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门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60883 阅读:3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门板结构,包括车门内板(1)和车门外板(2),所述车门内板(1)贴靠在车门外板(2)上,两者之间扣接固定在一起,并且车门内板(1)的周边与车门外板(2)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车门内板(1)的前下角朝着前下方变形延伸,形成搭片(1a),该搭片(1a)与车门外板(2)之间形成一个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的拆卸口(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拆卸操作简单、方便,能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拆卸的效率高;拆卸时不必借助工具,既能够避免车门内板的表面被划伤,又能够防止操作人员的手指被夹伤。(*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构件,特别涉及汽车上的门板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的门板总成一般由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组成,车门内板贴靠在车门外板上,两者之间通过多个相互配合的卡脚和卡孔固定在一起,并且车门内板的周边与车门外板的内壁相贴合。当车门内部机构(如扬声器、玻璃、玻璃升降器、门锁等)发生损坏时,需要拆掉车门内板才能进行维修。由于车门内板与车门外板之间扣接紧密,在拆卸的时候,必须借助螺丝刀先撬开车门内板的一角,然后才能用手将车门内板掰开。上述拆卸方式的不足在于1)操作繁琐,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并且效率较低。2)用螺丝刀撬开车门内板,容易划伤车门内板的表面,影响车门内板的外观。3)在用手掰开车门内板的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手指位于车门内板与车门外板之间,由于车门内板具有很大的回弹力,容易将操作人员的手指夹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拆卸方便的汽车门板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门板结构,包括车门内板(1)和车门外板(2),所述车门内板(1)贴靠在车门外板(2)上,两者之间扣接固定在一起,并且车门内板(1)的周边与车门外板(2)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车门内板(1)的前下角朝着前下方变形延伸,形成搭片(la),该搭片(Ia)与车门外板(2)之间形成一个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的拆卸口(3)。本技术在车门内板的前下角设置一块搭片,该搭片与车门外板组成拆卸口,能够让操作人员的四个手指顺利伸入其中,这样操作人员用手抓住搭片,即能将车门内板掀开,使车门内板从车门外板上拆下。与
技术介绍
相比,本技术一方面拆卸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操作人员的手指在车门内板与车门外板之间有足够的空间,可以确保手指不会被夹伤。同时,拆卸车门内板不再需要借助螺丝刀等工具,能够避免车门内板的表面被划伤。拆卸口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这样搭片的结构强度可靠,不会发生变形或损坏。拆卸口设置于车门内板的前下角,该处位置在打开或关闭车门的时候均不显眼,既不会影响车门总成的外观,也不会对驾乘人员的活动造成任何不利影响。为了简化结构、方便加工制作,所述拆卸口( 3 )为长方形或梯形。所述拆卸口(3)的宽度从敞口端向内逐渐减小,这样搭片占用的空间最小,强度更可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拆卸操作简单、方便,能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拆卸的效率高。32)拆卸时不必借助工具,既能够避免车门内板的表面被划伤,又能够防止操作人员的手指被夹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仰视图。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图4为图1的B-B剖视旋转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由车门内板1和车门外板2两大部分组成,所述车门内板1位于车门外板2的内侧,两者贴靠在一起,并通过多个相互配合的卡脚和卡孔固定,车门内板1的周边与车门外板2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车门内、外板1、2的造型及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做赘述。所述车门内板1的前下角朝着前下方变形延伸,形成搭片la,该搭片Ia与车门外板2之间形成一个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的拆卸口 3。所述拆卸口 3的敞口为长方形或梯形,并朝向前下方。拆卸口 3敞口的长度为75mm左右,宽度为IOmm左右,并且拆卸口 3的宽度从敞口端向内逐渐减小。拆卸口 3的空间足够操作人员的四个手指伸入,这样在拆卸车门内板1的时候,操作人员用手抓住搭片la,即能将车门内板1掀开、拆下,在不划伤车门内板1表面的前提下,能够保证操作人员的手指不会被夹伤。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门板结构,包括车门内板(1)和车门外板(2),所述车门内板(1)贴靠在车门外板(2)上,两者之间扣接固定在一起,并且车门内板(1)的周边与车门外板(2)的内壁相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内板(1)的前下角朝着前下方变形延伸,形成搭片(la),该搭片(Ia)与车门外板(2)之间形成一个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的拆卸口(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口(3)为长方形或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口(3)的宽度从敞口端向内逐渐减小。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门板结构,包括车门内板(1)和车门外板(2),所述车门内板(1)贴靠在车门外板(2)上,两者之间扣接固定在一起,并且车门内板(1)的周边与车门外板(2)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车门内板(1)的前下角朝着前下方变形延伸,形成搭片(1a),该搭片(1a)与车门外板(2)之间形成一个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的拆卸口(3)。本技术拆卸操作简单、方便,能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拆卸的效率高;拆卸时不必借助工具,既能够避免车门内板的表面被划伤,又能够防止操作人员的手指被夹伤。文档编号B60J5/04GK202319830SQ20112048000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8日专利技术者张鹏程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