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折式铝转镍极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75230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8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免折式铝转镍极耳,包括铝带、镍带、极耳胶和保护胶,所述铝带和镍带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形成重叠连接部,所述重叠连接部的长度为1‑3mm,所述极耳胶包覆于铝带上下表面,所述保护胶通过热压或粘贴方式包覆于重叠连接部上下表面,所述重叠连接部下端距离极耳胶的距离为0.1‑1mm,所述保护胶的长度为2‑4mm,所述保护胶的厚度为30μm‑80μm,所述保护胶一端到极耳胶对应端的距离为0.1‑1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出来后能直接使用,无需再对铝极耳进行折叠和在铝极耳下面贴双面胶这两道瓶颈工序,既节省人力成本,又提高生产效率,能有效减少因极耳变形或折断导致电池直接报废的现象发生,显著降低不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免折式铝转镍极耳。
技术介绍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需要用到一种铝极耳,在PACK之前对铝极耳外露端转接一个镍片以利于焊接。但由于铝本身材质较软,极耳厚度薄,且其耐折度也不高,一般重复弯折5次左右就很容易出现断裂。加上锂离子电池制造工序的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手工操作多,所以铝带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弯折,导致铝极耳出现变形和断裂。对于蓝牙电池等小电池,铝极耳断裂的不良率可达5%-10%,体积较大的电池,铝极耳断裂的比例可达0.5-1%,导致电池成品直接报废,造成成本升高资源浪费。传统的铝转镍极耳在生产出来之后到达客户端还需要对铝极耳进行折叠和在铝极耳下面贴双面胶这两道工序,目前而言这两道工序很难实现自动化操作,成为工序瓶颈,通常只能通过大量的人力操作来解决,从而增加了客户的人力成本,其生产效率低。而近年来开发的激光焊铝转镍极耳(在铝极耳的外露端预先焊接镍片)只能帮助电池工序减少铝转镍操作,而无法彻底解决铝极耳变形或断裂的问题,并且仍然需要对电池进行折极耳和在极耳下面贴双面胶操作,电池生产的这两个工序使得生产效率低下,容易发生变形或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折式铝转镍极耳,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带、镍带、极耳胶和保护胶,所述铝带和镍带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形成重叠连接部,所述重叠连接部的长度为1‑3mm,所述极耳胶包覆于铝带上下表面,所述保护胶通过热压或粘贴方式包覆于重叠连接部上下表面,所述重叠连接部下端距离极耳胶的距离为0.1‑1mm,所述保护胶的长度为2‑4mm,所述保护胶的厚度为30μm‑80μm,所述保护胶的一端到极耳胶对应端的距离为0.1‑1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折式铝转镍极耳,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带、镍带、极耳胶和保护胶,所述铝带和镍带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形成重叠连接部,所述重叠连接部的长度为1-3mm,所述极耳胶包覆于铝带上下表面,所述保护胶通过热压或粘贴方式包覆于重叠连接部上下表面,所述重叠连接部下端距离极耳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世抒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先诺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