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脱色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1273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脱色剂,其由双氰胺甲醛缩聚物与聚环氧氯丙烷胺树脂共聚制成。相对于传统双氰胺甲醛脱色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脱色剂的分子量和阳离子度比大大提高,从而改善了聚合物的脱色效果。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脱色剂单独使用即可实现脱色功能,无需另外添加铝系、铁系混凝剂,不仅缩短了混凝处理工艺流程,而且简化了水处理的操作程序,进而节省了染色废水的处理成本。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新型脱色剂作为一种高效水处理药剂,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染色废水的脱色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是一种水溶性氨基树脂与环氧氯丙烷胺共聚的有机阳离子型脱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工业废水中,高色度的纺织印染废水、皮革染色废水、造纸废水等均因水中添加各种染料和含有发色基团的物质而导致废水色度高,极难被直接生化降解处理,必须先经混凝脱色或混凝气浮预处理脱色之后才能进入后续生化处理系统。一般的聚合铝、聚合铁或铝铁复合净水剂均达不到良好的脱色效果,尤其是在处理亲水性强的活性染料废水时, 铝系及铁系净水剂几乎无能为力。因此,染色废水的治理,特别是脱色处理,是当今国内外废水处理中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大量的实验发现,双氰胺甲醛缩聚物具有脱除高色度废水的特殊功能,它本身属于聚铵盐类阳离子有机物,能够使废水中的染料和发色基团负电荷被中和而失稳,并形成絮凝体从水中分离,完成部分脱色功能。但是在实际废水处理过程中发现,单纯的双氰胺甲醛缩聚物也存在诸多弊端,如双氰胺甲醛缩聚物因自身分子量较小以及阳离子度有限,不能单独作为脱色药剂,需要与铝系或铁系净水剂配合使用才能发挥脱色效果,同时工艺流程长,操作也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传统双氰胺甲醛缩聚物自身分子量小、阳离子度低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一种新型染色脱色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脱色剂,所述脱色剂是由A组份与B组份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的产物按质量份数比为100 20-50取A组份和B组份,向反应釜中投加A组份和B组份,控制反应釜转速30-60转/分钟,在80-95°C条件下共聚反应1_2小时,冷却出料,即得到透明粘稠的新型脱色剂,其中,A组份是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复合型双氰胺甲醛缩聚物按摩尔份数比 1.0 0.3-1.3 1.5-2.5 0.8-1.6 0.01-0.1 0. 01-0. 03 取双氰胺、尿素、甲酸、 氯化铵、氯化铝、氯化钙,将甲醛、尿素及双氰胺投入反应釜中,升温到40-60°C,加入3/4的氯化铵,在温度不超过100°C条件下,搅拌反应30-60分钟,待温度降低到70°C时,投加余下 1/4的氯化铵反应10-60分钟,然后投加氯化铝及氯化钙,继续反应30-60分钟,即得到复合型双氰胺甲醛缩聚物;B组份是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的聚环氧氯丙烷胺树脂按摩尔份数比0.5-1.0 1.0 0.2-0.6 0. 01-0. 04取二乙烯三胺、环氧氯丙烷、二甲胺、乙二胺,将上述比例的环氧氯丙烷投加到反应釜中,在搅拌下均勻滴加二乙烯三胺,然后滴加二甲胺, 最后加入乙二胺,保温70-80°C条件下搅拌反应3-4小时,制备出固含量65-70%改聚环氧氯丙烷胺的粘稠液体,即为B组份。—种制备上述新型脱色剂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A组份复合型双氰胺甲醛缩聚物的合成按摩尔份数比 1.0 0.3-1.3 1.5-2.5 0.8-1.6 0. 01-0. 1 0. 01-0. 03 取双氰胺、尿素、甲醛、氯化铵、氯化铝、氯化钙,将甲醛、尿素及双氰胺投入反应釜中,升温到 40-60°C,加入3/4的氯化铵,在温度不超过100°C条件下,搅拌反应30-60分钟,待温度降低到70°C时,投加余下1/4的氯化铵反应10-60分钟,然后投加氯化铝及氯化钙,继续反应 30-60分钟,得到复合型双氰胺甲醛缩聚物;(2)B组份聚环氧氯丙烷胺树脂的合成按摩尔份数比0.5-1.0 1.0 0.2-0.6 0. 