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螺距坚果脱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56747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05:20
本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螺距坚果脱皮装置。变螺距坚果脱皮装置,包括由马达、机架、机壳组成,机壳内设有脱皮腔,所述的脱皮腔内设有变螺距脱皮辊、脱皮板,脱皮板固定在脱皮腔内,变螺距脱皮辊通过皮带轮与马达连接,机壳上设有连通至脱皮腔一端上部的进料斗和连通至脱皮腔下部的出料斗。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以变螺距脱皮辊作为挤压棍也为输送棍,螺纹深度与果皮厚度相适应,果实进出顺畅,不会出现果实在脱皮腔体内的卡堵现象。坚果无论新鲜与否都能脱壳,且不分需分级,一次进料,大小果都能脱去果荚皮。脱皮速度快,脱净率高,且不会损坏坚果内壳,大幅度的提高了果仁的质量等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螺距坚果脱皮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果壳脱壳机,具体是指一种变螺距坚果脱皮装置。技术背景坚果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深受人们喜欢。澳洲坚果是从澳大利亚引进的一种热带坚果品种,它有两层壳,最外一层是绿色的果荚,内层是棕黄色的坚硬外壳。 从田间收集来的坚果,最好在两天内去荚,以防止壳内的果实萌芽或腐烂。随着澳洲坚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加工成了抑制其发展的瓶颈之一,而解决其加工问题的关键是脱果荚皮。中国专利CN200810073650. 3公开了一种板式澳洲坚果脱壳机,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可固定作业亦可流动作业,每小时加工坚果800 1600kg,果实不需分级。这种板式澳洲坚果脱壳机在去除果荚皮的同时,坚果内壳容易被破坏或去除了。破坏或去除内壳的坚果果实容易变质发霉,保存时间短,因此,需要一种只去除坚果果荚皮,保留并且不破坏坚果内壳的加工机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脱皮速度快、脱皮率高、不损坏坚果内壳的变螺距坚果脱皮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变螺距坚果脱皮装置,包括由马达、机架、机壳组成,机壳内设有脱皮腔,所述的脱皮腔内设有变螺距脱皮辊、脱皮板, 脱皮板固定在脱皮腔内,变螺距脱皮辊通过皮带轮与马达连接,机壳上设有连通至脱皮腔一端上部的进料斗和连通至脱皮腔下部的出料斗。所述的机壳外设有与脱皮板连接的果荚皮导出板。所述的出料斗内分别设有果荚收集槽和果实收集槽。所述的马达和机壳设于机架上。所述机架下面设有轮子。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以变螺距脱皮辊作为挤压辊也为输送辊,螺纹深度与果皮厚度相适应,果实进出顺畅,不会出现果实在脱皮腔体内的卡堵现象。坚果无论新鲜与否都能脱壳,且不分需分级,一次进料,大小果都能脱去果荚皮。脱皮速度快,脱净率高,且不会损坏坚果内壳,大幅度的提高了果仁的质量等级。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变螺距坚果脱皮装置的剖视图。其中,1、马达;2、脱皮腔;3、进料斗;4、机壳;5、变螺距脱皮辊;6、脱皮板;8、果荚皮导出板;9、出料斗;10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变螺距坚果脱皮装置,包括由马达1、机架10、 机壳4组成,机壳4内设有脱皮腔2。所述的脱皮腔2内设有变螺距脱皮辊5、脱皮板6,机壳4外设有与脱皮板6连接的果荚皮导出板8。变螺距脱皮辊5的螺纹深度与果皮厚度相适应,保证果实进出顺畅,避免出现果实在脱皮腔2体内的卡堵现象。脱皮板6固定在脱皮腔2内。变螺距脱皮辊5通过皮带轮与马达1连接,马达1带动变螺距脱皮辊5转动,变螺距脱皮辊5作为挤压辊也为输送辊,使坚果在运送过程中受到挤压,果荚皮裂开,在脱皮板 6内果实脱出。机壳4上设有连通至脱皮腔2 —端上部的进料斗3和连通至脱皮腔2下部的出料斗9,出料斗9内分设有果荚收集槽和果实收集槽。果荚皮在果荚皮导出板8与变螺距脱皮辊5的间隙中流出,落入出料半的果荚收集槽中,种子则沿着果荚皮导出板8继续向前移动至出料斗9内的果实收集槽中。加工的坚果无论新鲜与否都能脱壳,且不分需分级,一次进料,大小果都能脱去果荚皮。脱皮速度快,脱净率高,且不会损坏坚果内壳,大幅度的提高了果仁的质量等级。所述的马达1和机壳4设于机架10上,机架10下面设有轮子,可方便农户在家里或者田间进行加工。总之,本技术虽然例举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说明,虽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除非这样的变化和改型偏离了本技术的范围,否则都应该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变螺距坚果脱皮装置,包括由马达(1)、机架(10)、机壳(4)组成,机壳(4)内设有脱皮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皮腔(2)内设有变螺距脱皮辊(5)、脱皮板(6),脱皮板 (6)固定在脱皮腔(2)内,变螺距脱皮辊(5)通过皮带轮与马达(1)连接,机壳(4)上设有连通至脱皮腔(2)—端上部的进料斗(3)和连通至脱皮腔(2)下部的出料斗(9)。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螺距坚果脱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4)外设有与脱皮板(6)连接的果荚皮导出板(8)。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螺距坚果脱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斗(9)内分别设有果荚收集槽和果实收集槽。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螺距坚果脱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达(1)和机壳(4)设于机架(10)上。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螺距坚果脱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下面设有轮子。专利摘要本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螺距坚果脱皮装置。变螺距坚果脱皮装置,包括由马达、机架、机壳组成,机壳内设有脱皮腔,所述的脱皮腔内设有变螺距脱皮辊、脱皮板,脱皮板固定在脱皮腔内,变螺距脱皮辊通过皮带轮与马达连接,机壳上设有连通至脱皮腔一端上部的进料斗和连通至脱皮腔下部的出料斗。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以变螺距脱皮辊作为挤压棍也为输送棍,螺纹深度与果皮厚度相适应,果实进出顺畅,不会出现果实在脱皮腔体内的卡堵现象。坚果无论新鲜与否都能脱壳,且不分需分级,一次进料,大小果都能脱去果荚皮。脱皮速度快,脱净率高,且不会损坏坚果内壳,大幅度的提高了果仁的质量等级。文档编号A23N5/00GK202286199SQ20112044437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者宋德庆, 崔振德, 曾辉, 杨为海, 薛忠, 连文伟, 邹明宏, 陆超忠 申请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德庆杨为海曾辉连文伟邹明宏陆超忠崔振德薛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