别从所述一对下轨道侧壁的上端部朝着在横向方向的所述下轨道的中心延伸;一对下轨道下球体接触R部分,所述一对下轨道侧壁通过该一对下轨道下球体接触R 部分而分别连接到所述下轨道底壁;以及一对下轨道上球体接触R部分,所述一对下轨道上壁通过该一对下轨道上球体接触R部分而分别连接到所述一对下轨道侧壁。所述上轨道包括上轨道顶壁;一对上轨道侧壁,该一对上轨道侧壁与所述上轨道顶壁进行连续,并且该一对上轨道侧壁分别从相对于横向方向的所述上轨道顶壁的两个侧面而在所述一对下轨道上壁之间向下延伸并延伸到所述下轨道当中;以及一对上轨道球体支承壁,该一对上轨道球体支承壁分别从所述一对上轨道侧壁的下端部向外并向上延伸。所述一对上轨道球体支承壁的每一者都包括上轨道下球体接触部分和上轨道上球体接触部分,该上轨道下球体接触部分被形成为面向所述下轨道的一对下轨道下球体接触R部分的与其邻近的那个下轨道下球体接触R部分,该上轨道上球体接触部分被形成为面向所述下轨道的一对下轨道上球体接触R部分的与其邻近的那个下轨道上球体接触R部分。所述球体包括一对上球体和一对下球体,该一对上球体分别安装在所述下轨道的一对下轨道上球体接触R部分和所述上轨道的一对上轨道球体支承壁的上轨道上球体接触部分之间;所述一对下球体分别安装在所述下轨道的一对下轨道下球体接触R部分和所述上轨道的一对上轨道球体支承壁的所述上轨道下球体接触部分之间。所述下轨道的所述下轨道下球体接触R部分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下球体的半径,并且所述下轨道的下轨道上球体接触R部分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上球体的半径。注意到术语“R部分”表示下轨道或上轨道中的被形成为在横截面中具有特定曲率半径的圆弧形的那个部分。该曲率可以是圆形或者椭圆形。此外,术语“横向”表示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横向方向,并且术语“向外”表示从轨道的横截面中心向外的方向。尽管一对上轨道球体支承壁的每一者的上轨道上球体接触部分和上轨道下球体接触部分都可以被形成为扁平表面,但是理想地,在所述上轨道的一对上轨道球体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明弘
申请(专利权)人: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