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柴油酯化酯交换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33232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柴油酯化酯交换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和与反应罐连接的反应物料循环管路,所述的反应罐的壳体上端设有轻相循环出口,反应罐的壳体下端设有重相循环出口,轻相循环出口和重相循环出口之间的反应罐壳体上设有轻相重相混合后循环入口,轻相循环出口和重相循环出口分别与反应物料循环管路相连接,并通过反应物料循环管路、循环泵、水力空化器、管道阀门与轻相重相混合后循环入口相连接;在反应罐内与轻相重相混合后循环入口连接有排管式液体分布器,排管式液体分布器与重相循环出口之间嵌入有U型管式加热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结单,设计合理,能耗低,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工程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柴油生产
,尤其是一种生物柴油酯化酯交换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工业生产过程中,原料油首先要甲酯化包括酯化和酯交换反应得到粗甲酯,而甲酯化过程装备必须保证1油脂和甲醇充分混合,保证非均相反应的相界面,促使反应快速进行;2在较高的醇油摩尔比甲醇与油脂的摩尔比下反应,保证甲醇过量,促使油脂转化率高,反应快速进行;3反应装置需要适合不同生产规模,不能单纯从反应装置的复制来实现产能放大。现有的生物柴油工业反应装置多用机械搅拌反应器,混合主要靠搅拌桨来实现, 因搅拌过程中液体局部容易形成小循环,致使油脂和甲醇催化剂不能充分接触、混合,从而反应速率慢、效率较低;另外,采用搅拌结构,反应罐越大,搅拌功率越大,不利于工业放大。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1301312C所述装置采用水力空化器预混合,在水力空化器内形成负压区,产生空化泡以及空化泡长大和剧烈的崩溃,有利于管道内甲醇催化剂相与油相的充分搅动混合、乳化,使得两相界面迅速增大,在反应罐内快速反应并循环;反应罐底部为循环出口,顶部或侧面为循环入口,动力来自循环泵,但采用该装置,反应罐内甲醇催化剂相与油相容易分层,循环过程造成重相循环空化,而不是轻相和重相一起循环并空化,不利于反应快速进行。中国专利CN201241095Y所述反应装置,除采用水力空化器预混合外, 在反应罐内还配有搅拌,能有效防止预混合好的甲醇催化剂相与油相分层,但能耗加大,反应罐不易于进一步放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是要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生物柴油酯化酯交换反应装置,该装置结构结单,设计合理,能耗低,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工程放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生物柴油酯化酯交换反应装置,特别涉及用废弃动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工艺中的一种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和与反应罐连接的反应物料循环管路,所述的反应罐的壳体上端设有轻相循环出口,反应罐的壳体下端设有重相循环出口,轻相循环出口和重相循环出口之间的反应罐壳体上设有轻相重相混合后循环入口,轻相循环出口和重相循环出口分别与反应物料循环管路相连接,并通过反应物料循环管路、循环泵、水力空化器、管道阀门与轻相重相混合后循环入口相连接;在反应罐内与轻相重相混合后循环入口连接有排管式液体分布器,排管式液体分布器与重相循环出口之间嵌入有U型管式加热器。作为优选,所述反应物料循环管路与原料进口分别与循环泵的输入端相连接,循环泵的输出端一路与反应产物出口相连接,另一路通过水力空化器与轻相重相混合后循环入口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排管式液体分布器包括分布器总管和分布器支管,在分布器支3管的底部设置有分布器支管分布孔,孔径在l_20mm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应罐的壳体顶部设有放空口和人孔。