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板、蓄电池以及极耳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4847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9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电极板、蓄电池以及极耳折弯装置。一种电极板,其用作蓄电池的正极板或负极板,具有与主平面平行的电极板主体以及与电极板主体一体形成且从电极板主体的外轮廓向外侧突出的极耳,该电极板的特征在于,在极耳包括:与第一平面平行的第一区域、以及比所述第一区域更远离所述电极板主体并且与第二平面平行的第二区域,设第一平面与主平面之间所成的锐角为第一角度,并设第二平面与主平面之间所成的锐角为第二角度,则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极板、具备该电极板的蓄电池、以及对该电极板的极耳进行弯曲加工的极耳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如下述专利文献I所示,在对隔着隔离件7而将阴阳电极板8、9交互组合而成的极板群4的极耳焊接电极连接片时,在最外侧的极板的极耳8出现焊接不良。为了消除该焊接不良,使极板群的最外侧电极板的极耳8向内侧折弯。专利文献1:日本技术申请公开平4-10255但是,由于最外侧极板没有外侧支承,在直接利用夹具对极耳8进行折弯时,很容易导致极耳8的与电极板主体连结的根部、甚至电极板主体发生弯曲。若极耳8的与电极板主体连结的根部被折弯,则可能会导致与其相邻的隔离件破损,从而可能会导致短路。另夕卜,由于电极板是通过在板栅体外侧涂覆活性物质而形成,因此,若电极板主体被折弯,则构成电极板的板栅体被破坏,活性物质脱落,也可能会发生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在极耳的与电极板主体连结的根部以及电极板主体本身发生折弯,从而抑制活性物质脱落以及隔离件破损的电极板、具备该电极板的蓄电池、以及对该电极板的极耳进行弯曲加工的极耳折弯装置。本技术的第一方式的电极板用作蓄电池的正极板或负极板,具有与主平面平行的电极板主体以及与所述电极板主体一体形成且从所述电极板主体的外轮廓向外侧突出的极耳,该电极板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极耳包括:与第一平面平行的第一区域、以及比所述第一区域更远离所述电极板主体并且与第二平面平行的第二区域,设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主平面之间所成的锐角为第一角度,并设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主平面之间所成的锐角为第二角度,则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根据该第一方式,在极耳包括:与第一平面平行的第一区域、以及比第一区域更远离所述电极板主体并且与第二平面平行的第二区域,设第一平面与主平面之间所成的锐角为第一角度,并设第二平面与主平面之间所成的锐角为第二角度,则第二角度大于第一角度。这样,极耳以远离电极板主体的位置(折弯位置)为界而形成与主平面的角度不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因此,能够避免在极耳的与电极板主体连结的根部以及电极板主体本身发生折弯,能够避免活性物质脱落的情况。同时,极耳在以远离电极板主体的位置(折弯位置)折弯,因此,能够避免由于极耳折弯而对与极耳相邻的隔离件造成损伤的情况。在上述第一方式的电极板中,优选,所述第二角度为5°以上50°以下、10°以上35°以下以及15°以上28°以下中的任意一个。根据该电极板,能够良好地进行电极板与电极连接片之间的焊接并且避免极耳过度弯曲而导致活性物质脱落的情况。在上述第一方式的电极板中,优选,所述第一角度为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5°。通过这样限制第一区域的角度而能够避免极耳与电极板主体之间发生活性物质脱离的情况。本技术的第二方式的电极板用作蓄电池的正极板或负极板,具有与主平面平行的电极板主体以及从所述电极板主体的外轮廓向外侧突出的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按如下方式构成:针对包括与所述主平面平行的所述电极板以及与所述主平面平行的所述未成形极耳的基材,在限制所述未成形极耳的规定位置处在垂直于所述主平面方向上的位移的情况下,使所述未成形极耳的比该规定位置更远离所述电极板主体的部分向垂直于所述主平面方向上塑性变形,从而形成极耳,其中,所述规定位置是指所述未成形极耳的与电极板主体相连接的基端和远离所述电极板主体的末端之间的位置。根据本技术的电极板,在未成形极耳的与电极板主体相连接的基端和远离电极板主体的末端之间的规定位置使极耳塑性变形,从而,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方式同样的效果。