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散结构三段式客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4200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6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散结构三段式客车车架,包括前段梁、中段梁、后段梁,所述前段梁、后段梁为桁架结构,所述中段梁的两端向下侧倾斜,所述前段梁、后段梁与中段梁之间采用角钢连接;所述中段梁的中部为行李架,在行李架的中部垂直方向增设支撑杆;所述后段梁的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之间相隔的宽度为120mm~125mm,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梁的宽度为70mm、高度为50mm。本发明专利技术离散结构三段式客车车架,减轻了汽车重量,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同时又要保证车架结构的刚度、强度和模态与原车架相差不大,使减重后的车架在安全的使用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机构,具体是指一种离散结构三段式客车车架。技术背景国内现有客车的三段式车架,前段、中段、后段梁都是采用型钢与箱型钢板焊接而成,这种车架结构笨重,不符合轻量化设计的要求。为了减轻汽车重量,实现节能环保目标, 有必要对车架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重量轻、结构简单的离散结构三段式客车车架。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离散结构三段式客车车架,包括前段梁、中段梁、后段梁,所述前段梁、后段梁为桁架结构,所述中段梁的两端向下侧倾斜,所述前段梁、后段梁与中段梁之间采用角钢连接。所述前段梁、后段梁与中段梁之间采用角钢连接,具体是中段梁的两个端部通过角钢分别与前段梁、后段梁连接。所述中段梁的中部为行李架,在行李架的中部垂直方向增设支撑杆。所述后段梁的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之间相隔的宽度为120mm 125mm,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梁的宽度为70mm、高度为5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离散结构三段式客车车架,减轻了汽车重量,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同时又要保证车架结构的刚度、强度和模态与原车架相差不大,使减重后的车架在安全的使用范围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离散结构三段式客车车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离散结构三段式客车车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离散结构三段式客车车架,包括前段梁1、中段梁2、后段梁4,所述前段梁1、后段梁4为桁架结构,所述中段梁1的两端向下侧倾斜;所述前段梁1、 后段梁4与中段梁2之间采用角钢连接,具体是中段梁2的两个端部通过角钢分别与前段梁1、后段梁4连接。角钢长度为170mm的、Z 90x56x5。中段梁2长度为6193mm。所述中段梁1的中部为行李架3,在行李架3的中部垂直方向增设支撑杆3-1,与交叉支撑杆相交。所述后段梁4的第一支撑梁4-1与下第二支撑梁4-2之间相隔的宽度为 120mm 125mm,第一支撑梁4-1和第二支撑梁4-2的梁的宽度为70mm、高度为50mm。支撑杆厚度为6mm。第一支撑梁4-1与第二支撑梁4-2之间连接柱可以采用矩形型材。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为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离散结构三段式客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段梁、中段梁、后段梁,所述前段梁、后段梁为桁架结构,所述中段梁的两端向下侧倾斜,所述前段梁、后段梁与中段梁之间采用角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散结构三段式客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梁、后段梁与中段梁之间采用角钢连接,具体是中段梁的两个端部通过角钢分别与前段梁、后段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散结构三段式客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梁的中部为行李架,在行李架的中部垂直方向增设支撑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散结构三段式客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梁的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之间相隔的宽度为120mm 125mm,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的梁的宽度为70mm、高度为50mmo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散结构三段式客车车架,包括前段梁、中段梁、后段梁,所述前段梁、后段梁为桁架结构,所述中段梁的两端向下侧倾斜,所述前段梁、后段梁与中段梁之间采用角钢连接;所述中段梁的中部为行李架,在行李架的中部垂直方向增设支撑杆;所述后段梁的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之间相隔的宽度为120mm~125mm,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梁的宽度为70mm、高度为50mm。本专利技术离散结构三段式客车车架,减轻了汽车重量,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同时又要保证车架结构的刚度、强度和模态与原车架相差不大,使减重后的车架在安全的使用范围内。文档编号B62D21/08GK102490787SQ20111038037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5日专利技术者兰凤崇, 李毅, 陈吉青, 马聪承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聪承兰凤崇陈吉青李毅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