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折极耳装置,属于电池制造设备领域。该装置包括底板,以及固定在底板上的极耳成形装置、压极耳装置和电池定位装置;极耳成形装置通过侧立板固定在底板上,压极耳装置通过前立板固定在底板上。该装置结构简单,三轴气缸可上下调节安装,操作人员只需要按要求调整好定位板及合适高度就能对焊接后电池极耳进行折弯成形;操作方便灵活,产品效果好,一致性高,降低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折极耳装置,属于电池制造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制片成形后,经叠片成所需要的电芯,然后焊接极耳,(把电芯极耳和盖板上连接片经超声波焊接成一体,分别连接正极和负极),焊接后需要折成一定的形状在电芯入壳后扣盖合缝,经激光焊接壳体与盖板缝隙后形成一个方形电池外形,经注液、化成后用钢珠封闭盖板,再经分容后形成产品锂动力电池。折极耳是其中入壳扣盖前的一道工序。 传统的电池焊接后折极耳靠手工完成,用手工不容易控制,(因极耳焊接位在中心位置,且焊点硬化需在焊点的前端形成一个圆弧形),极耳焊点后端(即连接电芯部位)很软,且和焊点前端圆弧以焊点位相对称(盖板和电芯在轴向平行并与电芯等距),弯折的形状不规贝U,容易造成极片不整齐或外露,短路率高;又因焊接后电池焊接点位置硬化强度高,人工弯折劳动强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折极耳装置,该装置包括有固定在底板上的极耳成形装置、压极耳装置和电池定位装置;操作人员只需要按要求调整好定位板及合适高度就能对焊接后电池极耳进行折弯成形;操作方便灵活,产品效果好,一致性高,降低劳动强度。本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动力电池折极耳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有底板,以及固定在底板上的极耳成形装置、压极耳装置和电池定位装置;所述的极耳成形装置通过侧立板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压极耳装置通过前立板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极耳成形装置包括有三轴气缸II和折弯手指,所述的三轴气缸II安装在侧立板上,侧立板纵向固定在底板上,折弯手指固定在三轴气缸II的连接板上。所述的三轴气缸II可上下调节安装在侧立板上。所述的压极耳装置包括有三轴气缸I和压极耳手指,所述的三轴气缸I安装在前立板上,前立板横向固定在底板上,压极耳手指固定在三轴气缸I的连接板上。所述的三轴气缸I可上下调节安装在前立板上。所述的电池定位装置包括有电池定位槽、直线滑块、电池极耳固定台和直线轴承导轨,所述的电池极耳固定台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直线轴承导轨平行侧立板沿纵向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的电池定位槽底部通过直线滑块设置在直线轴承导轨上。所述的直线轴承导轨两端设有定位块。本技术的优点是该装置结构简单,三轴气缸可上下调节安装,操作人员只需要按要求调整好定位板及合适高度就能对焊接后电池极耳进行折弯成形;操作方便灵活, 产品效果好,一致性高,降低劳动强度。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电池极耳折弯示意图。图中1、侧立板,2、前立板,3、三轴气缸1,4、压极耳手指,5、折弯手指,6、电池,7、 产品电池定位槽,8、直线滑块,9、电池极耳固定台,10、底板,11、三轴气缸II,12、直线轴承导轨,13、产品极耳。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动力电池折极耳装置,该装置包括有底板10,以及固定在底板10 上的极耳成形装置、压极耳装置和电池定位装置;所述的极耳成形装置通过侧立板1固定在底板10上;所述的压极耳装置通过前立板2固定在底板10上。所述的极耳成形装置包括有三轴气缸II 11和折弯手指5,所述的三轴气缸II 安装在侧立板1上,侧立板纵向固定在底板10上,折弯手指5固定在三轴气缸II的连接板上。所述的三轴气缸II可上下调节安装在侧立板1上。所述的压极耳装置包括有三轴气缸I 3和压极耳手指4,所述的三轴气缸I安装在前立板2上,前立板2横向固定在底板10上,压极耳手指4固定在三轴气缸I的连接板上。所述的三轴气缸I 3可上下调节安装在前立板2上。所述的电池定位装置包括有电池定位槽7、直线滑块8、电池极耳固定台9和直线轴承导轨12,所述的电池极耳固定台9固定在底板10上;所述的直线轴承导轨12平行侧立板1沿纵向设置在底板10上;所述的电池定位槽7底部通过直线滑块8设置在直线轴承导轨12上。所述的直线轴承导轨12两端设有定位块。工作过程取一待折极耳的电池6放于产品电池定位槽7中,用手移动直线滑块 8,到达定位点后,踩下脚踏开关,三轴气缸I 3带动压极耳手指4下压,通过压极耳手指4, 及固定台9对产品极耳13压紧。延时后三轴气缸II 11带动折弯手指5上升折弯成形,抬起脚踏板开关,两三轴气缸先后返回,撤回电池定位直线滑块8,取出产品电池6,完成一个电池极耳的折弯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动力电池折极耳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有底板(10),以及固定在底板 (10)上的极耳成形装置、压极耳装置和电池定位装置;所述的极耳成形装置通过侧立板 (1)固定在底板(10)上;所述的压极耳装置通过前立板(2)固定在底板(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折极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极耳成形装置包括有三轴气缸II(Il)和折弯手指(5),所述的三轴气缸II安装在侧立板(1)上,侧立板(1)纵向固定在底板(10)上,折弯手指(5)固定在三轴气缸II的连接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折极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三轴气缸 II(Il)可上下调节安装在侧立板(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折极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压极耳装置包括有三轴气缸I (3)和压极耳手指(4),所述的三轴气缸I安装在前立板(2)上,前立板(2) 横向固定在底板(10)上,压极耳手指(4)固定在三轴气缸I的连接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折极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三轴气缸1(3) 可上下调节安装在前立板(2)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折极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池定位装置包括有电池定位槽(7)、直线滑块(8)、电池极耳固定台(9)和直线轴承导轨(12),所述的电池极耳固定台(9)固定在底板(10)上;所述的直线轴承导轨(12)平行侧立板(1)沿纵向设置在底板(10)上;所述的电池定位槽(7)底部通过直线滑块(8)设置在直线轴承导轨 (12)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折极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直线轴承导轨 (12)两端设有定位块。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折极耳装置,属于电池制造设备领域。该装置包括底板,以及固定在底板上的极耳成形装置、压极耳装置和电池定位装置;极耳成形装置通过侧立板固定在底板上,压极耳装置通过前立板固定在底板上。该装置结构简单,三轴气缸可上下调节安装,操作人员只需要按要求调整好定位板及合适高度就能对焊接后电池极耳进行折弯成形;操作方便灵活,产品效果好,一致性高,降低劳动强度。文档编号B21D11/10GK202259519SQ20112037286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7日专利技术者施金勇, 曹国瑞, 王颖 申请人:江苏福瑞士新能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金勇,王颖,曹国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福瑞士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