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角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9121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0 0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倒角刀,包括刀杆和刀头,所述的刀头上设置有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刃和第三切削刃,刀杆与刀头之间设置有与刀杆轴向成30°锥角的直径缩小的过度面,第一切削刃与过度面的下端连接,第一切削刃与刀杆轴向平行,第二切削刃与第一切削刃的下端连接,第二切削刃与刀杆轴向的夹角为6.71°,第三切削刃设置于刀头的下端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倒角刀加工面光洁度好,加工效率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刀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对PC塑胶件进行倒角加工的倒角刀
技术介绍
在对PC塑胶件进行倒角时,通常是用普通的钻头或车刀进行倒角,对于一些具有沟槽的工件加工时,需要先加工出一个沟槽,然后再做倒角,无法一次完成沟槽的加工和倒角,加工效率低,而且因为是分两步进行加工,所以加工表面的光洁度往往无法达到要求, 加工表面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现有的倒角工具加工PC塑胶件时,加工表面光洁度无法达到要求,加工表面质量差得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前述问题的倒角刀。能够实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倒角刀,包括刀杆和刀头,所述的刀头上设置有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刃和第三切削刃,刀杆与刀头之间设置有与刀杆轴向成30°锥角的直径缩小的过度面,第一切削刃与过度面的下端连接,第一切削刃与刀杆轴向平行,第二切削刃与第一切削刃的下端连接,第二切削刃与刀杆轴向的夹角为6. 71°,第三切削刃设置于刀头的下端面上。所述的第二切削刃的垂直高度为1. 19mm 1. 21mm。所述的第三切削刃的长度为1. 71mm 1. 73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因为本技术的倒角刀具有三段切削刃,在刀头下端面上的第三切削刃主要功能是开槽,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的功能为倒角,通过三段切削刃的配合,可以一次性完成开槽和倒角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因为加工连贯性因此加工表面光洁度好,提高了加工件的表面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中,1为刀杆,2为刀头,3为第一切削刃,4为第二切削刃,5为第三切削刃,6为过度面。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倒角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杆1和刀头2,所述的刀头2上设置有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刃4和第三切削刃5,刀杆1与刀头2之间设置有与刀杆1轴向成30°锥角a的直径缩小的过度面6,第一切削刃与过度面6的下端连接,第一切削刃与刀杆1轴向平行,第二切削刃4与第一切削刃的下端连接,第二切削刃4与刀杆1轴向的夹角b为6. 71°,第三切削刃5设置于刀头2的下端面上;所述的第二切削刃4的垂直高度为1. 19mm 1. 21mm ;所述的第三切削刃5的长度为1. 71mm 1. 73mm。权利要求1.一种倒角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杆和刀头,所述的刀头上设置有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刃和第三切削刃,刀杆与刀头之间设置有与刀杆轴向成30°锥角的直径缩小的过度面,第一切削刃与过度面的下端连接,第一切削刃与刀杆轴向平行,第二切削刃与第一切削刃的下端连接,第二切削刃与刀杆轴向的夹角为6. 71°,第三切削刃设置于刀头的下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角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切削刃的垂直高度为 1. 19mm 1. 2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角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切削刃的长度为1.71mm 1. 73mm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倒角刀,包括刀杆和刀头,所述的刀头上设置有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刃和第三切削刃,刀杆与刀头之间设置有与刀杆轴向成30°锥角的直径缩小的过度面,第一切削刃与过度面的下端连接,第一切削刃与刀杆轴向平行,第二切削刃与第一切削刃的下端连接,第二切削刃与刀杆轴向的夹角为6.71°,第三切削刃设置于刀头的下端面上。本技术的倒角刀加工面光洁度好,加工效率高。文档编号B23B27/00GK202291442SQ20112031951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专利技术者徐文伟, 徐斌斌 申请人:常州市桦辉永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斌徐文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桦辉永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