01-0. 04取二乙烯三胺、环氧氯丙烷、二甲胺、乙二胺,将上述比例的环氧氯丙烷投加到反应釜中,在搅拌下均勻滴加二乙烯三胺, 然后滴加二甲胺,最后加入乙二胺,保温70-80°C条件下搅拌反应3-4小时,制备出固含量 65-70%改聚环氧氯丙烷胺的粘稠液体,即为B组份;(3)新型脱色剂的合成按质量份数比为100 20 50取A组份和B组份,向反应釜中投加A组份和B组份, 控制反应釜转速30-60转/分钟,在80-95°C条件下共聚反应1_2小时,冷却出料,即得到透明粘稠的新型脱色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脱色剂的制备方法实现了对传统双氰胺甲醛脱色剂的改性,通过延长双氰胺甲醛缩聚物的分子链,大大提高了脱色剂的分子量及阳离子度,从而改善了聚合物的脱色效果,并且产品长期存放也不会结块。另外,本专利技术脱色剂单独使用即可实现对染色废水的脱色功能,无需另外添加铝系、铁系混凝剂,不仅缩短了混凝处理工艺流程,而且简化了水处理的操作程序,进而节省了染色废水的处理成本。此外,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新型脱色剂作为一种高效水处理药剂,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染色废水的脱色处理。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染色脱色剂,其通过以下步骤制成 (I)A组份复合型双氰胺甲醛缩聚物的合成本专利技术A组份不同于传统双氰胺甲醛缩聚物,A组份的合成过程引入了尿素、氯化铝和氯化钙,对传统双氰胺甲醛缩聚物进行了改性,从而实现了无机与有机的复配脱色功能,既提高了产品的固含量又改善了产品的脱色絮凝性能。制备复合型双氰氨甲醛缩聚物的原料及配比为(单位mol)双氰胺1. 0尿素0. 3-1. 3甲醛1. 5-2. 5氯化铵0. 8-1. 6氯化铝0. 01-0. 1氯化钙0. 01-0. 03将工业级甲醛、尿素及双氰胺投入带搅拌及加热装置的耐酸反应釜中,升温到 40-60°C,加入3/4的氯化铵,反应体系快速升温,在温度不超过10(TC条件下,搅拌反应 30-60分钟,待温度降低到70°C时,再投加余下1/4的氯化铵反应10-60分钟,然后投加氯化铝及氯化钙,再继续反应30-60分钟,得到固含量60-65%的复合型双氰胺甲醛缩聚物。其中,A组份双氰胺甲醛缩聚物的结构式为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脱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剂是由A组份与B组份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的产物按质量份数比为100 20-50取A组份和B组份,向反应釜中投加A组份和B 组份,控制反应釜转速30-60转/分钟,在80-95°C条件下共聚反应1_2小时,冷却出料,即得到透明粘稠的新型脱色剂,其中,A组份是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复合型双氰胺甲醛缩聚物按摩尔份数比 1.0 0.3-1.3 1.5-2.5 0.8-1.6 0.01-0.1 0. 01-0. 03 取双氰胺、尿素、甲醛、氯化铵、氯化铝、氯化钙,将甲醛、尿素及双氰胺投入反应釜中,升温到 40-60°C,加入3/4的氯化铵,在温度不超过100°C条件下,搅拌反应30-60分钟,待温度降低到70°C时,投加余下1/4的氯化铵反应10-60分钟,然后投加氯化铝及氯化钙,继续反应 30-60分钟,即得到复合型双氰胺甲醛缩聚物;B组份是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的聚环氧氯丙烷胺树脂按摩尔份数比0.5-1.0 1.0 0.2-0.6 0.01-0. 04取二乙烯三胺、环氧氯丙烷、二甲胺、乙二胺,将上述比例的环氧氯丙烷投加到反应釜中,在搅拌下均勻滴加二乙烯三胺,然后滴加二甲胺,最后加入乙二胺,保温70-80°C条件下搅拌反应3-4小时,制备出固含量65-70%改聚环氧氯丙烷胺的粘稠液体,即为B组份。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脱色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A组份复合型双氰胺甲醛缩聚物的合成按摩尔份数比 1.0 0.3-1.3 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申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中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