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锴荣专利>正文

注塑机模具过渡流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72012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2 0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注塑机模具过渡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注塑机喷嘴和模具浇道口之间的支架和过渡料筒,其中,所述的支架固定在注塑机的固定模板上,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连接注塑机喷嘴后供熔料通过的流道,所述过渡料筒的入口对应于所述流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过渡料筒的出口连接模具的热流板并于设置在所述热流板上的浇道口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注塑机喷嘴和模具之间设置了过渡流道,这样喷嘴在注射时不直接施力于模具的热流道板,而是经该过渡流道将熔料送入,有效避免了注塑机喷嘴在注塑时因为模具合模方向和注射方向垂直而无法有效固定热流道板所造成的喷嘴损坏热流道板的情况,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塑料注塑机,具体指一种注塑机模具过渡流道
技术介绍
注塑机从结构上分共有三种,分别是立式注塑机、卧式注塑机和立卧式注塑机。对于前两种,其注射方向和锁模方向是相同的;而对于立卧式注塑机则是立式锁模、卧式注射,锁模方向和注射方向是垂直的。注塑机的合模机构通常包括注塑机的定模板,设置在注射机定模板上含热流道板的雌模,设置在注塑机动模板上的雄模和动模板。合模后,注塑机喷嘴内的熔料首先进入热流道板内的热流道,从热流道内进入模腔。在注射方向和锁模方向一致时,注塑机喷嘴注射时其碰撞力只是简单的挤压模具的浇道口,浇道口直接固定在模具的固定板上,不会出现造成热流道板和模具错位因此损坏热流道板现象。而对于立卧式注塑机,由于注射方向和锁模方向相垂直,注射时会横向推动热流道板,使热流道板与雌模发生错位,使熔料不能顺畅地进入模腔;严重的会损坏、报废模具。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现有技术采用在注塑机的定模板上设置特别的止挡件来固定热流道板,或者需要特别定制注塑机的模具来精确固定热流道模板。这些方法均需在制造注塑机时特别定制,成本高,并且只能针对某一结构定制的模具,不能适用于不同的结构的模具,通用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在立卧式注塑机上使用、对不同结构的模具通用性好且制造成本低的注塑机模具过渡流道。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注塑机模具过渡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注塑机喷嘴和模具浇道口之间的支架和过渡料筒,其中,所述的支架固定在注塑机的固定模板上,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连接注塑机喷嘴后供熔料通过的流道,所述过渡料筒的入口对应于所述流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过渡料筒的出口连接模具的热流板并于设置在所述热流板上的浇道口相连通。为了方便、稳固地连接过渡料筒与模具,可以在所述过渡料筒尾部设有将该过渡料筒固定到模具上的连接座。较好的,该连接座可以选用连接法兰。所述过渡料筒可以选用具有保温性能的材料制备,或者,为了防止熔料在经过过渡料筒时降温冷却产生凝固,也可以在所述过渡料筒外套设有保温套或加热套。上述各方案中的支架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例如单纯的几何形状的板、块,或者其它结构的组合体;较好的,所述的支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注塑机的固定模板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连接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连接板两侧端的加固板;所述的流道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板上。该结构比较简单,方便加工和装配,并且该结构的稳固性和强度均比较理想。过渡料筒可以连接在连接板的侧面上,较好的,可以是所述过渡料筒的头部穿过所述连接板上的流道以与注塑机的喷嘴相连接,并且所述过渡料筒的头部上设有能缓冲注塑机喷嘴碰撞力的缓冲座,该缓冲座固定在所述的连接板上。该结构方便加工和装配,并且装配后的结构连接稳固,耐碰撞抵抗性强。较好的,所述的缓冲座可以选用连接法兰。较好的,所述的加固板可以为三角形结构,该结构即用料节省,同时其强度又最好。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在注塑机喷嘴和模具之间设置了过渡流道,这样喷嘴在注射时不直接施力于模具的热流道板,而是经该过渡流道将熔料送入,有效避免了注塑机喷嘴在注塑时因为模具合模方向和注射方向垂直而无法有效固定热流道板所造成的喷嘴损坏热流道板的情况,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装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分解结构的立体示意图3为本图1的剖视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该注塑机模具过渡流道包括底座1、连接板2、加固板3和过渡料筒4等部件。其中底座1,为该过渡流道与模具底板之间的连接件,其上设有多个螺孔11。安装时用螺钉将底座1固定到注塑机的固定模板8上。连接板2,垂直于底座1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底座1和连接板2为一体结构。连接板2的正面即对向注塑机喷嘴的一面上设有用于连接模具7的缓冲座41,缓冲座41与连接板2之间采用螺钉连接;连接板2和缓冲座41上设有贯通的用于供过渡料筒穿过的通孔 21。加固板3,有两块,为三角形结构,分别设置在底座1和连接板2的两侧端面上,用于加固该过渡流道,以增加该过渡流道的稳固力。过渡料筒4,其头部入口处穿过设置在连接板2和缓冲座41上的通孔22外露,以方便与注塑机喷嘴的连接;过渡料筒4的入口与注塑机的喷嘴相适配。过渡料筒的尾部出口处设有连接座42,通过该连接座42与模具的连接从而将过渡料筒4连接到模具上并与模具的浇道口相连通。并且过渡料筒的出口连通流道21 ;过渡料筒的入口与注塑机6的喷嘴相适配。保温套5,套设在过渡料筒4外,用于对流经过渡料筒的熔料进行保温,以避免熔料在流经过渡料筒后受冷凝固。本实施例中的保温套有两个,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长度与所述过渡料筒相适配的一个保温套。如图4所示,该注塑机模具过渡流道的工作原理如下熔料注射时,注射座前移,喷嘴碰触到缓冲座41后,熔料由喷嘴进入过渡料筒4 内,经由过渡料筒4、模具的浇道口进入模具的热流道板,再由模具的热流道板进入模的模腔内成型。由于喷嘴不直接施力于模具的热流道板,而是经该过渡流道将熔料送入,有效避免了注塑机喷嘴在注塑时,因为模具合模方向和住宿方向垂直而无法有效固定模具热流道板而造成喷嘴损坏模具热流道板的情况,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注塑机模具过渡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注塑机喷嘴和模具浇道口之间的支架和过渡料筒,其中,所述的支架固定在注塑机的固定模板上,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连接注塑机喷嘴后供熔料通过的流道,所述过渡料筒的入口对应于所述流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过渡料筒的出口连接模具的热流板并于设置在所述热流板上的浇道口相连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模具过渡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料筒尾部设有将该过渡料筒固定到模具上的连接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塑机模具过渡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料筒外套设有保温套或加热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过渡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注塑机的固定模板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连接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连接板两侧端的加固板;所述的流道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过渡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料筒的头部穿过所述连接板上的流道以与注塑机的喷嘴相连接,并且所述过渡料筒的头部上设有能缓冲注塑机喷嘴碰撞力的缓冲座,该缓冲座固定在所述的连接板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过渡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板为三角形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过渡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和所述的缓冲座为连接法兰。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注塑机模具过渡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注塑机喷嘴和模具浇道口之间的支架和过渡料筒,其中,所述的支架固定在注塑机的固定模板上,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连接注塑机喷嘴后供熔料通过的流道,所述过渡料筒的入口对应于所述流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过渡料筒的出口连接模具的热流板并于设置在所述热流板上的浇道口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在注塑机喷嘴和模具之间设置了过渡流道,这样喷嘴在注射时不直接施力于模具的热流道板,而是经该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锴荣陈国永
申请(专利权)人:汪锴荣陈国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