作为优选,所述反应罐的壳体上端的轻相循环出口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反应罐的壳体下端的重相循环出口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作为优选,所述的循环泵采用扬程在30-50m的离心泵。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应罐的壳体材料采用碳钢、不锈钢、塑料PE,PP, PO或碳钢衬塑材质。作为优选,所述循环管路上的水力空化器两端通过法兰与管道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效果是通过循环管路上的水力空化器,反应物料中原料油与甲醇催化剂实现了微观初混合,极大的提高了酯化酯交换相反应所需要的相界面积,提高了反应速率;通过控制反应罐的轻相循环出口和重相循环出口体积流量,一方面保证了进入循环管路上水力空化器的物料是原料油与甲醇催化剂的混合物,另一方面通过循环管路的阀门能实现最佳的醇油摩尔比下空化混合,并在反应罐内快速反应,这样操作的有益效果是减少了一次性甲醇投入量,提高了原料油的转化率,减少了循环时间,大大降低了循环泵的能耗;通过反应罐内的排管式液体分布器,使得微观混合好的反应物料在反应罐水平方向上浓度、温度和流速均勻分布,有利于反应罐内反应均勻进行;采用排管式液体分布器,有利于反应罐的放大,罐内无需搅拌器,大大降低了能耗。利用本专利技术装置生产生物柴油,设备简单,投资小,能耗低,效果好,已在年产3万吨和15万吨生物柴油工业装置上成功应用,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与传统搅拌反应釜相比,年节能50%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接排管式液体分布器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接排管式液体分布器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反应罐1,放空口 1-1,人孔1-2,轻相循环出口 1-3,重相循环出口 1-4,轻相重相混合后循环入口 1-5,排管式液体分布器1-6,分布器总管1-6-1,分布器支管 1-6-2,分布器支管分布孔1-6-3,U型管式加热器1-7,加热蒸气入口 1_8,加热蒸气冷凝水出口 1-9,循环泵2,水力空化器3,压力表4,反应物料循环管路5,流量计6,原料进口 7,反应产物出口 8,进料阀9,循环泵入口总阀10,出料阀11,空化器开关阀12,加热蒸气进口阀 13,冷凝水排出阀14,疏水器进口阀15,反应罐循环入口阀16,反应罐顶部放空阀17,反应罐轻相循环出口阀18,反应罐重相循环出口阀19。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这种生物柴油酯化酯交换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1和与反应罐1连接的反应物料循环管路5,反应罐1的壳体材料采用碳钢、不锈钢、塑料ΡΕ,ΡΡ,Ρ0或碳钢衬塑材质。反应罐1的壳体顶部设有放空口 1-1、反应罐顶部放空阀17和人孔1-2,所述的反应罐1的壳体上端设有一个或多个轻相循环出口 1-3,反应罐1的壳体下端设有一个或多个重相循环出口 1-4,轻相循环出口 1-3和重相循环出口 1-4之间的反应罐1壳体上设有轻相重相混合后循环入口 1-5。轻相循环出口 1-3通过反应罐轻相循环出口阀18、流量计6与反应物料循环管路5相连接,重相循环出口 1-4通过反应罐重相循环出口阀19与反应物料循环管路5相连接,汇总到一路后通过循环泵入口总阀10与循环泵2的输入端相连接,原料进口 7通过进料阀9与循环泵2的输入端相连接,其中循环泵2采用扬程在30-50m的离心泵;循环泵2的输出端一路通过出料阀11与反应产物出口 8相连接,另一路通过空化器开关阀12、水力空化器3、反应罐循环入口阀16与轻相重相混合后循环入口 1-5相连接,空化器开关阀12和水力空化器3之间的管道上连接有压力表4。如图2-3所示,在反应罐1内与轻相重相混合后循环入口 1-5连接有排管式液体分布器1-6,所述的排管式液体分布器1-6包括分布器总管1-6-1和分布器支管1-6-2,在分布器支管1-6-2的底部设置有分布器支管分布孔1-6-3。在排管式液体分布器1-6与重相循环出口 1-4之间嵌入有U型管式加热器1-7,加热蒸气入口 1-8通过加热蒸气进口阀13与U型管式加热器1-7进口相连接,U型管式加热器1-7出口分别与冷凝水排出阀14、疏水器进口阀15相连接。利用以上装置进行酯化酯交换反应的步骤是打开进料阀9,启动循环泵2,打开循环泵入口总阀10、空化器开关阀12、反应罐循环入口阀16,关闭装置其它阀,预热好的原料油和甲醇催化剂混合物料依次通过原料进口 7、循环泵2、水力空化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计建炳聂勇何相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