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器传动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9948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速器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包括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构成的齿轮副,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配对啮合传递动力扭矩,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副的传动比i=6.5,模数m为12.338,螺旋角β为40°32′,主动锥齿轮的分度圆弧齿厚S为22.364mm。该减速器传动齿轮中的齿轮副技术参数优化后,提高了齿部的抗弯疲劳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了齿轮副的重合系数和啮合质量,进而提高了齿轮副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速器,具体涉及一种减速器的传动齿轮。
技术介绍
现有卷扬机减速器中的齿轮副模数m为9,主动锥齿轮的分度圆弧齿厚S为 21. 75mm,其齿部强度不够高,重合系数较低,工作平稳性较差,故障率较高,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工作平稳、故障率低的新型压路机减速器传动齿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减速器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包括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构成的齿轮副,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配对啮合传递动力扭矩,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副的传动比i= 6.5,模数m为12. 338,螺旋角β为 40° 32',主动锥齿轮的分度圆弧齿厚S为22. 364mm。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减速器传动齿轮中的齿轮副技术参数优化后,提高了齿部的抗弯疲劳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了齿轮副的重合系数和啮合质量,进而提高了齿轮副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减速器传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动锥齿轮;2、从动锥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减速器传动齿轮,该所述传动齿轮包括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构成的齿轮副,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配对啮合传递动力扭矩,所述齿轮副的传动比i = 6.5,模数m为12.338,螺旋角β为40° 32',主动锥齿轮的分度圆弧齿厚S为22. 364mm。该减速器传动齿轮中的齿轮副技术参数优化后,提高了齿部的抗弯疲劳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了齿轮副的重合系数和啮合质量,进而提高了齿轮副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减速器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包括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构成的齿轮副, 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配对啮合传递动力扭矩,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副的传动比i = 6.5,模数m为12.338,螺旋角β为40° 32',主动锥齿轮的分度圆弧齿厚S为 22. 364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速器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包括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构成的齿轮副,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配对啮合传递动力扭矩,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副的传动比i=6.5,模数m为12.338,螺旋角β为40°32′,主动锥齿轮的分度圆弧齿厚S为22.364mm。该减速器传动齿轮中的齿轮副技术参数优化后,提高了齿部的抗弯疲劳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了齿轮副的重合系数和啮合质量,进而提高了齿轮副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16H1/14GK202251681SQ20112033810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8日专利技术者冯晚平, 田琴亚, 谷晓金, 鲁杰 申请人:江阴克威齿轮箱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晚平田琴亚谷晓金鲁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克威齿轮箱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