在上述第二方式的电极板中,优选,所述未成形极耳在垂直于所述电极板主体的具有该极耳的一侧边的方向上延伸,在该未成形极耳的延伸方向上,所述规定位置与所述基端的距离为整个未成形极耳的尺寸的7/10以下。在上述第二方式的电极板中,优选,在应用于正极板的情况下,所述极耳的厚度为2.0mm以上、2.4mm以上、以及3mm以上中的任一个,在应用于负极板的情况下,所述极耳的厚度为0.8臟以上、0.9臟以上、1.2臟以上、1.5臟以上、以及1.8臟以上中的任一个。在上述第二方式的电极板中,优选,所述电极板具备板栅体,所述电极板的厚度大于所述板栅体的厚度,并且,所述电极板的厚度与所述板栅体的厚度之差为0.0lmm以上、0.03mm以上、以及0.25mm以上中的任一个。本技术的第三方式涉及蓄电池,其具有至少一个极板组,所述极板组由正极板、隔离件以及负极板依次层叠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组在其层叠方向的两端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电极板中的至少一个为上述的本技术的电极板。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能避免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在上述第三方式的蓄电池中,优选,在所述极板组中,在具有极耳的一侧,所述隔离件的边缘相对于所述电极板主体突出,设该突出的距离为a,则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电极板的所述一侧之间的最小距离为a+lmm以上。根据本技术,能够避免折弯的极耳对隔离件造成损伤的情况。本技术的第四方式涉及极耳折弯装置,其对用作蓄电池的正极板基材或负极板基材的未成形极耳进行折弯加工而形成极耳,所述正极板基材或负极板基材包括与所述主平面平行的所述电极板以及与所述主平面平行且与所述电极板主体一体成形的所述未成形极耳,该极耳折弯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限位部件,该限位部件在规定位置处限制所述未成形极耳在垂直于所述主平面方向上的位移,其中,所述规定位置是指所述未成形极耳的与电极板主体相连接的基端和远离所述电极板主体的末端之间的位置;以及折弯部件,该折弯部件通过对所述未成形极耳的所述规定位置与所述末端之间的部分进行施力,以使所述未成形极耳的所述规定位置与所述末端之间的部分在垂直于所述主平面的方向上塑性变形,从而形成极耳。根据本技术的极耳折弯装置,能够制造上述的本技术的电极板。在上述第四方式的极耳折弯装置中,优选,在该未成形极耳的延伸方向上,所述规定位置与所述基端的距离为整个未成形极耳的尺寸的7/10以下。这样,不对未成形极耳施加较大的力而能够使其在规定位置塑性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所涉及的电极板的极耳的折弯情况的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所涉及的极耳折弯装置的图。图3是表示利用上述极耳折弯装置对极耳进行折弯的情况的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中极耳的折弯的情况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图。附图标记说明:I…电极板;11...电极板主体;113…板栅体;114…活性物质层;10...极耳;101...第一区域;102…第二区域;12…隔离件;2…极耳折弯装置;21、22…限位部件;23…折弯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极板I的极耳10的折弯(塑性变形)情况的图。以该图1为例,图中上下方向为电极板I的极耳的延伸方向,与该上下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为电极板I的厚度方向,也是与电极板I所在的平面、即主平面垂直的方向。这里,如图4所示,电极板I具有一方的平面111以及与该平面111对置的另一方的平面112,与一方的平面111以及另一方的平面112平行的面为主平面。如图1所示,在极耳10的与电极板I连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极板,其用作蓄电池的正极板或负极板,具有与主平面平行的电极板主体以及与所述电极板主体一体形成且从所述电极板主体的外轮廓向外侧突出的极耳,该电极板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极耳包括:与第一平面平行的第一区域、以及比所述第一区域更远离所述电极板主体并且与第二平面平行的第二区域,设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主平面之间所成的锐角为第一角度,并设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主平面之间所成的锐角为第二角度,则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仕国庞梓庆董立明梁结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